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761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1253篇
基础理论   182篇
污染及防治   35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结合自制的膜探针以及Zeta电位仪通过分别测量不同有机污染物,即腐殖酸(HA)、牛血清蛋白(BSA)和海藻酸钠(SA)与微滤膜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相应污染物的Zeta电位,对高岭土在不同有机物微滤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岭土对污染膜通量衰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膜过滤的初期阶段,其存在使HA污染膜的初期通量衰减幅度增加,BSA和SA污染膜的初期通量衰减幅度减缓;清洗后HA污染膜的通量恢复率降低,而BSA和SA污染膜的通量恢复率增大。而且,高岭土的存在使膜-HA之间的粘附力变大以及HA溶液的Zeta电位变小,膜-BSA、SA之间的粘附力变小以及相应污染物的Zeta电位都增大。因此,膜-污染物之间粘附力以及溶液的Zeta电位的变化可以指示膜污染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2.
首先将聚乙二醇单甲基甲醚酯(PEGMA)接枝到聚醚砜(PES)上得到PES-g-PEGMA,然后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将聚氯乙烯(PVC)与PES-g-PEGMA共混,通过溶剂-非溶剂扩散诱导相分离法(NIPS)制备PVC/PES-g-PEGMA共混膜。在此基础上对PVC/PES-g-PEGMA共混膜的断面和表面微观结构、水通量、截留率、机械性能及耐污染等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接触角,含水率(EWC),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来表征PES-g-PEGMA的质量百分含量对PVC/PES-g-PEGMA共混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C/PES-g-PEGMA共混膜水通量,亲水性较纯PVC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耐污染性实验表明,随着PES-g-PEGMA的增加,耐污染性逐渐增强。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该共混体系最佳共混比为7∶3。  相似文献   
173.
江苏某电镀厂的电镀综合废水在采用DF膜进行预处理时,膜易受到污染。针对这一问题,采用DF膜生产厂家提供的小试装置,研究探索了膜污染的原因及其具体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电镀综合废水时,DF膜的污染速率较快,而酸洗对DF膜的恢复性较好,研究还证实电镀综合废水中的无氰沉锌水洗液是造成DF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4.
磁性生物膜载体的规模化制备、表征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原理设计了卧式双旋搅拌混合反应设备,通过磁铁矿粉和适量浓硫酸的球磨混合反应制备得到磁性生物膜载体,其XRD、IR、SEM和BET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生物膜载体表层生成了多羟基硫酸铁为主的活性组分.进而在膜生物反应器实验装置中投加磁性生物膜载体进行了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生物膜载体能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聚合形成稳定的菌胶团,活性污泥SV30从实验初期89%降到了稳定期的39%,此外,磁性生物膜载体还具有稳定膜生物反应池出水COD,强化脱氮除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5.
采用"MBBR+高效沉淀池"的工艺流程,对动车段内的生活污水和集便污水进行处理.为获得系统最佳运行参数,制定调试方案,分别进行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和系统调试,以生化池的单元调试为重点.通过工程的实施,为今后生活污水+集便污水处理工艺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Abstract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rganochlorine and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sediments. The concentrated solvent extract was sealed in a polymeric membrane tube, dialysed in cyclohexane and the solvent replaced with hexane. The organophosphates were analysed on a specific thermionic detector without further clean‐up. For the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the extract was eluted through 3 g of alumina and analysed on GC/ECD. The clean‐up for sediment extract was carried out on a10 g alumina column with 100 mL hexane containing 5% acetone and the eluate was concentrated to 5 mL.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organophosphates on a 40 g sample and a final volume of 10 mL was on the average 0.01 mg/kg.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with the final volume of 25 mL, was 0.005 mg/kg for all pesticides except for p,p'‐DDT and endosulfan sulphate, which was 0.01 mg/kg.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o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ediment, with the final volume of 2 mL, was less than 1 μg/kg and for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s less than 10 μg/kg when the final volume was made to 0.5 mL. At the detection limits the method produced a very hig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both organochlorine and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s.  相似文献   
177.
The genotoxicity of chromium chloride was investigated in cells of D7 strai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rvested either from logarithmic or stationary growth phase.

A weak induction of mifotic gene conversion and point reverse mutation was obtained when the incub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phosphate buffer. No genetic effect was observed when the incub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ris‐HCl buffer.

The experiments with 51Cr radiotracer demonstrated that Cr3+ ion enters the yeast cells and binds to DNA even if the incubation mixture was performed with Tris HCl buffer. This behaviour could be due to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CrCl3 that cause some damages to cytoplasmatic membrane.  相似文献   
178.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晓莉  何奕  陈欢林 《化工环保》2002,22(2):105-110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膜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新工艺。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种类,特性及其组合工艺。综述了国内外用于有机物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9.
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殿英 《化工环保》2002,22(5):261-265
概述了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状况;介绍了其构形与特点;分析了膜污染的成因,影响因素及防制措施;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0.
超滤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对超滤原理、超滤膜种类、国内外超滤技术发展现状等做了较详尽的阐述,同时着重介绍了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废水、石化含油废水、金属加工用乳化废液、纤维加工油剂废水及羊毛精制废水中回收羊毛脂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