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74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166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640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催化剂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流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因此SCR脱硝用催化剂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本文从国家政策、污染状况、电力发展情况,对SCR脱硝用催化剂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以期给SCR脱硝用催化剂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2.
以用不同浓度的HNO3预处理后的椰壳活性炭为载体,负载铈制备SCR催化剂。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催化剂活性实验,探讨了不同变量如金属离子的分布、焙烧温度和载体属性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NO3处理后,经500℃焙烧金属铈负载量为7%的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在90℃时,NO转化率在90%以上,随温度升高,达到接近100%的NO转化率。  相似文献   
943.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涂膜极板为阳极、石墨极板为阴极、Fe2O3/γ-Al2O3为多相催化剂,构建电-多相催化氧化体系,研究了该体系对酸性大红模拟染料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初步探讨了COD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槽电压20 V,pH 4,曝气量0.24 m3/h,极板间距3 cm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最高,达到64.5%;COD的降解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n(C0/C)=0.0034t+0.719。在电-多相催化氧化体系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直接矿化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944.
以介孔分子筛SBA - 15为载体,分别浸渍Mn、Al等催化活性组分,制备了MnO2/SBA-15催化剂和Al-MnO2/SBA-15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低浓度甲醛催化燃烧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O2/SBA-15系列催化剂均具有SBA...  相似文献   
945.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Ti-Ce-Zr-Ox复合脱硝催化剂TiCe0.1Zr0.1O2.4,运用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分别对该催化剂的晶型、表面积、孔分布及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水蒸气和SO2对该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TiCe0.1Zr0.1O2.4催...  相似文献   
946.
采用微波催化氧化处理正丁酸模拟废水,以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对固相-焙烧法制备的3个系列共45种催化剂进行筛选,通过正交实验对催化剂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优选出的催化剂进行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NiO+Co2O3+CeO2(Ni∶Co=1∶1、NiO+Co2O3/CeO2=1∶4)为筛选出的最优催化剂;Ni-Co-Ce-O催化剂最优制备条件为Ni:Co摩尔比1∶2、(NiO+Co2O3)/CeO2质量比5%、研磨时间40 min、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3 h,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效能最高,COD去除率达67%。  相似文献   
947.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高浓度废水的特点,采用新型共沸精馏技术进行资源化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共沸精馏几乎将废水中的原料、聚合中间体等有机物全部浓缩于釜液中,釜底浓缩液COD可高达120万mg/L左右,有机物回收率达93%~96%。将COD约120万nq-g/L的釜液以20%比例投入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反应中,制得了一种新型高性能树脂,且树脂的得率由常规生产的93.4%提高至99.77%。对与共沸剂分离后的COD约为1万mg/L的馏出液采用新型多技术协同催化氧化技术进行预处理,使废水B/C由0.021提高至0.3以上;再采用EGSB+MBBR生化处理和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出水可稳定达标排放,并能满足循环冷却水要求。  相似文献   
948.
催化型微粒捕集器的再生与压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再生机理对催化型微粒捕集器(CPF)深床捕集微粒的氧化再生过程进行了建模,并将微粒捕集器中的压降分成5个部分分别计算,对其压降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对深床捕集微粒的氧化再生计算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比原模型更能反映微粒沉积的实际过程,深床捕集微粒的压降计算值也更精确。在排气流量大、温度高的工况下,深床捕集微粒的压降先迅速增大再减小的现象明显。研究结果能为工程应用提供验证手段,为CPF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9.
Emission of NOx is of primary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the oil sands industry.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is one of the best NOx reduction technologies. The present study discusses the testing of a mechanistic kinetic model for the SCR of NOx to describe the kinetics of V2O5/TiO2 catalysi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a temperature of 623 K in a monolith honeycomb reactor. The modeling results impart insight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usion with reaction steps and guidance for optimal monolith design for SCR. The validated expression would predict the conver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temperature inlet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model results has been obtained. A heterogeneous numerical model consisting of coupled mass and momentum balance equations was solv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s method without neglecting the axial dispersion term. The operating range for the catalyst relies on the NO conversion and emission. The optimum operating range for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reactor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5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La2O3的经HNO3活化的活性碳纤维(La2O3/HNO3/ACF)。研究了La2O3/HNO3/ACF对NO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La2O3/HNO3/ACF的低温催化活性远低于La2O3/ACF和HNO3/ACF;随反应温度升高,La2O3/HNO3/ACF对NO的去除率显著提高。La2O3/HNO3/ACF的高温(350℃以上)催化活性很高,优于La2O3/ACF等其他催化剂,且催化活性稳定性很好。La2O3负载量影响La2O3/HNO3/ACF的催化活性,18%La2O3/HNO3/ACF的高温催化活性和活性稳定性最佳,催化活性维持在10h以上。催化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的La2O3多以非晶状态存在于催化剂的表面和内部的孔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