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31.
土壤微生物种群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生物量是土壤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农田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特别是有益微生物大量减少,影响了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本试验研究选取三种富含活性微生物的有机肥作为试验对象,研究活性微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肥处理下,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32.
为提高病死猪厌氧发酵甲烷转化率和挥发性固体降解率,实现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向资源化利用方向转变,选择温度和接种比例2个关键因素进行厌氧发酵试验。温度选择35℃和55℃,接种比例按照接种物与底物的挥发性固体质量比分别确定为0∶10、1∶9、2∶8、3∶7、4∶6、5∶5、6∶4、7∶3、8∶2、9∶1、10∶0,采用序批式发酵。研究发现,发酵试验至不同水平,试验都进入停止产气期,此时测定发酵液相代谢产物成分,以优化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病死猪厌氧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物与底物的挥发性固体质量比为5∶5,温度为35℃,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挥发性固体甲烷产率为271 m L/g,挥发性固体降解率为63.4%。  相似文献   
533.
生物炭添加对猪粪堆肥过程碳素转化与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堆肥是最合适的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技术之一,但在堆肥过程中,碳素的损失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如何减少堆肥过程中碳素损失成为堆肥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猪粪等为原料,利用强制通风反应箱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对堆肥过程中碳素转化及碳素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总有机碳呈下降趋势,添加生物炭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提高了6.69%~20.60%;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与总有机碳相似.腐殖质碳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添加生物炭处理的腐殖质碳含量下降了0.39%~14.97%;腐殖化系数(胡敏酸/富里酸)与生物炭添加量成正比,说明生物炭添加有利于堆肥的腐熟.至堆肥结束,堆料干物质失重率为23.51%~30.91%,碳素损失率为20.71%~28.85%,添加3%生物炭的处理干物质失重率与碳损失率均最高,添加9%生物炭处理均最低.  相似文献   
534.
碳氮比对稻草和猪粪生物处理及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业废弃物稻草和猪粪为发酵原料,首次采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对稻草和猪粪混合物进行生物处理,通过考察不同碳氮比(25∶1、30∶1、35∶1和40∶1)条件下稻草和猪粪混合物生物预处理的发酵特征及后续的产甲烷能力,探讨了碳氮比对稻草和猪粪的协同生物预处理及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碳氮比为30∶1、料水比为11%时,稻草和猪粪混合物经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于55℃预处理30 h后其厌氧消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稻草和猪粪降解液中滤纸酶活和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分别达到了2.18和2.31 IU,其失重率高达41.69%;随后经厌氧发酵后其甲烷产率和产甲烷速率分别可达318.14 m L·g-1(以VS计)和10.61 m L·d-1·g-1(以VS计),且总量为9.9 g的稻草和猪粪混合物的总甲烷产量可达1948 m L,上述结果相对于未经生物预处理的对照组均提高了38%.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为其它种类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35.
好氧发酵是有效实现畜禽粪便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尽管好氧发酵在处理畜禽粪便过程中有很多优势,但其存在潜在的环境问题.大多数氮素是以氨气的形式挥发损失,还有少量的氧化态氮挥发,或者以硝态氮随水流失,氮的流失一方面降低了好氧发酵成品中的氮含量,也就降低了成品农学价值;另一方面成了臭气的环境污染源.本文阐述了畜禽粪便好氧发酵过程中氮素转化及主要损失途径,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好氧发酵过程中氮素损失的主要因素(包括物料初始特性、堆体环境参数、工艺条件),提出了有效控制氮素损失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36.
高温堆肥过程对猪粪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研究大规模好氧高温堆肥过程对猪粪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4个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erythromycin resistance methylase,erm A、erm B、erm C和erm F)、3个β-内酰胺抗性基因(beta-lactamase,bla TEM、bla CTX和bla SHV)和2个喹诺酮类抗性基因(quinolone resistance,qnr A和qnr S)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堆肥初期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含量显著高于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P0.01),其中erm B基因丰度最高为9.88×10~8copies·g~(-1),其次是erm F为9.40×10~8copies·g~(-1).在高温堆肥结束时β-内酰胺抗性基因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丰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在堆肥结束后仍然具有较高含量.其中,erm F基因与堆肥初期相比甚至出现了增加的情况,这表明高温堆肥过程不能有效去除所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对于某些抗生素抗性基因,堆肥可能还是良好的生物反应器而导致抗性基因的增殖,农田中堆肥产品的施用有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递.  相似文献   
537.
黑水虻处理养殖废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腐食性昆虫黑水虻处理禽畜粪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大量的禽畜粪便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源饲料,在消除环境污染的同时,为市场提供动物蛋白源饲料添加剂,从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黑水虻的干物质含有42%的粗蛋白和35%的脂肪,必须氨基酸含量优于鱼粉,特别适合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538.
磷回收技术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磷是地球上一种不可自然再生的有限资源,磷的这一属性近年来已诱使国际磷矿石价格一路飙升,较10年前翻了6番.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着陆地磷矿产资源日益匮乏与水环境中磷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矛盾.这样的资源与环境现状目前正推动着以"回收"磷代替"去除"磷之理念的快速传播与研发技术的实际应用;从污水以及动物粪尿中发掘"第二磷矿"的设想目前正被国际社会所日益青睐.2009年5月"第4届从污水中回收营养物国际会议"高度浓缩了当今世界有关磷回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现状.以此次会议内容为主线,结合其他方面最新研究与应用成果,首先对磷回收偏爱产物——鸟粪石形成的pH等重要反应条件之基础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其次,详细阐述了磷回收技术的研发进展,除传统的化学沉淀、结晶、吸附/解吸附等方法外,还着重介绍了尿液源分离、MBR、纳米技术、丝状聚磷微生物、生物浸取/生物富集、生物铁工艺等新型磷回收技术,以及动物粪尿磷回收、污泥及肉骨焚烧灰回收磷与生物质磷回收技术.最后,以实例说明磷回收产物在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方面的尝试效果,并对磷回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展望.  相似文献   
539.
Many studies on methane emissions from animal manure have revealed that animal manure is a major source of methane emissions to the atmosphere that can have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people, animals and environment. In general, the release of methane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type of feed taken by animals, temperature, man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This study aimed at quantifying and comparing methane release from dairy manure with di erent piling treatments. Four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manure piling height 30, 45, 60 cm and adding 6 cm manure every day until the piling height was 60 cm. Static chamber method and gas chromatography were adopted to measure the methane emissions from April to June in 2009. Methane emission rates of all four manure treatments were low in the first week and then increased sharply until reaching the peak values. Subsequently, all the methane emission rates decreased and fluctuated within the steady range til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Wilcoxon nonparametric test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ethane emission rate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manure piling height and mann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thane emission rates and the temperatures of ambience and heap. Howeve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quadratic equ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emission rates of all treatments and the gas temperature in the barrels.  相似文献   
540.
矿物质组分对低品质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酸洗脱除低品质生物质(鸡粪与猪粪)中的矿物质组分,并使用热重分析仪对酸洗前后样品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两种农林废物的有机组成和矿物质含量不同,导致其热解行为差异较大.鸡粪中含有大量的CaCO3,其在高温下分解放出CO2,并与鸡粪半焦中的碳发生气化反应.酸洗不但改变了禽畜粪便中矿物质的含量,而且改变了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