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270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252篇
综合类   2166篇
基础理论   318篇
污染及防治   346篇
评价与监测   145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以研究城市道路限速标志下驾驶行为的变化为主要目的,基于认知心理学知识,采用实地观测和问卷调查等手段,研究了驾驶员经过限速标志时的心理及反应过程。依据认知工效学中的注意和记忆等机制对驾驶员的限速标志认知过程进行了解析;从驾驶员自身角度分析了影响驾驶员识别限速标志的主要因素;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和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提取了影响驾驶员识别限速标志的6个自身因素为主因子,作为限速标志对驾驶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限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2.
浮床栽培茭白的生物学特征及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面浮床栽培实验研究了水培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植株的生长,并与土栽茭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培茭株高在201~250cm之间,根长在29~54cm之间,地上部分鲜重42~184.5g/单株,约占总重的70%~80%,水、土栽培茭白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差异.水培茭白体内N含量较土栽茭白的高, N/P差别明显,P含量差别不大.水培茭白与其他水培植物相比具有较强的N、P吸收能力,直接吸收N、P量分别为240.20 kg/hm2·a和21.60 kg/hm2·a,是一种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983.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factors affecting uptake rates and turnover time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utrients by heterotrophic bacterioplankton (HB) in Jiaozhou Bay were studied based on in situ surveys and laboratory culturing. The uptake rate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 and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by HB are limited b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The turnover times of DIP and DIN by HB are regulated by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nutrients and the numbers of HB, which show significant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in Jiaozhou Bay. HB may aggravate the P-limitation of phytoplankton by competing for phosphorus in summer in Jiaozhou Bay. HB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nutrients and may increase the N:P ratio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IN, thereby accelerating the imbalance of the N:P ratio in Jiaozhou Bay.  相似文献   
984.
985.
通过室内模拟湖泊沉积物在不同pH条件下,研究释放到水体中各种磷形态的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碱性条件和酸性条件下,水体磷的时空变化由于其释放机制的不同,其迁移转化行为各不相同,同时,pH值的变化对水体中各种磷的相互转化没有明显的作用,各种磷形态的浓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体中总磷的浓度。研究结果对认识沉积磷在环境条件变化时,磷在沉积物和水体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6.
长江下游氮、磷含量变化及其输送量的估计   总被引:69,自引:10,他引:59  
根据在1997和1998年内对长江干流大通站河水的3次采样分析,结合该站1962~1990年的水质资料,对长江下游N、P含量变化及其输送量进行研究.总氮、总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2.2m g·L-1和0.11~0.15m g·L-1,N 以NO- -N 为主,约占76% ,其余主要为溶解有机氮和颗粒氮;P以颗粒态为主,占95% 以上.从5、6月到8月,NO--N含量是逐渐降低的,DON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PN、PP及TP含量也有所增高.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大通站溶解无机氮(DIN)和PO3-4-P含量还在不断上升,N、P含量的上升与流域化肥施用量变化趋势一致.1998年夏季洪水期间,约有79.95万tN和8.36万tP从大通站向下游输送,其中DIN与生物有效磷(BAP)比值远高于浮游植物生长的P限制值.  相似文献   
987.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微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对近年来脱氮除磷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分析了生物脱氮除磷反应器中各类功能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营养物代谢机理和对处理效率的贡献 ,讨论了脱氮除磷生物学应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88.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硅藻指示性属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长江中下游地区45个湖泊表层沉积硅藻属种分布及多次季节性水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57个常见硅藻属种对总磷指标的生态学特征.利用加权平均回归方法,计算出常见属种对总磷指标响应的生态最佳值及忍耐幅度.根据生态学理论得出,属种Cyclotellameneghiniana、C.atomus、Stephanodiscusparvus、S.minutulus、Naviculasubminiscula是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很好的指示性属种;而Aulacoseiraalpigea、Cyclostephanosdubius、C.tholiformis、C.invisitatus、Stephanodiscushantzschii、Naviculacirtrus、Nitzschiaagnita、N.subacicularis等则是潜在的湖泊富营养化的指示性属种.  相似文献   
989.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可溶性氮、磷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快速释放实验,研究了太湖东北部营养水平不同的梅梁湾、贡湖湾和胥口湾3个湖区表层沉积物中可溶性氮、磷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沉积物总磷(TP)与其释放的可溶性总磷(DTP)在春、夏两季显著相关并且以可溶性有机磷(DOP)为主;春、夏两季DOP与可溶性无机磷(DIP)的形态间转化较秋、冬两季更为活跃.藻型湖区沉积物的总氮(TN)多为夏季减少,而清洁型湖区则为夏季大幅增加;沉积物释放的NH4+-N以夏、冬两季居多,夏季达到最大值;沉积物释放的NO3--N夏季大幅度增加,冬季较少.清洁型湖区夏季沉积物的TN及其释放的NH4+-N、NO3--N显著高于藻型湖区.  相似文献   
990.
微胶囊化红磷增效氢氧化镁阻燃聚乙烯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微胶囊化红磷(MRP)在氢氧化镁(MH)阻燃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的阻燃增效作用,用氧指数和锥型量热计研究了MRP/MH的不同配比对其氧指数、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燃烧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DPE/MH体系中添加适量的MRP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氧指数,进一步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延长材料的着火时间,但是材料的发烟量有所增加。从热失重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LDPE/MH体系中添加MRP不仅大大提高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成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