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4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严茹莎  王红丽  黄成  王倩  安静宇 《环境科学》2021,42(8):3577-3584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不断推进,近年来上海市PM2.5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O3污染现象依然频发,因此分析O3污染发生规律,科学制定O3削峰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2017年7月为例,期间长三角17个城市累计O3污染天数165 d,其中上海最为严重,7月超标率为64.5%,分析前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主要是由于高温、低湿、小风不利气象条件和较高的前体物排放共同导致,期间上海市NO2平均浓度为27.1 μg·m-3,VOCs体积分数为22.5×10-9.通过WRF-CMAQ情景模拟,仅上海进行前体物削减,对区域性O3污染控制较为有限,建议多城市共同削减,上海及邻近周边9城市削减VOCs排放30%,上海O3日最大8 h浓度可下降7.2%,如果扩大到17个城市削减,上海O3日最大8 h浓度降幅为7.8%.同时建议严格控制前体物削减比例,VOCs :NOx削减比例应大于3 :1,否则会导致部分地区O3浓度反弹.  相似文献   
42.
区域联防联控挥发性有机物(VOCs)最优减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Cs区域性联防联控治理是当前彻底治理VOCs污染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VOCs区域性联防联控治理,建立了以减排总量最大、减排成本最低、VOCs减排限产产生的经济影响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最优减排模型,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变异率的分解多目标进化算法(Decomposition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Adaptive Mutation Rate,简称MOEA/DAMA).选取关中某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将VOCs的排放数据代入到最优减排模型中,运用MOEA/DAMA算法对其求解.根据最终的优化结果与MOEA/D初始算法和NSGA-Ⅱ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OEA/DAMA相较于NAGA-Ⅱ和MOEA/D的Pareto解的分布性更广、解的收敛性更高.在对Pareto解的分析上融入决策者的根据实际情况的权衡,计算出更合理的VOCs最优减排方案,为长效科学治理VOCs污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
光合细菌及活性污泥法联用工艺处理明胶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及活性污泥法联用工艺处理明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经过光合细菌及活性污泥先后次序的变换,得出了最优处理工艺。结果表明:"PSB+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PSB"工艺COD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4.7%和96.0%;"活性污泥+PSB"工艺有较强的去除钙质和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该工艺适合处理此种含高钙、高氯、高碱明胶的废水。  相似文献   
44.
Cu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技术,测定Cu2+和Cd2+ 2种重金属对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以24 h致死和72 h胚胎孵化抑制为毒性终点,2种重金属的剂量-效应曲线可用Weibull函数或Logit函数有效描述,由最佳拟合函数计算得出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毒性效应的评价标准,2个毒性终点的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均为Cu2+>Cd2+. 应用浓度加和(CA)与独立作用(IA)2种模型,对72 h孵化抑制率的无观测效应浓度(NOEC)配比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进行了预测,通过混合物试验观测数据的95%置信区间与CA模型和IA模型预测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比较分析表明,2种模型都可以有效预测斑马鱼胚胎孵化的联合毒性.   相似文献   
45.
The vulnerability of major-hazard industrial plants to natural hazard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emergent issue whose importance is underlined by the Sendai Framework, establish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Tohoku earthquake of 2011, in Japan. Hence, seismic risk analysi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as testified by the intense research activity that characterized the last years. In this respect,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can represent a valuable tool able to strongly help the decision-making phase. Along this main vein, optical fibers (OFs) represent a class of sensors able to both monitor critical conditions, as leakage of hazardous material, and activate safety barriers, if any. More precisely, optical fibers represent an economic solution, whose characteristics appear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dangerous environments like major-hazard plants. However, investigations relevant to their use for seismic monitoring of chemical/petrochemical plants are rather limited, especially when subject to strong dynamic excitations. As a resul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s (FBGs) applied to bolted flange joints (BFJ) under cyclic loadings. More precisely, two experimental programs, i.e., a cyclic test on a single BFJ and a series of shaking table tests on BFJs of a multicomponent system,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nitoring systems in detecting hazardous conditions and, thus, their potential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safety barriers.  相似文献   
46.
卤代苯对湛江叉鞭金藻联合毒性的QSAR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测定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混合有机化合物对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的联合毒性效应,探讨了混合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mix)的理论计算模型用于表征藻类联合毒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有机化合物对藻类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采用QSAR模型:log1/EC50M=0.723logKowmix+0.740(n=48,r 2=0.860,SE=0.134,F=283.054,P<0.001)定量描述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混合有机化合物对湛江叉鞭金藻的联合毒性,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7.
为降低危化品运输风险,从危化品运输风险评价、道路选线模型、技术应用、应急联动机制及平台建设、统一联控监管平台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单一应用与综合应用的归类和对比,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获取精确连续数据,考虑多种外在变量来完善评估模型,注重理论、技术和监管资源的综合应用,发展大区域联控平台将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基于材料与连接构件层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既有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成果,主要包括腐蚀后的标准试件的单调拉伸、滞回性能退化分析,以及梁柱节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力学性能退化模型,通过进行总结及对比分析后,为复杂环境下工程钢结构给出研究方向,同时也对我国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用QSA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建立了QSAR方程: -lgEC50=6.158-0.279pKa,对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的毒性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0.
采用体内染毒的方法,以鲤鱼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为指标,研究了有机磷农药对硫磷与氯乐果、甲胺磷涕灭威之间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这些农药之间均产生较强的协同作用,但是两种农药以不同比例加入,其产生的毒性效应有明显差别,涕灭威/对硫磷之间的协同作用要强于同类农药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