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为探究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的污染特征、时空分布、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13种OPEs.结果表明,除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外,其余12种OPE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总浓度范围为85. 21~1 557. 96 ng·L~(-1),氯代烷基磷酸酯是主要化合物,其中检出浓度最高的是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2-chloroethyl) phosphate,TCEP],高达447. 08 ng·L~(-1).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OPEs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总检出浓度为220~1557. 96 ng·L~(-1),平均浓度是493. 78 ng·L~(-1),是春秋季的1. 7~2. 6倍.生态风险评估显示磷酸三甲苯酯和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有机体(藻类,甲壳类动物和鱼类)具有中或高等风险.高暴露浓度下,OPEs的总非致癌风险为4. 41×10~(-3)~2. 91×10~(-2),均小于1,0~3个月的婴儿最高,总致癌风险值为5. 88×10~(-7)~3. 89×10~(-6),其中TCEP和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对儿童有潜在的致癌风险.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OPEs对儿童的长期暴露风险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2.
印红玲  刘琴  廖林群  王震  罗怡  邓旭  丁浚刚  唐铭 《环境科学》2017,38(11):4868-4873
采用超声萃取-层析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塑胶跑道中7种有机磷酸酯(OPEs),方法回收率为71.41%~110.58%,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质控良好.采集并分析了成都市12个学校内的塑胶跑道样品中OPEs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2/3学校内的塑胶跑道样品中检出了OPEs,其中磷酸三正丁酯[tri-n-butyl phosphate,TnBP]、磷酸三异辛酯[tris(2-ethylhexyl)phosphate,TEHP]的检出率较高,而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tridichloropropyl phosphate,TDCPP]、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 P]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Σ7OPEs含量范围为ND~534.89 ng·g~(-1),其中单体含量最高的是TnBP(ND~462.18 ng·g~(-1)).一个样品中检出了毒性较大的氯代磷酸酯-TCPP[trichloropropyl phosphate],含量为205.94 ng·g~(-1).成人和儿童通过皮肤接触摄入的Σ7OPEs日均暴露剂量(以bw计)最高,分别为0.14 ng·(kg·d)~(-1)和0.64 ng·(kg·d)~(-1),儿童的日均暴露剂量明显高于成人.成人及儿童的风险熵值(RQ)为10~(-7)~10~(-5).建议政府对塑胶跑道中OPEs使用量及添加种类进行管控,以更好地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83.
不同来源生物质炭表面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不同.以3种不同来源生物质炭(椰壳粉末、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为研究对象,应用被动采样技术监测治理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揭示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及其与吸附固定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生物质炭粒径相差不大,但椰克粉末的BET比表面积比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高2个数量级,孔隙结构发达.②吸附固定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静态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椰克粉末对3类有机物(多环芳烃、苯系物和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均很强,投加10个月,沉积物孔隙水中3类有机物的质量浓度降低92.7%以上,与其属于非极性吸附剂、BET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有关;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对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较弱,分别为62.5%和59.6%,与其表面积小、孔隙结构不发达有关.③生物质炭吸附固定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对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能很快达到平衡,也与其BET比表面积小、孔隙结构不发达相关.研究显示,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如BET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等)是影响有机物污染沉积物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4.
The biodegradation of dimethyl phthalate(DMP)was investigated under fermentative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The nature of the intermediate compounds and the extent of mineralization were probed using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ethods.The fermentative bacteria were able to biodegrade the DMP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with the biodegradation rate of 0.36 mg DMP/(L·h).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MP degradation under fermentative conditio...  相似文献   
85.
综述了室内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存在状况,及其对人的危害。介绍了主要的几种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分析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86.
邻苯二甲酸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存在最广泛的有机有毒污染物之一.利用BIOLOG和ARDRA方法,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PAEs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AEs处理的土壤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随时间增加的幅度不同,PAEs浓度越高、AWCD值增幅越小,对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大;不同浓度PAEs处理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生理代谢活性和碳代谢类群表现出明显差异,空白和低浓度土壤微生物以糖类和羧酸类代谢群为优势类群,而中浓度和高浓度土壤微生物以多胺类代谢群为优势类群;主成分分析也显示碳代谢类型出现差异,PC1就能将4个样品很好地分开,与PC1正相关程度较高的碳源有L-天冬酰胺酸、 4-羟基苯甲酸和D-苹果酸,负相关的碳源有D-半乳糖醛酸、i-赤藻糖醇、γ-羟基丁酸和1-磷酸葡萄糖.ARDRA带型分析表明不同的土壤样品的多样性指数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短时间内PAEs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多样性.  相似文献   
87.
选择垃圾渗滤液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特征污染物,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DMP和DBP在包气带土层的降解、吸附、弥散参数,建立了DMP和DBP在包气带迁移的对流-弥散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解方法,预测了DMP和DBP在包气带土层中迁移及其对饱水带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DMP和DBP 的包气带污染距离分别可达6.5m和0.5m,DMP存在丰水期污染饱水带地下水的风险,而DBP的污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88.
长江流域武汉段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长江武汉段水质样品,利用GC/MS法测定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探讨了该河段PAE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4种PAEs单个种类检出率达100%,回收率均在50%左右;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三种污染物含量较高,平均...  相似文献   
89.
冬季天津家庭室内空气颗粒物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我国家庭住宅室内空气颗粒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程度,采集天津市13户家庭住宅冬季室内空气颗粒物PM10、PM2.5样品,采用GC/MS分析了DMP、DEP、DBP、BBP、DEHP、DO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结果表明,室内空气颗粒物中DMP、DEP、DBP、BBP、DEHP这5种邻苯二甲酸酯在所有家庭均被检出,DOP在部分家庭检出.其中,DBP和DEHP为主要污染物.PM10和PM2.5中的6种物质占ΣPAEs颗粒相的比例规律相同,DBP和DEHP较大,分别为13.92%~91.50%、5.56%~85.08%和20.88%~93.95%、5.53%~75.90%;其次是DMP、DEP和BBP,DOP最小.不同粒径颗粒物上PAEs的分布显示,大多数PAEs易吸附在粒径较小的细粒子PM2.5上;结合调查问卷分析表明,冬季室内空气颗粒物上PAEs污染主要来源于室内,受房间的装修时间、装修特点、生活习惯、吸烟、烹饪、塑料制品使用量、室内清洁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增塑剂被普遍用于塑料制品中,在大气、水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其潜在危害受到关注。水环境中的PAEs,从藻类等初级生产者吸收,到浮游动物、游泳动物等通过鳃和皮肤直接接触或捕食摄取,在水生生物之间转化和传递。笔者总结了PAEs在水生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生物体的含量,分析了PAEs在食物链中富集和转化的影响因素(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代谢转化、生长阶段等)。目前的研究表明PAEs可能在食物链中传递,最终在较高营养级生物体中富集。同时总结了5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酯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PAEs对藻类的细胞器和抗氧化体系,对鱼类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抗氧化体系都有一定程度损伤。PAEs在食物链中传递和富集现象的存在会对高营养级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针对目前PAEs在食物链中传递的研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等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