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2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1691篇
安全科学   1702篇
废物处理   142篇
环保管理   1220篇
综合类   4534篇
基础理论   89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35篇
评价与监测   671篇
社会与环境   377篇
灾害及防治   39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The key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e presentation of a new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s based on a simplified semi-quantitative estim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isk of explosion of any work process or activity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 the risk.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a Risk Index obtained as a product of three factors: frequency of each individual scenario Pucm, associated severity consequences Cucm and exposure time to explosive atmospheres Eucm.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time is usually not taken into account up to now. Moreover, the exposure to explosive atmospheres may affect factors of hazardous event probability as much as its consequences. There are many definitions of exposure to explosive atmospheres but in the case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s the exposure is defined as frequency risk of firedamp and coal dust. The risk estim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ed of a risk matrix.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llows not only the estimation of the explosion risk but also gives an approach to decide if the proposal investment is well-justified or not in order to improve safety.  相似文献   
52.
Natech accidents at industrial plants are an emerging risk with possibly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the mitigation of natech risk, authorities need to identify natech prone areas in a systematic manner. In order to facilitate probabilistic natech risk mapping, a unified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that is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on-site natural hazard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of damage probabilities of plant units, and assessment of probability and severity of possibly triggered natech events. The methodology was implemented as an on-line, extensible risk assessment and mapping software framework called RAPID-N, which allows rapid local and regional natech risk assessment and mapping with minimal data input. RAPID-N features an innovative data estimation framework to complete missing input data, such as on-site natural hazard parameters and plant unit characteristics. The framework is also used for damage assessment and natech consequence analysis, and allows easy modification of input parameters, dynamic generation of consequence models according to data availability, and extension of models by adding new equations or substituting existing ones with alternatives.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summary reports and interactive risk maps, which can be used for land-use and emergency planning purposes by using scenario hazards, or for rapid natech consequence assessment following actual disasters. As proof of concept, the framework provides a custom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 EPA's RMP Guidance for Offsite Consequence Analysis methodology to perform natech consequence analysis and includes comprehensive data for earthquakes. It is readily extendible to other natural hazards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相似文献   
53.
人因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则是人员测评.参考已有研究经验,并结合煤矿生产的特点,基于测评方法和侧重点的异同、企业实施检测的条件与环境等因素,对煤矿安全人因测评指标进行重新归纳,提出了一套系统性好、针对性强、且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煤矿人因安全测评室的构建方案.总结出三类与煤矿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人因指标模块:心理素质、生理机能和认知能力,并给出了每个模块的具体测评指标及检测方法.最后还给出了测评室建设实施及完善推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在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空间火灾特点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安全疏散系统、建筑自身防火能力、灭火能力、消防救援设施以及安全管理五大因素的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系统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序列和实际样本序列直接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了系统的灰色关联矩阵,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及系统整体的风险等级。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教师公寓大楼的火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评估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得到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的科学数据,并进一步指出薄弱环节,对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及日常安全管理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要通过安全管理来保障其开发与运行中的安全相关活动符合系统安全计划的要求。为了评估安全管理活动的可信性,提出基于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的安全管理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安全管理流程与系统安全功能相关联的概念模型,使用安全文化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SCHAZOP)辨识出安全管理流程中的行为偏差,基于失效传导转换符号(FPTN)建立管理角色的安全文化失效模型,最终将管理行为失效模式转换成组件故障树作为安全管理评价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行为偏差体现了信号系统开发与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文化特征;辨识与分析安全文化失效,为信号系统安全管理活动的可信性提供了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了分析城市快速路多个交织区之间的相对交通安全状况,及比选同一个交织区的多个设计方案,建立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使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模拟一定道路交通条件下车流运行状态及其随时空变化的过程,并生成车辆轨迹文件;然后,运用交通安全替代评价模型(SSAM)分析车辆轨迹文件,识别和统计交通仿真过程中"发生"的交通冲突;最后,以交织区交通冲突数与交织区交通量、交织区长度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交织区的交通安全状况。案例分析表明,交织区交通冲突率越高,其服务水平往往越低;交织区的交通冲突率有随交织区交通量增加而增加,随交织区长度、交织区车道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
基于服役期铁路长大隧道健康状况劣化影响因素分析,结合隧道衬砌结构特点和健康状况监测实际,采用智能传感、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技术,构建集监测、诊断、评估于一体的长大隧道健康状况远程监测诊断装备系统。研究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及其布设技术,建立长大隧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体系,给出健康诊断量化评估标准。以国内某铁路长大隧道为例,对其健康状况实施远程监测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条服役隧道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隧道衬砌漏水、隧道衬砌裂缝、隧道衬砌变形、隧道衬砌剥落等病害,尤以隧道衬砌变形最为严重,健康等级为4级。  相似文献   
58.
区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有多个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区域,在对单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叠加原理得到描述该区域整体风险状况的定量评价结果。同时考虑了消防部门和医疗机构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量化为区域风险的补偿系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区域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区域重大危险源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笔者列举了相关事例,指出了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从制度、操作、技术研究、教育4方面分析了目前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存在的现实突出问题;重点从公共场所安全、应急、疏散、人群、活动容量、旅游安全、安全管理、工作实践这几个方面综述了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相关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不足之处;在上述研讨的基础上结合风险评价理论等,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保障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的构想,并详细论述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该构想对开展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事故预防、风险管理、应急处理和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分析地铁运营系统的特点、运营模式、系统故障模式,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系统外部因素、系统指挥因素、设备设施因素、运营管理因素4个方面,确立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典型实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进而证明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地铁安全综合评价的可行性。通过地铁运营系统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地铁系统运营安全现状,修正偏差,提高地铁系统安全总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