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50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稀土元素Ce3+掺杂Bi2WO6光催剂,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镜扫描、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2物理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光吸收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以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3+掺杂量为0.05%时,其结晶度好、颗粒较均匀、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且比表面积比纯Bi2WO6提高近10%以上,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最好;催化剂用量越高、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越低、反应溶液pH值越低、H2O2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Ce/Bi2WO6对罗丹明B的吸附和降解;而阴阳离子的影响各不相同:NO3-、SO42-没有太大的影响; Na+、K+、Ca2+、Mg2+、Cl-的加入均促使的染料的去除;HCO3-抑制了罗丹明B的吸附,但是却促进了光降解.另外,经重复使用3次,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并没有降低,表明稀土Ce3+改性Bi2WO6是一种有效稳定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 vitro toxicity of two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on four different cell lines: human alveolar epithelial (A549) cells, hepatocytes (Hep 3B cells),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s, and intestinal (P407 cells) cell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were analyzed after 24 h incubation with different cell lines using the trypan blue dye exclusion method. Incub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with different cells produc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inhibition of growth of the cells. The TC50 or IC50 values (toxic concentration 50, i.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inducing 50% cell mortality) of two nanoparticles were (1) found to be in the range 23.5–30.5 µg mL?1, and (2) less than that of quartz (known toxic agent, 28.8–66.9 µg mL?1), indicating the greater cytotoxic effect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than quartz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13.
114.
存洁  田森林  王倩  曾俊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6):1011-1016
采用二茂铁(Fc)替代UV/Fenton体系中的催化剂Fe2+,构建了一个新的UV/H2O2/Fc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研究了该反应体系对含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Fc对水中UV/Fenton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对罗丹明B起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是·OH和其他活性物质.对水中罗丹明B的氧化脱色反应的催化性稳定,对Fc重复回收利用3次后对模拟废水仍有99%以上的脱色率;UV/H2O2/Fc体系处理罗丹明B的最佳工艺条件是H2O2的浓度为1.5′10-2mol/L,Fc的投加量为0.13g/L,初始pH值在2~6之间.证实了Fc作为光助非均相Fenton体系催化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5.
A highly sensitive enzyme immunoassay was standardized for aflatoxin B1 determination in poultry feed and its components using Riedel-de-Haen, ELISA Systems. A microtitration plate method was optimized using anti-aflatoxin B1 antibodies and peroxidase – aflatoxin B1 conjugate, based on competitive enzyme immunoassay principle. Standards of concentrations of 5, 10, 20, 50, 100, 500?ng/L aflatoxin B1, prepared in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were used. Standard curves showed that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antigen decreased, absorbance values increased. Fifty percent inhibition was observed at 37?ng/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og concentration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B/B0, with a high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0.980). The lowest detection limit for aflatoxin B1 was 5?ng/L. Using this standardized ELISA, aflatoxin B1 was detected in most of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oultry feed samples and their components.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is test is suitable for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B1 concentrations in poultry feed and its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16.
Fe3O4/C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荣  闫李霞  申大忠  陈令新 《环境化学》2012,31(11):1669-1675
采用溶剂热-水热法合成了碳覆盖的Fe3O4纳米粒子Fe3O4/C,利用扫描电镜(SEM)与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系统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Fe3O4/C对罗丹明B的吸附在3 h内即可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可达13.23 mg.g-1.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解释了Fe3O4/C对罗丹明B的作用机理,吸附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磁效应和吸附性能,可快速去除罗丹明B,去除率高达90%以上;吸附剂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7.
辅酶B12作为甘油脱水酶(GDHt)的辅酶参与到Klebsiella pneumoniae代谢甘油生成1,3-丙二醇(1,3-PD)和3-羟基丙酸(3-HP)的途径中.前期研究表明底物甘油可以导致辅酶B12分子中Co—C键的断裂,进而引起GDHt的失活.为进一步研究非活性的维生素B12(CNCbI)转化为具有活性的辅酶B12(AdoCbI)的过程,从K.pneumoniae中克隆得到了ATP:钴(I)胺素腺苷转移酶(ACA)基因btuR和还原酶基因yciK,并成功构建了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UC18-tac-btuR-tac-yciK,将表达质粒转化Escherichia coli JM109获得了一株重组菌.利用改进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重组蛋白具有腺苷转移酶的活性;2)重组菌可以很好地将非活性的钴胺素,如维生素B12,转化生成具有活性的辅酶B12.  相似文献   
118.
魏煜  徐起翔  赵金帅  张瑞芹 《环境科学》2021,42(9):4126-4139
全国各地为了减少新冠疫情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采取了必要的防疫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空气质量的变化与气象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关系.通过对河南省疫情前(1月1~26日)和疫情管控期(1月27日~2月29日)这两阶段的空气质量分析对比发现,整个河南省除了O3浓度上升了69.64%外,PM2.5、PM10、SO2、CO和NO2分别降低了36.89%、34.18%、19.43%、29.85%和58.51%;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中的长短期记忆型网络(LSTM)模拟显示,气象条件引起污染物浓度的降幅大部分在15%~30%之间;人为排放减少引起的污染物浓度的降幅大部分在6%~40%之间.O3在疫情期间上升过程中,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两种因素分别占了34.84%和34.81%.结果表明,疫情管控期间,河南省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但是也有重污染发生,其中O3的浓度对于疫情管控减排的影响不明显,呈负相关,需要进一步探索引起臭氧浓度上升的原因,以此帮助政府合理控制臭氧等前体污染物的减排比例.  相似文献   
119.
以污水处理站脱水污泥和煤为原料共热解制备吸附剂,将其用于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温度,pH及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所制备吸附剂的碘吸附值为321.62 mg/g,产率为44.85%,比表面积为189.23 m2>/sup>/g,浸出液中未检测出重金属;吸附剂对活性艳红X-3B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温度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均增大,并逐渐趋于平衡,而随pH的增加而减小;吸附剂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动力学比较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二阶段吸附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但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Langmuir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适合于描述该吸附行为;吸附焓变(ΔH0>/sup>)>0,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提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自由能变(ΔG0>/sup>)<0,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吸附熵变(ΔS0>/sup>)>0.   相似文献   
120.
加压溶氧光催化反应器降解活性艳红X-3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加压溶氧条件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与脱色的作用,考察了加压条件下pH值,TiO2投加量及温度等对活性艳红X-3B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条件与常压条件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加压充氧有助于活性艳红X-3B的降解与脱色,加压充N2对反应基本没有作用,说明增加活度不是关键因素,加压使溶液中溶解氧增加是导致活性艳红X-3B降解与脱色的主要原因.光催化降解过程,发色基团最易被打碎,60min内降解效果显著,而萘环和苯环降解效果不十分明显.CODCr的降解与色度的褪除成正相关,脱色率越高,COD的降解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