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498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839篇
基础理论   314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长江南京段近岸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沉积物和土壤中Cd、Pb、Cr、Zn、Cu、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计算其富集因子,分析长江南京段近岸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几种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次序为:CdPbCr1NiCuZn,在土壤中为:CdZnCu1CrPbNi,除Zn和Cu外,其他几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富集程度高于土壤,同时Cd的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以Cd和Pb为例分析了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粒级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显示,Cd、Pb的含量与颗粒物的粒级呈显著的相关性,与细颗粒物的含量有密切关系,细颗粒携带的重金属,在长江水力分选作用下到达下游,成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92.
上海市浦东城区冬季颗粒物数浓度及其谱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APS-3321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对上海市浦东城区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0.5~20μm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其谱分布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发现,上海市浦东城区冬季大气颗粒物数浓度为360个/cm3,其中0.5~1.0μm颗粒物数为345个/cm3,占总颗粒物的95.7%;1.0~2.5μm颗粒物数为15个/cm3,占颗粒物总数的4.1%;2.5~20.0μm颗粒物数为0.6个/cm3,占颗粒物总数的0.2%。当空气质量为AQI≤50、50AQI≤100、100AQI≤200、AQI200时,颗粒物数浓度分别为77.5、243.2、522.6、868.5个/m3。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小于PM2.5颗粒物数浓度增加显著且对总的颗粒物数浓度的贡献也有所增加,且AQI200时,PM2.5中1.0~2.5μm颗粒物数浓度贡献增幅最大;此外,不同空气质量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的日变化存在一定差异,这对于空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3.
结合常规污染物监测、PM2.5化学组分监测、激光雷达监测和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监测等手段,对2017年5月影响北京市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月4日凌晨起沙尘天气开始影响北京市,延庆、官园和通州3个站点PM10峰值浓度分别为2 091、2 245、2 590 μg/m3,体现了该次沙尘天气影响程度之重。PM2.5浓度与PM10变化一致,也达到重度污染的水平。沙尘天气移动路径是沿着区域西北至东南方向。沙尘天气主体从3 km左右的高空进入北京市,随后逐渐渗透至1 km高度以及地面,且沙尘层厚度较高,覆盖了地面至3 km的高度。沙尘天气过程中OM和Ca2+组分增幅最大。在沙尘天气影响严重时间段,沙尘天气源与生物质燃烧源比例之和大于50%,最高值为67.6%。沙尘天气过程中颗粒物峰值粒径为0.965~1.037 μm。  相似文献   
894.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转化、人体损伤及毒理学角度3个方面探讨了其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次微米和纳米粒径级别的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成能在最大程度上损伤人体机能。粒径不一的颗粒物有不同的沉积机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化学价态是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的首要因子。从次微米级水平来研究颗粒物的毒性,才能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在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人体损伤机理方面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5.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解太原市采暖期大气颗粒物不同粒径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2年10月—2013年2月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采样,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Fe、Pb、Cu、Ni、Cr、Cd、Mn、Zn等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太原市采暖期重金属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FePbMnZnCrCuNiCd。重金属Pb、Mn、Zn、Ni、Cd主要富集在PM2.5中;Cr主要富集在PM10中;Cu主要富集在PM5中;Fe主要在粒径大于2.5μm的粗粒子中富集。除Zn外,其他7种元素浓度均表现为灰霾期采暖期采暖前。通过主因子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冶金、有机合成工业、燃煤、汽车尾气、土壤尘等。  相似文献   
896.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surveys are rarely optimised statistically before being initiated. Here, we optimised the monitoring of plants in a temperate forest. The total inventory cost, the number and size of quadrats were optimised to detect a 10% change in species richness over 5 years with α = β = 0.05, using data from ongoing long-term floristic monitoring programs. The procedure showed that the inventory cost would be ca 15% lower using 100-, 200-m2 quadrats instead of 300- or 400-m2 quadrats. Despite the cost associated with the optimisation (e.g. gathering preliminary data) and the imprecise estimates (due to the typically small sample size of the pilot studies), optimisation would often be a better option than expert opinion when designing a monitoring survey.  相似文献   
897.
利用小角度激光光散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了不同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带负电荷的高岭土颗粒体系的絮凝动力学和絮体结构.对于高电荷密度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由于分子量低其初始絮凝反应速度较慢,最终形成的絮体也较小.絮凝过程中,其絮体结构发生重组和排列,分形维数从1.83升高到2.09,所形成的絮体密实.对于低电荷密度的2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因其分子量大投药量高,絮凝反应速度较快;但其絮体的分形维数较小且在絮凝反应中基本保持不变,形成的絮体结构开放和松散.基于有机高分子对高岭土体系浊度和zeta电位的影响,结合絮凝动力学和絮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DADMAC絮凝机理是电中和作用,而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和电荷密度的降低,CPAM则主要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产生絮凝.  相似文献   
898.
不同污染程度湖泊沉积物中不同粒级可转化态氮分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研究了污染程度不同的五里湖、月湖、东太湖和贡湖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总可转化态氮以及各形态可转化态氮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4个湖泊的沉积物各粒级中各形态可转化态氮的含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均不相同.强氧化剂可提取态氮(SOEF-N)是释放能力最弱的形态,为可转化态氮的主体,占总可转化态氮的66.97%~87.97%.离子交换态氮(IEF-N)结合能力最弱,是最容易被释放的形态,为可转化态无机氮的主体,占总可转化态氮的7.37%~22.25%.同一粒级中,各形态可转化态氮对氮循环的贡献为SOEF-N最大,IEF-N其次,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与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最低.随着沉积物粒级的由粗到细,总可转化态氮以及各形态可转化态氮含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沉积物细颗粒部分对氮循环的可能贡献占绝对的主体,是粗颗粒部分的几倍到几十倍.相比而言,污染程度轻的贡湖和东太湖沉积物无论总可转化态氮还是各形态可转化态氮,细颗粒部分的相对含量均低于污染程度重的五里湖和月湖沉积物.   相似文献   
899.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及浸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上海某垃圾焚烧厂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飞灰聚集在38~280μm,其中在38~53μm飞灰约占总量的50%。飞灰中重金属在不同粒径中的含量分布规律均为:Pb>Zn>Cu>Cr>Cd>Ni;除Ni和Cr外,重金属Zn、Cd、Cu和Pb都普遍表现出向小颗粒富集的趋势。重金属在不同粒径中的浸出量均为:Pb>Zn>Cr>Ni>Cu>Cd;Cr、Ni、Cu和Cd的浸出量随飞灰粒径的减小呈增加趋势,而Zn在106~280μm和Pb在75~106μm处的浸出量都经历了一个陡增过程。不同重金属的主要化学形态各不相同,除Ni和Cr外,其它重金属的主要形态都呈不稳定性。随着飞灰粒径的减小,碳酸盐结合态的Cd、Pb、Zn、Cu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Pb、Zn、Cu的量逐渐增加;残留态的Zn和有机结合态的Cu则不增反减;Ni和Cr的各形态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0.
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拟建设粉煤灰分选系统生产国标等级灰,但其粉煤灰的游离氧化钙偏高.研究表明:游离氧化钙在细灰中没有明显富集的趋势,即源灰游离氧化钙含量指标合格,那么分选所产细灰的也合格;供分选用的源灰细度和粒度分布较利于提高分选效率,生产国标Ⅱ级灰的分选产率可达70%左右;建设分选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可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