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安全科学   32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480篇
基础理论   397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61.
祝嫦巍  鲍广稳  黄顺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631-1637
平菇是一种重要的白腐真菌,可以合成包括漆酶在内的多种木质素纤维素降解酶. 以平菇(ACCC 52857)为材料,通过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Pb2+、Cd2+),考察菌体生长及培养基中漆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并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测不同重金属离子对平菇漆酶同工酶(Lacc2和Lacc10)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Cu2+、Pb2+、Cd2+对平菇漆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 培养至第9天时,对照组漆酶活性达到最大值,为(565.6±5.2)nkat/mL;而添加重金属离子的各组漆酶活性仍在上升,Cu2+、Pb2+、Cd2+分别以终浓度为3 000、2 000、150 μmol/L时对漆酶活性的增强作用最大,培养至第20天、第15天、第17天时,漆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 612.1±840.0)、(2 204.0±347.0)、(2 928.0±217.7)nkat/mL.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液体培养条件下Lacc2和Lacc10这2种漆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培养基中较高c(Cu2+)可以显著增加Lacc10活性;随着c(Pb2+)的升高,Lacc2活性升高;随着c(Cd2+)不断增加,Lacc2活性略有降低,但Lacc10活性逐渐增加. 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解释漆酶的生理功能和漆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62.
Protein ubiquitination regulates many aspects of plant development and stress response. The RING-finger type E3 ubiquitin ligase SDIR1 (salt and drought induced ring finger 1) gene plays a key role in plant stress response. In this study, the full-length cDNA and the promoter sequences of CsSDIR1 were isolated from tea plants using the RT-PCR technology, and its bioinformatics characteristic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CsSDIR1 in various tissues and in response to cold, drought, salt, and ABA treatmen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qRT-PCR). The sequence of CsSDIR1 contains a complete open reading frame of 831 bp, coding for a 276-long amino acid protein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Mr) 30.085 × 103 and a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of 6.54. CsSDIR1 was predicted to be a hydrophobic protein localized on the intracellular membranes. The analysis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CsSDIR1 contains two putative transmembrane domains at the N-terminus and a C3H2C3 RING-finger domain at the C-terminus; it shares high similarity with other plants' SDIR1, and has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to Actinidia sinensis. A cis-acting regulatory elements prediction showed that the CsSDIR1 promoter contains many cis-acting elements, especially drought and salt stress response elements. The qRT-PC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sSDIR1 gene has a high expression level in stems, followed by roots, leaves, and flower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sSDIR1 gene is up-regulated by ABA, salt, and drought treatments, whereas it is down-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sSDIR1 gene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plant stress response of tea trees. © 2018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763.
纳米银的体内毒性及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研究表明纳米银对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均会产生毒作用,且其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可能与银离子释放、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氧化应激的发生、炎症反应等有关,最新研究指出纳米银的毒性作用还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有关,本文将就纳米银的体内毒性及毒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64.
在各类环境介质及生物体甚至人体中都检测到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的存在,为探究TDCPP对人体健康的毒性作用,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细胞作为模型,考察在体外暴露条件下TDCPP对L-0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凋亡、氧化应激以及p53通路相关基因方面的影响。MTT结果显示,24 h、48 h、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6.56μmol·L~(-1)、81.89μmol·L~(-1)、65.11μmol·L~(-1)。TDCPP暴露24 h条件下,随着TDCPP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也逐渐增加,100μmol·L~(-1)浓度条件下凋亡高达25.58%±1.61%,ROS水平是对照组的2.07±0.07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在TDCPP刺激下,Bax、caspase-3、caspase-9、p53和Apaf-1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相对表达量减少。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Bax/Bcl-2和caspase-3均随浓度增加而递增。本研究为综合评估TDCPP的生物和环境健康毒理效应提供了实验数据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65.
采用离体细胞测试技术,研究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的细胞毒性作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试验结果显示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对CHO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590 mg·L~(-1)、281 mg·L~(-1)。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暴露可导致CHO细胞膜损伤,并且诱导细胞活性氧的产生。经不同浓度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作用24 h后,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受到抑制;染毒浓度较低时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激活势,染毒浓度过高CAT酶活性受到抑制。研究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氯乙烯类污染物诱导氧化应激可能是其产生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66.
为了更好厘清充填体与矿柱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使用石蜡作为胶结剂,通过尾砂加石蜡拌合模拟充填体,建立充填体与矿柱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模型。基于充填体与矿柱侧边存在临空面这一实际情况,采用自制的双轴加载装置模拟井下早强充填体与矿柱共同受载情况。借助声发射仪监测充填体与矿柱在加载作用下的AE振铃计数及AE点发生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尾砂+石蜡模拟充填体加载破坏后存在残余应力;充填体与矿柱复合体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内部破坏主要发生在充填体内和充填体与矿柱接触带区域。  相似文献   
767.
针对黄土遇水后湿陷产生陷穴并引起埋地管道悬空这一过程中管道的力学行为,以基于弹塑性地基的黄土湿陷区悬空管道力学模型为基础,从湿陷原因和机理出发,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模拟了土体湿陷过程和沉降变形,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对验证;进一步的计算和回归分析得到了管道最大位移、最大von Mises应力与地表土体湿陷沉降量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得到了最终湿陷情况下管道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和湿陷区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湿陷沉降是管道和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湿陷前期管道与土体一起运动,位移和应力增加较快,而管道下方土体脱离管道产生陷穴后则增长较慢;管道最大位移和土体湿陷沉降量间呈对数函数关系,而管道最大von Mises应力和土体湿陷量呈指数函数关系; 湿陷区管段向下弯曲变形会在3个位置形成应力集中区,湿陷区范围增大会引起管道应力和变形的明显增加,且3个区域的最值分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68.
为揭示饮水型砷暴露对机体的毒性,系统研究了砷摄入对实验动物基础生理和多系统脏器的毒性损伤作用.选雄性ICR小鼠为受试动物,以自由饮用含砷10 mg·L-1的水溶液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0 d后检测发现,饮水砷暴露对小鼠一般体征和体重无显著影响,肝脏脏器系数显著降低,心脏、肺脏、肾脏和睾丸脏器系数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砷染毒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升高,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肝脏、小肠、心脏、肺脏、肾脏和睾丸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并出现程度不同的组织形态结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饮水砷暴露可诱发实验小鼠肝脏功能异常、生理代谢紊乱,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等多系统脏器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结构病变,砷暴露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存在组织器官差异性,对肝脏的损伤较严重.  相似文献   
769.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最主要途径,而人才培养必须首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足培养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日益变化的高级安全专门人才。为此必须进行宽口径、重基础、淡专业的通才教育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同时要考虑到新时期人才市场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70.
目的 探究冷变形和溶解氧(DO)对308L不锈钢焊材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直流电压降法对308L试样裂纹扩展速率(CGR)进行在线测量,对比原始态、冷变形态308L焊材在DO和氢气除氧两种水环境中的SCC性能.参照F-A模型,结合冷变形前后材料微观组织和试样的断口形貌及裂纹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