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59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底泥污染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模拟试验方式和新型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研究了沼泽化湖泊底泥和受污染河流底泥在不同扰动状态下 ,底泥耗氧速率、氮和磷污染物释放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 :( 1)底泥耗氧速率是同样条件下上覆水耗氧速率的 48倍 ,而在扰动状态下 ,底泥耗氧速率达到上覆水耗氧速率的 5 96— 93 6倍 ,扰动底泥显著增大其耗氧速率 ,底泥污染越严重 ,其耗氧速率越大 ,对水体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 2 )扰动底泥可以显著增大底泥的氮磷释放速率 ,氮的释放受有机氮的氨化、氨氮的硝化、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以及氨氮被微生物吸收转化为有机氮等的影响 ;磷的释放过程受厌氧过程和底泥颗粒吸附的影响 ,耗氧速率高的底泥具有更大的氮磷释放潜力。 ( 3 )微生物数量在底泥污染物释放动力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新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总量。试验结果对于水环境的管理、受污染水体的修复 ,以及底泥的处理处置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2.
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石油的组成、生物修复的概念及类型,对石油烃的微生物摄取、降解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对生物修复在含有污染物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3.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详细介绍了污染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并评述了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4.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的开采、加工、输送及使用过程中,对大气、土壤、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目前在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研究已有很多,并筛选出许多可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细菌和真菌,这些菌株在降解过程中,主要受营养元素和表面活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方面,因此,针对国内外在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5.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长期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变化不大,自生固氮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减少,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有所增加;与对照土壤相比,污染土壤呼吸作用下降29.93%,而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则增强。1g对照土壤(以干土计)中微生物总DNA提取量为(13.01±1.91)μg,污染土壤中则为(12.23±1.36)μg。  相似文献   
146.
室内发酵菌剂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 :细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microflavus)、彩色云芝 (Polystictusversicol or)和假单胞杆菌属 (Pseudomonassp .) 3种菌剂对促进猪粪、城市垃圾腐熟最有利。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 ,除臭作用最明显的分别是绿色木霉 (Trichodermaviride)、青霉属真菌 (Penicilliumsp .- 1)和细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microflavus)菌剂。  相似文献   
147.
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 ,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源酶制剂来降解农药是近年来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 .至今 ,已经陆续分离到许多有机磷降解菌 ,并对其相应的降解酶的生化性质进行了鉴定 ,相关的基因也被克隆、鉴定和改造 .另外 ,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为开发微生物或酶制品奠定了基础 .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降解酶以及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表 1参 6 1  相似文献   
148.
一种经济、简单的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获得一定浓度和纯度的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破解细胞壁与细胞膜是获得基因组DNA的前提,而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分离是获得高质量DNA产物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的破壁方法有:冷冻研磨法、溶菌酶法、EDTA测等,这些方法一般采用复杂的裂解液体系,并借助蛋白酶K和RNA酶的帮助来获得高质量的抽提产物。由于细胞裂解体系不仅配制十分麻烦,而日部分药品有毒操作危险性大,此外部分药品及相关酶试剂价格昂贵。本文充分利用DNA在不同温度下自身可变性与复性的特性和在高盐与高温条件下蛋白质能够变性并沉淀。以无菌的SDS(c/c=20%)和NaCl(c/c=8%)的混合液作裂解体系,在沸水浴中破壁膜并使得部分的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并得到初步分离;随后在60℃和72℃水浴中使变性的DNA复性和重新凝聚,同时让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碎片等杂质降解或沉淀,从而获得高质量的DNA产物。  相似文献   
149.
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指示兰州空气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平皿沉降法在兰州市区设立的6个点共10次测定空气中细菌和真菌粒子沉降量。结果表明兰州所测空气细菌、真菌、微生物总量及真菌/总菌百分比分别为18785.4、458.5、19243.9CFμ/m3及2.4。细菌合量明显比以往的增多,结果意味着兰州空气质量欠佳并正在趋于变化,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改变这一状态。  相似文献   
150.
苯胺类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胺类化合物是广泛应用的化工材料,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危及了人体健康.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目前备受青睐,它有着物理和化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苯胺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包括具有降解苯胺类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类群、苯胺类化合物的降解途径及苯胺类化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苯胺类化合物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