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9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67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0篇 |
废物处理 | 148篇 |
环保管理 | 338篇 |
综合类 | 1456篇 |
基础理论 | 642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367篇 |
评价与监测 | 124篇 |
社会与环境 | 91篇 |
灾害及防治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14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50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207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汞及现场污水处理设施对其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渗滤液一直是困扰垃圾填埋场的一个主要问题,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垃圾中混入的汞淋滤进入渗滤液将会造成水体的汞污染。对贵阳市高雁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不同处理单元过程中汞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填埋场渗滤液原液中的汞含量为79.4ng·L-1,处于国内外的中低水平,就汞而言污染并不严重。经过处理,渗滤液有近2/3的汞被去除了。渗滤液原液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为主,随着处理单元过程,这一比例逐渐降低。渗滤液中的汞含量与填埋垃圾汞含量、pH、以及填埋物质对汞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大气复合污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城市病之一.城市森林建设的植物选择除了达到景观要求和色彩效果外,根据各城市需求选择对污染物综合抗性阈值大的树种,成为当今环境污染背景下维持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综合分析我国常见城市森林537种植物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氯气、臭氧和颗粒物这6种大气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能力,并对植物进行抗性赋值和综合因子分析,得出对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抗性能力较强的树种主要为桑树、侧柏和臭椿等;对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抗性中等的树种主要为毛白杨、五角枫、圆柏、山桃、垂柳、泡桐和油松等;对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抗性相对较弱的树种主要为刺槐、加杨、银杏、核桃、悬铃木、栾树、紫薇和连翘等.根据中国南北方各城市气候背景、经济结构和空气污染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对当地主要空气污染物吸收量较大的植物种类,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群落对复合空气污染物的最大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3.
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体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水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本研究基于目前水生植物与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提出水生植物分布区可能是温室气体排放热点;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的多样性增加了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对监测和估算方法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1)机械作用,包括气体传输通道作用和浮叶植物的滞留作用; 2)水生植物光合/呼吸作用参与水体碳循环,同时水生植物凋落物分解为水体代谢提供新鲜碳、氮源,提高温室气体产生速率; 3)改变根际厌氧环境,影响根际CH_4和N_2O产生与排放; 4)水生植物群落改变水体生态因子分配格局,影响水体异养代谢等。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开展不同尺度或不同生境条件下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和生长代谢等对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并从水生植物群落尺度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模型,优化监测方法与估算模型,为推进我国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Kanyanee Seangkiatiyuth Vanisa Surapipith Kraichat Tantrakarnap Anchaleeporn W. Lothongkum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1,23(6):931-940
We applied the model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Regulatory Model (AERMOD) as a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nitrogen dioxide (NO2) emissions from a cement complex as a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dispersion of NO2 from four cement plants within the selected cement complex were investigated both by measurement and AERMOD
simulation in dry and wet seasons. Simulated values of NO2 emiss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during a 7-day continuous
measurement campaign at 12 receptors. It was predicted that NO2 concentration peaks were found more within 1 to 5 km, where the
measurement and simulation were in good agreement, than at the receptors 5 km further away from the reference point. The Quantile-
Quantile plots of NO2 concentrations in dry season were mostly fitted to the middle line compared to those in wet season.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high NO2 wet de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both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simulation using the AERMOD, NO2
concentrations do not exceed the NO2 concentration limit set by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 of Thailand.
This indicates that N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complex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nearby communiti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AERMOD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high pollution impact areas for the EIA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成双室堆沤肥,按不同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方案进行还田试验。对比研究施肥前后的蔬菜产量、蔬菜品质、土壤肥力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发现:方案A[50%~60%植物残体(收割物)+40%~50%养殖业废物+微生物菌剂(3 kg/t),活性液体肥作追肥,农药同习惯施肥]对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效果最好。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适当增加1 0%~20%的湿地底泥,相应减少养殖业废物量。 相似文献
999.
刘烨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29(4):24-27
介绍新增单塔污水汽提装置的必要性,对装置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装置运行的工艺指标和产品质量控制指标对比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选择我国4家电厂的6台煤粉锅炉,进行了烟气以及飞灰、底渣、脱硫石膏等燃煤副产物样品的采集和F(氟)含量分析,考察燃煤电厂F排放特征. 结果表明:经过烟气除尘、脱硫及脱硝装置后,烟气中氟化物浓度明显降低; 除尘器主要脱除烟气中颗粒态F,静电除尘器对烟气中氟化物的总脱除效率为19.50%~36.59%,布袋除尘器的脱除效率略高于静电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可协同脱除烟气中94.19%的氟化物. 燃煤中的F经过燃烧和烟气净化装置后,有0.83%~3.37%由底渣排放;1.20%~2.00%转移到脱硫废水中;13.45%~33.80%转移到飞灰中;59.60%~79.66%转移到脱硫石膏中;只有2.04%~5.00%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