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09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1113篇
基础理论   172篇
污染及防治   334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通过SEM、能谱、FTIR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分析方法对被污染超滤膜面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面无机污染物主要为Fe(OH)3、Cu(OH)2、Al(OH)3和Si等胶体物和少量CaSO4;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多菌霉素类化合物;微生物可能富含铁类化合物。同时污染膜的清洗液分析结果说明该超滤膜污染物主要为无机胶体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972.
电渗析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之一,具有低能耗,高效率,连续运行、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在多个行业中有着广泛的使用。简述了几种常见的电渗析技术,包括填充床电渗析,倒极电渗析和双膜电渗析等,着重介绍了电渗析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和化工方面的应用,并简单探讨了电渗析技术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3.
在利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工艺生产聚丙烯时,易产生大量废水,包括闪蒸水环真空泵排放水、聚合釜轴封冷却水排放水、聚合升温用热水罐溢流水等。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已经采取的废水减排措施包括:对于真空泵逐渐调小供水量(即减少了排放量);将轴封冷却水收回重复利用;维持热水罐的水位稳定,避免产生溢流。采取上述措施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974.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抗生素废水,用配水在水温30℃,体积负荷分别为0.5COD/m3*d,1.0COD/m3*d,1.5kgCOD/m3*d,出水COD、NH3-N均小于21.7mg/L、14.1mg/L,原水实验中在水温30℃时,体积负荷为0.957kgCOD/m3*d时,出水平均值分别为26.53mg/L,2.84mg/L、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75.
阐述了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类型及关键工艺——膜组件的选择方法,并对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976.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立  黄卫星  杨平  伍勇 《化工环保》2003,23(3):142-146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流程、膜材料与膜组件形式、工艺特点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应用中对CDD、氮、磷及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指出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7.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使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材料的膜组件,可以解决以往其它材料寿命短、强度低、易污染等问题。利用这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其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水标准,CODcr小于25mg/L;NH3-N小于5mg/L;浊度小于0.6NTU,可以回用于冲厕、绿化用水及河湖补充水。  相似文献   
978.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膜法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张林  陈欢林  柴红 《化工环保》2002,22(2):75-80
简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来源,分类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国内外近年来的排放状况。较详细地论述了蒸汽渗透,气体膜分离,膜基吸收3种膜技术用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和回收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79.
自增强反应器在服役期间,其残余应力会因开停车循环载荷作用,温度、压力的波动及管内介质发生超温分解反应引起的热冲击等因素的作用而衰减,为了比较系统地探讨热冲击引起的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机理和管材损伤机理,本从研究管式反应器受热冲击作用时的应力响应出发,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得到了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应力随半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得出了热冲击发生时产生的动态应力和异常高温是引起残余应力松弛和材质发生相变和老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0.
The rate and extent of deterioration of starch-plastic composites were determined over a 2-year period for samples buried in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starch-plastic composites following exposure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changes in tensile properties, weight loss, and starch content of samples retrieved from the landfill. Elongation decreases of 92 and 44% were measured for starch-plastic composite LDPE and LLDPE films, respectively, while elongation decreases of 54 and 21% were measured for their corresponding control films following 2 years of burial. Starch loss of 25% for LLDPE and 33% for LDPE starch-plastic composite films was measured following 2 years of landfill burial. Starch-plastic composites did not fragment or lose mass during the 2-year landfill burial. The limited degradation observed for the starch-plastic composites was attributed to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he prooxidant additive to catalyze the thermal oxidation of the polyethylene or polypropylene component of the starch-plastic composite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resent within the landfi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