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复合催化剂对气相苯和甲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无催化剂、纯锐钛矿、纯金红石以及复合催化剂时苯和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情况,考察了反应物初始浓度以及不同催化剂组成时苯和甲苯的光催化降解. 结果表明,使用锐钛矿催化剂,苯和甲苯降解效率都有很大提高,而使用金红石催化剂,苯和甲苯降解效率提高的幅度不大,这主要与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晶体结构有关. 在无催化剂和以金红石为催化剂时,甲苯比苯更容易降解;以锐钛矿为催化剂时苯比甲苯更容易降解. 初始浓度对苯和甲苯的光催化降解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在低浓度时降解速率较快,而在高浓度时降解速率较慢. 在锐钛矿催化剂中掺入一定量的金红石可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对于苯,锐钛矿80%、金红石20%的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高;而对于甲苯,锐钛矿90%、金红石10%的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液相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处理液相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技术。对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综合论述了影响光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如晶粒尺寸、pH值、光照强度、外加氧化剂等。同时,对提高光催化效率的途径以及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TiO_2纳米管的制备和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TiO2纳米管进行表征.并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和2,4-二氯苯酚(2,4-DCP)进行光催化反应,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催化剂对RhB和2,4-DCP有很好的降解效果.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总有机碳(TOC)测定,发现TiO2纳米管/UV体系能使RhB和2,4-DCP发生有效的降解,反应12h后,RhB和2,4-DCP的矿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7.12%.同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D)、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苯甲酸荧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降解过程中H20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表明TiO2纳米管光催化机理涉及到·OH历程.  相似文献   
14.
赤铁矿光助类Fenton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钰  顾彦  杨慧  何燕  李瑞萍  黄应平  张爱清 《环境科学》2012,33(4):1247-1251
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采用天然赤铁矿为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和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探讨了溶液pH、催化剂用量、溶液中溶铁量对降解反应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苯甲酸荧光光度法以及COD等跟踪降解过程,并对反应机制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ata/RhB/H2O2/vis体系能有效地降解RhB,降解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6 g.L-1、pH为3.0、H2O2浓度1.5×10-3mol.L-1,反应180 min可完全脱色,且溶铁对催化体系的贡献较小;对2,4-DCP的降解,24 h后,降解率达56%.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6次,催化剂活性无明显变化.苯甲酸荧光光度法检测到反应体系中产生了高活性氧化物种.OH,反应机制主要是.OH的异相类Fenton过程.  相似文献   
15.
Four composites of metal oxide doped with activated carbon with a metal oxide weight of 20% were prepared using mechano-mixing method. The nano-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adsorption–desorption,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UV-diffuse reflectance,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dye under UV 254 nm and visible light was examined. In general, prepared catalysts are more active for degradation of dye under visible light than UV, reaching 96% within 180?min irradiation using the SnO catalyst. Photo-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followed pseudo first order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 rate constant of 14.8?×?10?3?min?1,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removal of 50% of dye was 47?min.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烧结工艺在玻璃表面制备铅离子多层掺杂的光催化复合TiO2薄膜,用XRD技术表征了该薄膜的晶型,并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该薄膜电极的伏安特性及交流阻抗性能.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为模型反应,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制备的铅离子多层掺杂TiO2薄膜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浓度均为0.5%(Pb/Ti原子百分比),PbD0.5掺铅薄膜的最佳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表观速率常数约是纯TiO2的2.52倍.铅离子掺杂TiO2薄膜表现出近表面处捕获光生电子或空穴,随后被捕获的电子或空穴迁移到TiO2薄膜表向参与光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尿素、硫脲分别作为N、S源,氯化锡作为Sn源,利用水热法合成了N/S/Sn O_2-Ti O_2产品.同时,采用XRD、SEM、XPS等技术对不同煅烧温度处理后的产品进行了表征.最后,以质量浓度为0.02 g·L~(-1)的甲基橙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采用UV-vis光谱及BET分析研究了产品的光催化活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550℃时,水热合成出的产品结晶度较高,粒径较小,约20 nm左右.S以+6价形式进入Ti O_2晶格形成Ti—O—S键,N通过取代晶格中的O形成O—Ti—N键,Sn以Sn O_2的形式分散在Ti O_2产品中.Sn Cl4的加入不仅与C16H36O4Ti竞争水源,缓解C16H36O4Ti的水解,而且对产品有一定的分散效果.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紫外灯照射时间达到1 h时,N/S/Sn O_2-Ti O_2降解甲基橙溶液基本完成,脱色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光催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净化技术 ,系统介绍了 Ti O2 光催化净化的机理、纳米 Ti O2 光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和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光催化净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