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1篇 |
免费 | 894篇 |
国内免费 | 13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64篇 |
废物处理 | 41篇 |
环保管理 | 304篇 |
综合类 | 1606篇 |
基础理论 | 650篇 |
污染及防治 | 306篇 |
评价与监测 | 94篇 |
社会与环境 | 219篇 |
灾害及防治 | 1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8篇 |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176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70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156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199篇 |
2011年 | 179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17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912.
生物质发电是将废弃生物质变成可再生能源得以充分利用,这些工程将减少来自于生物质自然腐烂和无控燃烧产生的温室效应,这不仅节约了煤炭,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本文中以某生物质项目发电为例,根据CDM方法学ACM0006计算了该项目的减排量。结果表明,该项目10年间共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2 075 140吨,给中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13.
城市群是中国PM2.5污染与防治的核心区.为探究中原城市群PM2.5浓度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以及系统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量化了PM2.5浓度的驱动因子及因子间的联动效应,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PM2.5浓度的非线性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治霾建议.结果表明:①2012~2018年,中原城市群PM2.5浓度下降程度存在空间分异,北部较南部地区污染减弱更为显著.②PM2.5浓度高值聚集有从中原城市群北部向东部转移的趋势,而低值聚集情况相对稳定.③高程对PM2.5浓度的解释力最强,因子间联动效应对PM2.5污染的解释力均表现为增强,其中高程与降水交互后解释力最强.④人均GDP、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外商直接投资和第二产业占比均与PM2.5浓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结合中原城市群现状,加大污染治理投入、调整城市结构形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保持较高的城市活跃水平、设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引入高质量外商投资等有助于治理PM2.5污染. 相似文献
914.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自然保护区开发旅游余对其生态景观造成影响,旅游者行为也会对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造成破坏,对大气,水质造成干扰。 云南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完整的森林自然景观,各具特色的生物生态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应立足生态旅游,制订发展规划,加强建设和管理,实现自然保护区一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15.
单环芳族化合物结构与生物降解性关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量子化学方法MOPAC6.0-AMI软件计算了42种单环芳族化合物的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分子生成热(Hf)、分子表面积(TSA)、偶极矩(μ)和分子量(Mw)值;从ClogP软件查得分子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对化合物的上述7种结构参数进行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因子可代表化合物的绝大部分结构信息。根据因子得分,对化合物进行了聚类分析。分别以各个主亚类中的化合物为对象,进行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分析,得到系列相关方程,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主要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16.
917.
选用常装饰室内环境的7种盆栽花卉君子兰、菊花、常春藤、秋海棠、吊兰、文竹、芦荟,在相同吸收净化的环境条件下,对其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效果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常春藤净化效果最好,净化效率高达93.8%,芦荟次之,文竹最差。 相似文献
918.
我国城市建设的高密度决定了溢流污水治理宜采用占地少的快速处理技术.构建以快速过滤为核心的溢流污水处理工艺,考察了滤料种类、过滤速度、填充量等因素对过滤效果的影响,并在材料表征及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过滤材料效果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球和亲水性聚氨酯海绵在20,40 m/h滤速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且稳定的过滤效果,聚丙烯PP棉仅在20 m/h滤速条件下具有良好且稳定的过滤效果.在150%填充量条件下,3种滤料均表现出良好的过滤效果.污染物的去除完全取决于悬浮物的去除,因此过滤性能可等同于悬浮物去除性能.中试试验中,以聚酯纤维球为主要滤料,在40 m/h滤速条件下,对COD、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98%、82.37%.为现有成熟高分子弹性材料作为滤料与快速过滤工艺相结合应用于溢流污水处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9.
针对地质勘察行业粉尘作业的多样性,以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作为指标,提出了对现有不同防尘技术措施的呼吸性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几种方法,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20.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析了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区和非砷中毒区(对照)居民尿样中砷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卟啉浓度,考察了燃煤污染造成的人体砷暴露与尿液中卟啉排泄改变的关系,寻求慢性砷中毒早期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砷暴露组尿卟啉Ⅲ(uroporphyrin-Ⅲ)和粪卟啉Ⅲ(coproporphyrin-Ⅲ)显著增高(P<0.01,P<0.01),粪卟啉Ⅰ(coproporphyrin-Ⅰ)比对照组增高,但不显著;不同性别组间比较,对照组和暴露组的中龄(20~40岁)群体尿液中,尿卟啉Ⅲ的浓度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之间呈显著性的差异(P<0.01),其它年龄组中,这一指标在不同性别群体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分层比较,低龄组(<20岁)尿卟啉Ⅲ和粪卟啉Ⅲ比对照显著增高(P<0.01,P<0.01),中龄组(20~40岁)和高龄组(>40岁)粪卟啉Ⅲ比对照显著增高(P<0.05,P<0.05);此外,砷暴露组尿液中砷与总粪卟啉和总卟啉呈正相关(r=0.623,r=0.549).结果表明,人体砷暴露会导致尿液中卟啉排泄的改变,提示卟啉有可能作为慢性砷中毒早期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