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88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531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90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工业盐酸中硫酸根的含量,现行国标方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因而较难操作。通过使用离子色谱法和等离子光谱法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比对,选择适合的方法,从而改进了硫酸根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02.
为了探明硝基苯(NB)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揭示相关过程机制,采用以丙酸盐为碳源和电子供体的序批式厌氧反应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33 h),考察了碳硫比为0.63~5.0,NB浓度为2.5~50 mg/L条件下,系统的硫酸盐还原效能。研究结果表明,NB对硫酸盐还原过程存在抑制作用,当系统NB进水浓度低于30 mg/L时,NB对硫酸盐还原过程抑制并不显著,但当进水NB浓度达50 mg/L时,硫酸盐还原率由近100%迅速降至17%。对比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NB初始浓度为16.5 mg/L条件下,硫酸盐的比还原速率和丙酸的比消耗速率分别为对照组的63%和52%。硫酸盐还原的抑制主要源自NB及其还原产物苯胺(AN)的生物毒性,但上述抑制作用可逆。  相似文献   
703.
The presence of parts per billion (ppb) levels of chlorpyrifos (O,O-Diethyl-O-(3,5,6-trichloro-2-pyridyl) phosphorothioate) and malathion (S-1,2-bis(ethoxycarbonyl) ethyl O,O-dimethyl phosphorodithioate), two common pesticides found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been visually detected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Visual detection of the presence of pesticide is possible when the color change occurring by the adsorption of pesticides on gold nanoparticles is enhanced by sodium sulfate. The method presented here is simple and there is no need of sample preparation or preconcentration. The response occurs within seconds and the color change is very clear. The detection is possible if chlorpyrifos and malathion are present up to a concentration of 20 and 100 ppb,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on-site pesticide monitoring. The method is also applicable as a qualitative technique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arious household water filters, which claim pesticide removal.  相似文献   
704.
以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接枝壳聚糖为基础制备出质子化改性壳聚糖,研究其对硫酸根离子(SO24-)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进行了吸附条件的优化以及吸附等温方程研究,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优化的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为40min,SO24-溶液初始浓度500mg/L,pH值为5.0,反应温度为35℃;吸附等温方程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吸附容量为107.53mg/g。SEM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O24- 主要是被吸附到壳聚糖的氨基上的。  相似文献   
705.
制备了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并用于处理油井压裂废水。制备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的优化实验条件为:聚硅酸活化pH1~2,活化温度25~30℃,活化时间2.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油井压裂废水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7%和58%。与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相比,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在浊度及COD去除方面有着更佳的处理效果,并且处理后废水的总溶解性固体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06.
聚硅酸氯化铝镁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雪娇  衣守志 《化工环保》2013,33(2):171-174
用聚合硅酸、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镁复合制备复合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镁。SEM分析结果表明,聚硅酸氯化铝镁为交联的枝杈状聚集态。FTIR仪分析表明,聚铝离子及水解络合离子可与共存的聚硅酸聚合形成配位键。以实际废水为处理对象,比较了自制复合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镁与市售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聚硅酸氯化铝镁加入量为40mg/L、废水pH为3的条件下,以自制聚硅酸氯化铝镁为絮凝剂时废水的COD、BOD5、TP、TN、浊度去除率均较高;自制复合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镁的废水处理效果均优于市售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707.
聚合硫酸铝铁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硫酸铝铁(PAFS)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为后续的吸附环节及生物处理阶段创造良好的水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投加量的条件下,PAFS投加量在200mg/L、pH为8.0、沉淀时间为40min时,混凝效果最佳,CODcr的去除率可达37.5%。  相似文献   
708.
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铝和三氯化铁对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研究发现,不调节原水pH值,硫酸铝投加量为600 mg/L或三氯化铁投加量为300mg/L时,混凝后废水的COD<150 mg/L,色度<50倍,出水均符合现阶段排放标准.混凝剂比较发现,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相当,但硫酸铝混凝的成本低于三氯化铁....  相似文献   
709.
硫磺和硫酸亚铁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堆肥反应器控制堆肥条件,研究外源添加剂硫磺和硫酸亚铁在鸡粪好氧堆肥中的保氮效果。结果表明:与无添加剂的对照(CK)比较,堆肥中添加硫磺(T1)对堆肥升温和高温期的维持有一定影响,添加硫酸亚铁(T2)对堆肥升温和高温期的维持均无显著影响,而同时添加硫磺和硫酸亚铁(T3)更有利于高温期的持续,加速有机物的降解。添加硫磺...  相似文献   
710.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纳米SiO2为助凝剂,对含有下列微污染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氨氮(NH3-N)或腐植酸(HA)的高岭土悬浊液进行混凝沉降实验。借助形态学理论、电镜观察与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纳米SiO2对微污染物的助凝作用效果、吸附特性与絮体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在含有HA、SDS、NH3-N的模拟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与浊度去除率的相关性随污染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强;(2)纳米SiO3对HA、SDS及NH3-N的助凝吸附效果,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弱。纳米SiO2能促使PAC对HA、SDS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40%~50%、20%~30%和10%~15%;(3)纳米SiO2能促使PAC作用下的絮体粒径增大、密实度和分维值增加、沉速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