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33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3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41.
以甲醛、苯甲醛为交联剂,制备交联壳聚糖树脂,再与锆(Ⅳ)离子反应制备锆负载交联壳聚糖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该吸附剂对水中硫酸根离子(SO24-)的吸附性能。实验发现,吸附时间2 h,SO24-溶液初始浓度500 mg/L,pH值3.0,溶液温度35℃为较优的吸附条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优惠吸附型,吸附容量可达78.65 mg/g;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锆负载前后交联壳聚糖对硫酸根的吸附量提高了约4.5倍;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342.
硫酸铅可以在柠檬酸钠-乙酸体系中脱硫转化生成柠檬酸铅.考察了柠檬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固液比以及反应温度对PbSO4浸出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SO4的转化率随着柠檬酸钠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固液比和反应温度对浸出过程影响不大.溶液中溶解的铅含量随着柠檬酸钠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他条件对其影响不明显.最佳浸出工艺条件是:柠檬酸钠与Pb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固液比为1/5~ 1/3,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h,此时PbSO4的转化率可达到99%左右,溶液中的铅含量为总铅的3.8%左右.PbSO4浸出得到[Pb3(C6H5O7)2]·3H2O,它在350℃左右可完全分解,得到PbO/Pb粉末.  相似文献   
343.
为了适应野外水质快速测定的要求,根据硫酸钡比浊法的方法原理,采用浊度仪测定浊度的方法,建立了水体中硫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实验考察了浊度、氯化钡加入形态、摇动时间,静置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浊度在5~25 NTU时,其对硫酸盐的测定几乎没有影响。在实验最佳条件下,氯化钡的加入量为0.2 g,中速手摇40 s,静置时间5min,所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90 mg/L,相关系数R2=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25 mg/L。加标回收率为94.00%~105.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9%~1.75%(n=5),方法便携、简单,适用于野外与浊度同步测定。  相似文献   
344.
硫酸铅可以在柠檬酸钠-乙酸体系中脱硫转化生成柠檬酸铅。考察了柠檬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固液比以及反应温度对PbSO4浸出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SO4的转化率随着柠檬酸钠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固液比和反应温度对浸出过程影响不大。溶液中溶解的铅含量随着柠檬酸钠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他条件对其影响不明显。最佳浸出工艺条件是:柠檬酸钠与Pb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固液比为1/5~1/3,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h,此时PbSO4的转化率可达到99%左右,溶液中的铅含量为总铅的3.8%左右。PbSO4浸出得到[Pb,(C。H,O,),]·3H2O,它在350℃左右可完全分解,得到PbO/Pb粉末。  相似文献   
345.
Mg/Al/Fe型类水滑石焙烧产物吸附去除水中硫酸根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AUFe型类水滑石(MgAlFe-HTLCs)并在500℃下焙烧得焙烧产物(HTLCs-500),利用HTLCs-500吸附去除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并用X射线衍射对MgAlFe-HTLCs及HTLCs-500吸附硫酸根离子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环境中其他因素对HTLCs-500吸附硫酸根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对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最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通过实验得到HTLCs-500对硫酸根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57.73 mg/g,和Langmuir等温线得到的理论最大吸附量161.29 mg/g相差不大,对硫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硫酸根溶液的初始pH值对HTLCs-500吸附硫酸根离子的性能影响不大,最佳pH值为3;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HTLCs-500吸附去除硫酸根离子的机理之一为HTLCs-500通过吸附硫酸根离子来恢复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346.
采用硅藻土对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能力进行强化,并用于线路板含络合铜废水中铜的去除。考察了硅藻土加入量、混凝剂加入量、pH、快速搅拌速率和沉淀时间等因素对除铜效果的影响,并与目前常用的硫化钠破络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强化混凝的除铜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投加PAC或PFS;PFS-硅藻土除铜效果好于PAC-硅藻土;在pH为8.0~9.0、硅藻土加入量为120 mg/L、PFS加入量为60 mg/L、快速搅拌速率为250 r/min的条件下,沉淀40 min后可使出水铜质量浓度低于0.30 mg/L,比传统破络工艺出水水质更稳定,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347.
一株耐铬不动杆菌对十二烷基硫酸钠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醋酸钙不动杆菌H1的降解广谱性时,发现其能在高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环境中生长。经过对菌株H1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利用SDS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最适接种量为2%,并适应低渗透压环境。当SDS浓度低于400 mg/L时,菌株H1对SDS的降解率在85%以上,且在SDS浓度为400 mg/L时,达到最大降解率94%。当K2Cr2O7为500 mg/L时,菌株H1对SDS的降解率仍达到50%左右。添加酵母浸出物可促进SDS的降解。  相似文献   
348.
以磷石膏废渣为原料制备硫酸钙晶须,考察了硫酸钙晶须对模拟含磷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初始废水pH、初始磷质量浓度、硫酸钙晶须加入量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硫酸钙晶须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同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钙晶须在碱性条件下对磷的去除率较酸性条件下高,且初始废水pH为10时去除效果最佳;最佳硫酸钙晶须加入量为0.03 g/mg(以磷计);在初始废水pH为10、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0 mg/L、硫酸钙晶须加入量为1.5 g/L的条件下,于25 ℃下反应1 h,磷的去除率达到99.16%,上清液TP为0.419 mg/L;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描述硫酸钙晶须对磷的吸附过程,采用该模型拟合得出25 ℃下磷的饱和吸附量为140.4 mg/g。  相似文献   
349.
以乙醇为溶析剂,通过过滤—中和—蒸馏浓缩—溶析结晶等工序,从白炭黑废母液中回收硫酸钠。考察了硫酸钠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热能消耗和处理成本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对硫酸钠溶解度和蒸馏浓缩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在蒸馏醇水比(乙醇与中性废母液的体积比)为0.27,浓缩废母液中硫酸钠质量浓度为69.27 g/L,溶析醇水比(乙醇与浓缩废母液的体积比)为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废母液中硫酸钠的一次回收率可达69.94%,硫酸钠产品的纯度达到97.3%。  相似文献   
350.
为了弄清空速与二氧化碳含量对氧化铁脱硫剂硫容确定的影响,分别在实验气源为纯硫化氢,空速为40、80、120和160 h-1以及实验气源为二氧化碳含量分别在0%、20%、40%和80%,其余为硫化氢,空速为80 h-1条件下,对T502(粗脱硫剂)和HXT-2(精脱硫剂)2种氧化铁脱硫剂进行了不同测试条件对氧化铁硫容确定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502和HXT-2氧化铁脱硫剂硫容测试结果随着空速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减少,结果显示了在空速较低条件下(120h-1),二氧化碳含量在40%以下时对氧化铁脱硫剂硫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但二氧化碳含量在40%以上时,对氧化铁脱硫剂硫容测试结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