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68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68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研究石油管道流向急剧改变处的冲蚀磨损问题,采用DPM模型,通过改变入口流速、颗粒质量流速、颗粒直径,对90°弯管与盲通管的流场分布及冲蚀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弯管与盲通管最大冲蚀速率随入口流速的增大呈指数增长,随颗粒质量流速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在50~100 μm粒径范围内,最大冲蚀速率随粒径的增加逐渐减小,在100~300 μm粒径范围内,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在入口流速、颗粒质量流速、颗粒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弯管最大冲蚀速率明显高于盲通管最大冲蚀速率,盲通管的耐蚀性更强;由于流体在盲通管产生涡旋现象,增加了颗粒能量的耗散,从而减小了进入下游管线颗粒的速率,使得颗粒更易积存于盲通段形成堆积层,减小了下游管段冲蚀速率。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破坏深度大、变形剧烈、冒顶事故频发等问题,综合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考虑巷道顶板不同服务阶段的变形破坏特点,研究分析了巷道顶板破坏失稳机理和不同层位顶板的控制要点,提出了以冒顶控制为主的顶板层次控制技术,阐明了辅助支护材料、普通长度锚杆、接长锚杆、长锚索对不同层位顶板的层次控制原理。据此,在保德矿81306工作面回采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进行了层次支护设计,并进行了顶板下沉量和接长锚杆支护力监测,结果表明:以冒顶控制为主的巷道顶板层次支护体系较好的维护了顶板整体稳定,保证了巷道安全与正常服务。  相似文献   
113.
为了研究热力管加热桥面抗冰融冰对于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制作了尺寸为600 mm×600 mm×380 mm的桥梁试件,在人工环境室对热力管融冰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上表面温升速率和融冰时间取决于热力管间距、隔热层、风速、环境温度和热力管外表面温度。在相同工况条件下,100 mm间距的热力管融冰能力要大于150 mm间距的热力管,无隔热层时,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3.4%,融冰时间为211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8.3%,融冰时间为271 min。在热力管层下面铺设厚度为2 mm、导热系数为0.062 W/(m· K)的隔热材料后,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46.9%,融冰时间为175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51.9%,融冰时间为161 min。热力管层铺设隔热材料可有效阻止热量向下传递,从而缩短融冰时间。  相似文献   
114.
为解决煤化工业中节流阀突扩口高速气固两相流对管壁材质的冲蚀磨损问题,利用基于激波管原理驱动的气固两相流冲蚀实验装置,试验研究冲击角度、温度对煤化工管材(10#、AISI304)的冲蚀磨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0#、AISI304管材的冲蚀率将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室温下,10#、AISI 304钢的最大冲蚀率均出现在15°~30°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10#的最大冲蚀率出现在30°~45°区间,AISI304最大冲蚀率出现在30°。10#在30°,45°冲击角度下冲蚀磨损率会随温度上升显著上升,在15°冲击角度下冲蚀磨损率反而会随温度上升而下降。AISI 304在15°,30°,45°冲击角度下,冲蚀磨损率均会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在特定条件下,10#管材的冲蚀性能将优于AISI304。  相似文献   
11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土壤温度的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山区受特殊的地理、地形以及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造成农业生产播种难、出苗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但通过覆膜坐水技术能够起到抗旱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肥效等作用。以哲单7号玉米ZeamaysL为供试品种,在设置对比试验小区(覆膜与不覆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覆膜玉米土壤温度变异特征,描述了覆膜后增温、提墒、增产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与不覆膜处理相比,增温最明显的时期出现在出苗到拔节阶段,且10cm.和20cm处的温差表现为最大,可增温2.5℃左右,而后期增温减慢,播种后覆膜增温为玉米发芽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出苗率,为作物节水增产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6.
蔡凯武  刘春 《化工环保》2021,40(6):567-572
本文在持续跟踪环保型塑料产业动态的基础上,从原料开发、产品设计、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综述了生物基和石油基环保型塑料产业的最新进展,旨在为塑料研发人员和相关产业工作者开拓思路。指出:环保型塑料是未来塑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非环保型塑料的市场份额将逐步被环保型塑料占据,最后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7.
随着塑料资源的大量消耗,废塑料的利用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工艺简单,投入成本少,入行门槛低导致部分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技术水平低、管理模式差、环境污染重。为规范进口废塑料行业,通过调研统计、实验分析、咨询论证和研究了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对进口废塑料企业的规模、设备、人员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提升进口废塑料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8.
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对吉林省3种主要覆膜作物的地膜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地膜残留量与覆膜年限、地膜回收方式以及种植作物种类密切相关。随覆膜时间的延长地膜残留量有增加的趋势。3种模式地膜残留量由高到低为:瓜菜模式〉玉米连作模式〉花生连作模式,连续覆膜10年,3种模式的地膜残留量分别为30、28.35 kg·hm^-2和15.9kg·hm^-2。以一级污染水平作为标准(75 kg·hm^-2),覆膜量每年按75~150 kg·hm^-2、年残留率按1.2%~4.02%计,估算吉林省安全使用地膜的年限约为12~83年。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重点讲述了汽车塑料电镀工艺以及其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介绍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参照目前国际上各大整车厂的性能检测方法,论述了如何对汽车塑料电镀成品件进行性能测试来确定其质量.随着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希望我国汽车塑料电镀工艺能紧追和应用先进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0.
为避免新管幕法下穿铁路既有线施工所导致的轨面不平、列车晃车等铁路运营事故,以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为施工背景,考虑火车站内强电磁干扰环境对传统电磁、电容式传感器的影响,选用合适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设计了监测方案并搭建了监测系统,获得了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数据,并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体沉降,获得了地表横向距离沉降规律,对比论证了该监测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监测和计算结果表明,新管幕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呈漏斗状,中间大两头小,监测断面的最大沉降值为21.2 mm,在施工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