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497篇
基础理论   139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光氧化法、超临界氧化和低温等离子体化学三种废水处理新技术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了这些新技术在优化污染物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工业应用所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2.
酞酸酯对人与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酞酸酯是一种增塑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由塑料中转移到外环境,现已成为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该文较系统地介绍了酞酸酯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致癌作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行为,动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等,最后还对酞酸酯的有关毒性评价作了部分介绍。  相似文献   
23.
The cryptomelane-type manganese oxide (OMS-2)-supported Co (xCo/OMS-2; x = 5, 10, and 15 wt.%)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via a pre-incorporation route. The as-prepared materials were used as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2000 ppmV).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hydroge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H2-TPR) techniques. Among all of the catalysts, 10Co/OMS-2 performed the best, with the T90%, specific reaction rate at 245°C, and turnover frequency at 245°C (TOFCo) being 245°C, 1.23 × 10−3 moltoluene/(gcat·sec), and 11.58 × 10−3 sec−1 for toluene oxidation at a space velocity of 60,000 mL/(g·hr), respectively.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10Co/OMS-2 were due to more oxygen vacancies, enhanced redox ability and oxygen mobility, and strong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o species and OMS-2 support. Moreover, in the presence of poisoning gases CO2, SO2 or NH3, the activity of 10Co/OMS-2 decreased for the carbonate, sulfate and ammonia species covered the active sites and oxygen vacancies,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ctivation treatmen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partly recovered. The good low-temperature reducibility of 10Co/OMS-2 could also facilitate the redox process accompanied by the consecutiv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the adsorbed O2 and the cobalt or manganese ions. In the oxidation process of toluene, the benzoic and aldehydic intermediates were first generated, which were further oxidized to the benzoate intermediate that were eventually converted into H2O and CO2.  相似文献   
24.
应用线性和非线性法求解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苯甲酸类化合物在水体中不同时间的生化需氧量,用线性和非线性合法对化合物生物降解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各化合物2个数值不同的安全生化需氧量、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和生物降解滞后期。根据各化合物2种不同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所得到的生化需氧量拟合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相比较,发现用非线性法拟合得到的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化合物真实生物降解规律,因此用非线性法拟合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动态变化,比用线性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25.
湖泊、水库水的强化混凝除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对湖泊、水库水中藻类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投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可显著提高水中藻类的去除率。将经与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进行比较,表明高锰 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率明显优于传统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  相似文献   
26.
通过钙类化合物对动力用煤固硫作用的模拟试验 ,对不同钙化合物固硫率 (J)与Ca/S及助剂关系的研究 ,得到了钙类化合物固硫率的次序 ,即 :JNaOH +CaO>JCaCO3>JCaO>JCa(OH) 2 ,结果说明固硫率与钙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有关 ,并解释了其固硫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7.
采用溶剂萃取法处理含硫酸及硫酸盐的工业废水,主产优质农用硫酸钾,副产氯化铵和氮钾复合肥,整个工艺过程基本无三废排放,实现了对该废水的综合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8.
利用自制的复合絮凝剂 XG处理多种工业废水 ,研究了废水处理工艺过程和处理条件对絮凝剂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XG应用于造纸、毛巾厂、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 ,CODCr去除率达 75%~ 80 % ,脱色率 >80 % ,处理操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处理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29.
模拟高藻期碱性水源水,采用高铁酸钾对水中以颤藻和二甲基三硫醚为代表的藻类及微量嗅味污染物进行同步控制研究.在高铁酸钾与聚合氯化铁(PFC)单独混凝对藻类的控制效果对比的基础上,展开了高铁酸钾与高锰酸钾预氧化-PFC联用方法对藻类及嗅味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对比,探讨了pH、预氧化时间和浊度等条件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FC单独混凝除藻率最高为90.6%,以Fe计的等量投加条件下,高铁酸钾控藻效果较PFC混凝好,除藻率可达92.4%.高锰酸钾对PFC具有强化混凝效果,可明显提高除藻率(94.5%).高铁酸钾较高锰酸钾预氧化对二甲基三硫醚的去除效果理想,且氧化时间大大缩短,高铁酸钾氧化时间1 min可去除92.5%二甲基三硫醚,高于高锰酸钾预氧化10 min后达到的去除率(74.6%).  相似文献   
30.
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常出现空白值偏高、样品平行性较差、实验准确度不高等现象.为此,从总氮的测定过程出发,探讨了影响总氮测定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提高水质总氮测定的准确度.结果表明,分析试剂纯度、实验用水水质、器皿的清洗程度等对总氮的测定均有一定影响,适当延长消解时间与提高消解温度也有利于降低总氮的空白值.因此可通过优化各实验条件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室的设备仪器、检测人员和环境等条件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