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287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81篇
综合类   444篇
基础理论   6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介绍了石油企业安全环保督察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制度、安全环保督察部门开展安全环保督察工作的程序及采取的措施,以期为石油企业开展安全环保督察工作指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2.
生物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生物菌剂的投加量、投加方式及环境温度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效果与生物菌剂的投加量呈正相关,当生物菌剂投加量为0.6mg·kg-1时,修复,48 d 后,石油烃的降解率为87%.GC-M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原土中烷烃的含量最高为82.1%其次为烯烃,含量为16%,还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烷、烷基萘、甾烷和藿烷% 添加生物菌剂修复40 d 后,峰的数量由32个减少为14个,表明异构烷烃、烯烃、胡萝卜烷全部被降解,残留的物质为较难降解的正构烷烃、藿烷和甾烷,呈现前高后低的峰形,即接种细菌优先降解高碳组分,将长链的烷烃降解为短链的烷烃,随着生物菌剂投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残留石油烃的含量逐渐降低% 一次加入生物菌剂修复,48 d后的峰高明显低于分2 次加入的相应值,故一次性全部加入生物菌剂是最佳的投加方式% 温度是限制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重要环境因素,当温度为30℃第,48 d 的降解率可达80%,当温度为20℃,第,48 d的降解率可达60%,温度高有利于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加快修复  相似文献   
143.
Allometry is the knowledge concern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features of some beings, like animals, or cities. For example, the daily energy rate is proportional to a mass of mammals rise of 3/4. This way of thinking has spread quickly from biology to many areas of research concerned with sociotechnical systems.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innovations, patents or heavy crimes rises as social interaction increases in a bigger city, while other urban indexes such as suicides decrease with social interaction. Enterprise is also a sociotechnical system, wher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accidents at work take place. Therefore, do these interactions increase the number of accidents at work or, on the contrary, are they reduction-driving components? This article tries to catch such links and assess the allometric exponent between the number of accidents at work and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in an enterprise.  相似文献   
144.
石油化工行业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青奥会期间,南京市采用苏玛罐采样和GC-MS分析的方法对2家石油化工企业部分典型工艺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组分为烷烃、苯系物、含氧有机物、卤代烃和烯烃;主要特征污染物包括异丁烷、正戊烷、正丁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醛、丙酮、二氯乙烷、三氯苯等.对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成分分析,为“十三五”开展的石油化工行业自行监测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5.
石油污染土壤物化修复前后生物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作物种子的发芽率作为生态指标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毒性分析,并以蚯蚓为实验生物,研究了石油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及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作物种子对石油污染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对照清洁土壤,大多数作物种子的萌发都明显受到石油污染的抑制,其中受石油污染影响最严重的是黄豆、蚕豆、玉米.相比之下,在不同石油污染水平下绿豆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且种子发芽率均在90%以上.蚯蚓在受到污染胁迫时,在生理水平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进而影响其存活和生长能力,实验观测到随着石油污染加重蚯蚓存活时间显著下降.在高污染水平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石油污染水平>30 000 mg.kg-1),蚯蚓的耐性降低,仅可以存活5 d左右,说明石油烃对蚯蚓的毒性较大,主要是因为蚯蚓直接与石油接触导致其中毒脱水而死亡.处理后油田污染土,即使在污染水平很低(≈30 mg.kg-1)的情况下,蚯蚓存活时间依然很短(3 d左右),是因为经过石油醚处理过的土壤,其营养物质也随着石油而被处理掉,而土壤中有机质等营养物对蚯蚓的生存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6.
石油化工企业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其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化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应用,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及种类逐渐增多,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石化企业的发展面临安全生产新挑战.本文从石油化工原料产品、化工反应装置等方面人手,分析了石化企业的主要危险源,并分析了常减压蒸馏装置、催化裂化装置、聚丙烯装置、延迟焦化装置及汽油加氢装置等常见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7.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是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企业在实施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遇到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描述不准确、辨识程度如何掌控、三种时态和状态的运用、重大危险源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对标准要求的理解和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背景,并从"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全员参与程度低"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统一思想,提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认识"、"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等8条解决措施,并提出了"建立有效...  相似文献   
149.
目的了解某石化厂噪声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噪声防护提供依据,减少职业病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噪声检测、作业人员等效连续A声级检测、噪声作业分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51.4~100.0dB(A);主要接噪岗位每周40h的等效声级为73.2~90.8dB(A),合格率为54.5%;噪声作业分级为0级、I级,分别占59.1%和40.9%。噪声关键控制点为各种泵类、风机、压缩机、冷却器等设备。结论该企业噪声危害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50.
炼化企业噪声危害重点岗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炼化企业噪声危害突出的重点岗位或装置,便于企业管理者对这些岗位或装置的人员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护,推行分类分级管理,降低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方法通过对近30家炼化企业的噪声检测结果超标情况与在岗期间健康监护中听力异常结果统计分析,选出噪声危害的重点岗位。结果炼化企业噪声危害较为突出,职工听力受损与现场的噪声强度呈正相关。结论炼化企业中的热电锅炉、化纤、空分空压、常减压、聚乙烯、聚丙烯、维修等是噪声危害的重点装置或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