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450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用不同浓度的Cu、Ce和La离子交换Na Y分子筛,对比了不同改性条件下等离子体协同分解NO_x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u是NO_x催化分解的主要活性组分,对于8%Cu-Na Y催化剂,当放电电压为10 k V,放电功率为7.6 W时,NO_x转化率可达46.3%,反应产物中没有NO_2,只有11 ppm的N_2O.Ce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对于5%Ce-8%Cu-NaY催化剂,当放电电压为7.8 kV,功率为3.6 W时,NO_x转化率可达67.3%.La的加入同样可以使催化剂活性上升,但不同La含量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72.
为了在实验中缩短微塑料的老化时间,更真实地模拟自然老化条件,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老化聚乙烯微塑料(PE-MP)和聚丙烯微塑料(PP-MP),同时研究了老化前后PE-MP和PP-MP对Zn (II)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随着放电时间延长和输入电压升高,微塑料表面出现微小裂纹或孔洞,形成含氧官能团.老化后PE-MP和PP-MP对Zn (II)的吸附容量分别提高了22.7%和14.8%.老化前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Zn (II)在微塑料上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和吸附平衡3个阶段.同时,老化前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热力学结果表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Ca2+、腐殖酸和低pH值不利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  相似文献   
73.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磷生铁中3种元素Mn、P、Si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试验选择257.610nm、185.942nm、212.412nm分别作为Mn、P、Si的分析谱线,无需进行光谱干扰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各元素分析谱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0.方法用于高磷铸铁标准物质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1% (Mn) ~1.8% (P)范围.  相似文献   
74.
75.
76.
光助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气体中甲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代表,利用连续进气动态实验装置,研究光助芬顿反应降解气体中甲苯的作用.考察了芬顿试剂溶液初始p H、H2O2浓度、Fe2+浓度以及甲苯初始浓度对降解甲苯的影响,并利用在线质谱和色谱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加快了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显著提高了气体中甲苯的去除率;p H=3.0、H2O2浓度为20 mmol·L-1、Fe2+浓度为0.3 mmol·L-1的条件下,甲苯去除率最高;当甲苯初始浓度为260 mg·m-3时,去除率能够达到98%;光助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气体中甲苯实验未检测到CO2之外的中间产物,CO2产率分析表明去除的甲苯全部转化为CO2.  相似文献   
77.
针对乙烯裂解装置污水会逸散出少量的VOCs气体,其苯系物及烯烃类物质含量高、恶臭明显、湿度大、浓度波动大,治理难度极大,所处环境为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且废气可能达到爆炸下限,安全控制措施要求高这一情况,建成了国内首套防爆型低温等离子体VOCs废气治理设施,在某石化公司防爆1区安全运行一年,实践证明:苯系物、烯烃、硫化物的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达到国标的各项要求,电气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满足防爆1区。  相似文献   
78.
79.
In order to provide a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of the hemoglobin E (Hb E) related disorder, we have evaluated the possibility of identifying the fetal βE-globin gene in maternal plasma.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during 8 to 18 weeks of gestation using DNA extracted from 200 µL of plasma from pregnant women whose husbands carried Hb E. The βE-globin mutation in maternal plasma was detected by a nested PCR amplification followed by the Mnl I restriction analysis.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routine analysis of the CVS specimens. Among the five pregnant women examined, the fetal βE-globin gene was identified in maternal plasma in three of them and the result was completely concordant with the conventional CVS analysis. This simple noninvasive prenatal detection of the fetal βE-globin gene should prove useful in 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 of Hb E/β-thalassemia in countries where the βE-globin gene is prevalent.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0.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联合金属氧化物催化降解气态H2S,考察了单组分及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剂与低温等离子体结合方式对H2S及副产物O3去除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等离子体联合Mn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降解H2S机理。结果表明,金属负载量相同条件下,电压低于22kV时,Mn复合金属氧化物对H2S的催化活性高于单组分Mn金属氧化物,催化活性及对O3的分解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Ag+Mn、Cu+Mn、Fe+Mn、Mn。当电压为18 kV时,Ag+Mn、Cu+Mn、Fe+Mn复合催化剂分别比单组分Mn催化剂对H2S的去除效率提高了近10%、6%、4%。等离子体后催化区域中Mn催化剂催化氧化H2S的效率明显低于等离子体催化区域。Mn催化剂在等离子体后催化区域中能有效催化分解O3。随着电压的升高,Mn金属氧化物在等离子体后催化区域对H2S催化作用逐渐增强。在电压22 kV时,等离子体联合后催化比单独等离子体作用时,H2S去除效率提高了近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