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497篇
基础理论   139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p(4-vinylpyridine) (p(4-VP)) hydrogels were prepared in bulk (macro, 5 × 6 mm) and in nanosizes (370 nm) dimensions. The prepared hydrogels were used to remove organic aromatic contaminates such as 4-nitrophenol (4-NP), 2-nitrophenol (2-NP), phenol (Ph) and nitrobenzene (NB) from an aqueous environment. Import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absorption phenomena, such as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organic species and the absorbent, absorption rate, absorption capacity, pH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edium, were evaluated for both hydrogel sizes.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of bulk and microgels were found to be 4-NP > 2-NP > Ph > NB. Furthermore, p(4-VP) microgels were embedded in poly(acrylamide) (p(AAm)) bulk hydrogel as a microgel-hydrogel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and proved to be very practical in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y of using the microgels in real applications. Moreover,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separately prepared magnetic ferrite particles inserted inside p(4-VP) microgels during synthesis allowed for trouble-free removal of p(4-VP)-magnetic composite microgels from the aqueous environment by an externally applied magnetic field upon completion of their task.  相似文献   
952.
异(臭)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尤其是有机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对异(臭)味气体分子的分解作用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53.
浠ュ箍瑗垮钩鏋滃幙榫欎綍鐢熸€侀噸寤虹ず鑼冨尯鐨勭煶婕犲寲灞卞湴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熶负渚?渚濇嵁璇曢獙鐮旂┒鍙婁笓瀹跺挩璇㈢殑缁撴灉,鏋勫缓浜嗕竴涓熀浜庤嚜鐒跺瓙绯荤粺銆佺ぞ浼氬瓙绯荤粺銆佺粡娴庡瓙绯荤粺鐨勮瘎浠锋寚鏍囦綋绯?閲囩敤灞傛鍒嗘瀽娉曞鎸囨爣浣撶郴涓悇鎸囨爣鐨勬潈閲嶅€艰繘琛屼簡鍒嗘瀽,搴旂敤鎸囨暟璇勪环妯″瀷瀵圭煶婕犲寲灞卞湴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熻繘琛岀患鍚堣瘎浼?灞傛鍒嗘瀽缁撴灉琛ㄦ槑,妞嶈瑕嗙洊鐜囥€佷汉绫绘椿鍔ㄥ己搴︺€佺墿绉嶅鏍锋€с€佺墿璐ㄧ敓娲绘寚鏁般€佺煶婕犲寲绋嬪害銆佹按鍦熸祦澶辩▼搴︾瓑鎸囨爣鐨勬潈閲嶅€艰緝澶?鏄煶婕犲寲灞卞湴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熺殑閲嶈褰卞搷鍥犲瓙;鎸囨暟璇勪环妯″瀷鐨勮瘎浠风粨鏋滆〃鏄?鐭虫紶鍖栧北鍦板鍚堢敓鎬佺郴缁熺殑鎬讳綋璐ㄩ噺杈冨樊,浣嗛€氳繃鐢熸€佺ず鑼冨尯寤鸿,鏀瑰杽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熶腑鐨勬琚姸鍐?鏀瑰杽鍐滀笟鐢熶骇鏉′欢鍜屾帹骞垮厛杩涘啘涓氭妧鏈?鎻愰珮绯荤粺涓汉绫荤殑鐢熸椿姘村钩,鍙互浣垮鍚堢敓鎬佺郴缁熶腑绀句細銆佺粡娴庛€佺幆澧?涓瓙绯荤粺鐨勮浆杩愬姛鑳介€愭笎瓒嬩簬鍗忚皟,鎬讳綋璐ㄩ噺閫愭笎濂借浆.  相似文献   
954.
955.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污泥样品先采用超声波萃取预处理方法提取) 检测分析了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心血管类、止痛剂类等8类医药活性物质在重庆某污水厂中的含量水平及其行为归趋.采用 EC/PNEC 综合评价体系评估环境中目标医药活性物质的生态风险,利用质量平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其在水相及污泥相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目标物质在水相中均可检出,其检出浓度在ng/L~μg/L,在污泥样品中可检测出18种目标物质,其浓度在ng/g (干重,下同).仅仅1.1%的目标物质被污泥吸附去除.污水处理厂初级处理及氯化消毒阶段对目标物质无明显去除效果,目标物质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生物处理阶段,生物的降解或转化作用是目标物质的主要去除机制.EC/PNEC分析表明,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氧氟沙星与脱水红霉素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其污泥中综合评价因子均大于1,它们的存在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并不能完全去除水相中微量的医药物质,为防止排放导致的潜在生态风险,出水及污泥中活性医药物质需采取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相似文献   
956.
利用KMnO4原位化学氧化法处理污染地下水中的氯代烯烃已被证实有效可行,但是反应中产生的MnO2沉淀会影响修复效果,延长修复时间. 采用KMnO4氧化法处理水溶相的PCE(四氯乙烯),研究了添加HMP(六偏磷酸钠)和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对该反应的联合效应. 结果表明,离子强度对MnO2沉淀的生成影响显著,离子强度越高,MnO2沉淀生成得越快. 在20℃, ρ(PCE)初始值为20mg/L,n(KMnO4)∶n(PCE)为15∶1,离子强度为0.1mol/L的条件下,单独添加HMP可减少反应过程中MnO2沉淀的产生,ρ(HMP)为0.1g/L的条件下,24h内没有产生MnO2沉淀;单独添加SDS可增加Cl-生成量,在ρ(SDS)为1.0g/L的条件下,Cl-生成量增加了8.2%,但会增大MnO2沉淀的生成速率;在同时添加HMP〔(ρ(HMP)为0.1g/L)〕和SDS〔(ρ(SDS)为1.0g/L)〕的条件下,Cl-生成量增加了7.5%,并且24h内没有产生MnO2沉淀,表明二者同时添加既可提高PCE的去除率又可减缓MnO2沉淀的生成.   相似文献   
957.
垃圾转运站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垃圾转运站空气样品进行分析,共检出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43种。其中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污染物有4种,它们的含量相对较低,但波动范围较大;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有5种,虽然种类不多,但检出率较高,因此不应忽视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8.
Cu2+和Cu-EDTA对鲫鱼脑组织应激蛋白HSP70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实验对象,经过40d不同浓度铜(Cu2+)及其配合物(Cu-EDTA)的暴露后,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鱼脑组织内应激蛋白HSP70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Cu2+和Cu-EDTA对鱼脑内HSP70有显著的诱导(p<0.05),而将Cu2+和Cu-EDTA实验组相对比,络合剂EDTA一定程度上改变了Cu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降低了其毒性.实验还发现,Cu2+浓度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0.01mg/L下时,鱼脑组织内HSP70已经有明显的表达,说明运用分子生物学指标要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指标更敏感,具有对污染物早期预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9.
A straightforward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valuable chiral N-(tert-butylsulfinyl)imines has been developed.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rocess with benzaldehydes as substrates, arylmethyl alcohols, benzylthiol, dibenzyl ether, thioether, and disulfide are used as alternative substrates to react with tert-butanesulfinamide in the presence of KOtBu under air for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N-(tert-butylsulfinyl)imines. This is a transition metal-free, mild, cost-effective, and simple process.  相似文献   
960.
本文使用3种单相聚合物制作用于多环芳烃被动采样的装置,这3种聚合物分别为聚甲醛(POM)、硅橡胶(SR)和聚乙烯(PE),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它们的分配系数和POM的扩散系数以及验证了动态积累模型。此外,在野外现场对每种装置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基于已开发模型的支持,讨论了使用不同材料和聚合物厚度的装置性能。结果表明,采样器性能,比如浓度平均周期的长短和多环芳烃的采集容量,都广受所选材料的影响。采样器的厚度也会对装置的性能造成影响,但程度很小。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和/或厚度可以使采样器更有适用于快速平衡或动态积累,以及促进膜或水边界层对动态积累的控制。此外,利用膜技术控制或平衡的化合物能够更精确的被量化,因为它们不需要利用参比法(PRC)来校正。然而,当富集浓度达到平衡后,采样器中的平均浓度就不能准备测量化合物浓度,而由膜控制的采样装置通过动态累积的方式能够提供不需要PRC校正的平均浓度;随着膜传质阻力的提高,采样器的检测限也得到提高。
精选自Angel Belles, Claire Alary, Yannick Mamindy-Pajany.Thickness and material selection of polymeric passive samplers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water: which more strongly affects sampler propertie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Volume 35, Issue 7, pages 1708–1717, July 2016. DOI: 10.1002/etc.3326
详情请见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tc.3326/fu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