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270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252篇
综合类   2166篇
基础理论   318篇
污染及防治   346篇
评价与监测   145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和间歇进水特点,利用“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研究该工艺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效果.厌氧池和局部循环供氧池有效容积比为1∶1.6,曝气装置位于局部循环供氧池中间底部,环形导流板将局部循环供氧池分隔成中间好氧区和四周缺氧区,斜管沉淀池前置到厌氧池与局部循环供氧池之间,出水端设置循环水池.装置连续稳定运行12个月,平均进水量为140 L/d,生物反应区HRT为1.3d.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NH3-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在40.31、3.38、2.69、11.98和0.75 mg/L,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指标(GB-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研究表明,厌氧-局部循环供氧技术是一种适合农村分散污水处理的新工艺,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72.
黄菖蒲和狭叶香蒲根系对氮磷的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研究了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和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均可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亲和力(Km)和最大吸收速率(Vmax)有显著差异。吸收H2PO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说明黄菖蒲具有嗜磷特性,并能够适应广范围浓度的H2PO4-环境,适宜用于污染水体磷的去除;吸收NO3-时,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表明狭叶香蒲可用于广范围浓度NO3-污染的水体修复;吸收NH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低的Vmax值和Km值,而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Km值,说明黄菖蒲适宜用于NH4+污染较轻水体的修复,而在NH4+污染较重水体中宜选用狭叶香蒲作为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273.
研究了分别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碳源时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CMICAO)工艺氮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在不同进水C/N比时各进水量分配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水COD浓度下,乙酸钠比葡萄糖更适合作为碳源,更能提高脱氮除磷效率.以葡萄糖为碳源时,COD为200 mg/L、C/N比为5、缺氧池与厌氧池进水配比为1∶2时,出水COD、TN、氨氮和TP浓度分别为28.5、10.8、2.1和0.5 mg/L,均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投加量以使进水C/N比为5~7.5为宜,外加碳源时缺氧池与厌氧池进水分配比可统一采用1∶1.  相似文献   
274.
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土壤中易被固定降低其有效性,目前,研究和生产含有解磷功能的微生物有机肥料是转化土壤中无效磷、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叙述了解磷微生物犯料中微生物的种类、生态分布规律和影响高效解磷微生物选育的外部因素,概述了解磷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解磷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价值。为解磷微生物未来的研究重点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5.
鸟粪石结晶法是一种能同时回收废水中磷源和氮源的处理方法。本文总结了鸟粪石晶体的生长机理、颗粒形成和生长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比较了能够形成鸟粪石的各种反应器的优缺点。此外,文章总结了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处理实际废水的相关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做了评估。最后对鸟粪石结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国内鸟粪石结晶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76.
潘春龙  肖姣 《四川环境》2012,31(3):42-43
采用热效率高的微波消解系统对土壤中的总磷进行消解,建立了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磷的方法,该方法对比HJ632-2011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简便、节约试剂等特点。本文用两种分析方法对实际土壤样品及标准样品进行定量测定,所得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能快速测定大量土壤样品的总磷。  相似文献   
277.
Decisions in ecological risk management for chemical substances must be made based 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due to uncertainties. To protect the ecosystems from the adverse effect of chemicals, a precautionary approach is often taken. The precautionary approach, which is based on conservative assumptions about the risk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can be applied selecting management models and data. This approach can lead to an adequate margin of safety for ecosystems by reducing exposure to harmful substances, either by reducing the use of target chemicals or putting in place strict water quality criteria. However, the reduction of chemical use or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typically entails a financial burden. The cost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cautionary approach may be small. Hence, we need to develop a formulaic methodology in chemical risk management that can sufficiently protect ecosystems in a cost-effective way, even when we do not hav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for chem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gap decision theory can provide the formulaic methodology. Information-gap decision theory determines which action is the most robust to uncertainty by guaranteeing an acceptable outcome under the largest degree of uncertainty without requi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tent of parameter uncertainty at the outset. In this paper, we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gap decision theory to derive a framework for setting effluent limits of pollutants for point sources under uncertainty. Our application incorporates a cost for reduction in pollutant emission and a cost to wildlife species affected by the pollutant. Our framework enables us to settle upon actions to deal with severe uncertainty in ecological risk management of chemicals.  相似文献   
278.
Imidacloprid (IMI) is a relatively new neuro-active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and nowadays one of the largest selling insecticides worldwide. In the present study a LC–APCI–MS based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imidacloprid and its main metabolite 6-chloronicotinic acid (6-CINA) in urine and hair specimens. The method was tested in biomonitoring of intentionally exposed animals and subsequently applied for biomonitoring of Creta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79.
养殖固体废物掺杂磷肥工艺中养殖固体废物与酸的反应直接影响其有机组成。以鸡粪为研究对象,采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鸡粪粒径、酸浓度、鸡粪与酸溶液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鸡粪在硝酸和磷酸溶液中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溶液中影响因素显著性依次为鸡粪与硝酸质量比、反应时间、硝酸浓度、鸡粪粒径、反应温度,最优工艺条件为鸡粪粒径0.20mm、硝酸质量分数15%、鸡粪与硝酸质量比0.2∶1.0、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h;在磷酸溶液中影响因素显著性依次为鸡粪与磷酸质量比、反应温度、鸡粪粒径、磷酸浓度、反应时间,鸡粪水解率与反应温度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鸡粪粒径0.40mm、磷酸质量分数60%、鸡粪与磷酸质量比0.1∶1.0、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8h。鸡粪比表面积及其单位质量耗酸量、美拉德反应是制约鸡粪在硝酸和磷酸中水解反应的内因。研究结果为养殖固体废物掺杂有机磷肥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0.
以多孔硅酸钙滤料为吸附载体处理含磷的二沉池出水.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滤料粒径及投加量、初始pH、反应时间、温度以及滤料填充高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在静态吸附试验中,取初始磷质量浓度为4.98 mg/L的含磷废水100 mL,当多孔硅酸钙滤料粒径为4~14目,投加量为1.0g,吸附时间为2.5h,温度为25℃,溶液初始pH为7.0~9.0时,磷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出水磷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0.5 mg/L).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多孔硅酸钙滤料吸附床能持续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综合考虑吸附率和运行费用,选择水力停留时间为30 min,滤料填充高度为60 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