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213篇
综合类   658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为实现对国防工程内部众多电气设备进行有效合理的防护,达到国防工程对电磁脉冲的整体防护要求;以人防工程为例,分析人防工程内部电气设备的功能特点,确定其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人防工程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模糊聚类,通过对模糊聚类结果的分析,探讨对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策略。通过模糊聚类模型而实现的分类防护,可以提高人防工程对电磁脉冲的整体防护效率。采用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国防工程的电磁脉冲分类防护中去。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设计针对L波段射频前端敏感器件的强电磁脉冲防护模块,利用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气体放电管和发夹型微带带通滤波器进行联合仿真设计。方法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具有快速响应时间,气体放电管具有高功率容量,而微带带通滤波器可分离噪声信号,并保留有效信号。通过结合这些器件进行防护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强电磁脉冲防护能力。结果 该模块设计工作频段为1.3~ 1.7 GHz,带内插入损耗小于1.5 dB,在70 dBm功率注入的情况下,防护效果可以达到42.5 dB,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不同器件的特性和优化设计,实现了对L波段频谱的防护,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3.
尾矿高浓度排放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尾矿传统湿排技术来说,不仅坝体的稳定性差,对环境也有极大的影响,然而高浓度排放技术有效地缓解或解决了这些问题。文章从尾矿脱水、料浆输送和尾矿沉积等多方面,介绍了高浓度排放国内外发展情况,如多段式到一段式脱水和脱水设备的发展、泵压输送中泵送设备的类型,以及尾矿沉积中排放口的布置方式等。介绍了边坡角预测理论,主要包括Blight和Bentel边坡角预测模型、Kupper提出的边坡角经验公式,以及Sofra和Boger提出的边坡角经验公式。指出了高浓度排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如膏体的定义不清晰、高浓度排放的适用条件、沉积裂缝和边坡角预测模型不精确。最后总结了高浓度排放的发展趋势,如膏体排放模式、排放口的中央式布置和设备选型,如高浓度底流和处理量的脱水设备,以及高压高效率的泵送设备等。  相似文献   
224.
在声发射技术的应用中,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和灵敏度对AE检测的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传感器的校准是AE定量研究的基础,也是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根据二级校准的相关要求设计了三个不同声源的实验:落球、断铅和压断毛细玻璃管法。通过重复性实验,测量了不同大小的钢球从不同高度下落;不同粗细、硬度以及不同长度的铅芯的断裂;不同粗细的毛细玻璃管被压断产生的脉冲声源,分别比较以上三个实验在不同状态条件下产生的脉冲声源信号,分析其实时特征和频谱特征(峰值,上升时间),通过计算确定其不确定度和稳定度,总结优化操作方法,同时分析了实验误差。在此基础上得出最适合做声发射传感器灵敏度校准的脉冲声源,为声发射传感器校准中的参考声源提供性能评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5.
张婷婷  乔秀臣 《化工环保》2021,40(6):594-600
采用同轴喷雾式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处理2,4-二氯酚(2,4-DCP)模拟废水,考察了水质、废水流量、载气流量、放电频率等关键操作参数对2,4-DCP去除的影响。自来水中的CO32-/HCO3-能够中和生成的硝酸/亚硝酸(载气含N2),同时也能清除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因而不利于2,4-DCP的去除。在DBD反应器的操作参数中,载气流量对于活性组分的产生及气相到液相的传质有显著影响,是最为关键的操作参数。反应器操作参数的变化会影响放电过程。同轴式反应器和废水雾化对污染物的矿化有利。在废水流量50 mL/min、载气流量15 L/min、放电频率17 kHz的最佳条件下处理60 min,2,4-DCP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9.77%和31.85%。  相似文献   
226.
兽药制药粉尘加工工艺过程中,由于粉尘颗粒之间或颗粒与设备、管壁之间的碰撞、摩擦,导致装置内部静电荷量积聚,激发静电放电,粉尘燃烧或爆炸的事故频发。实验主要通过包括粉尘与管材摩擦的漏电电流测试和静电放电火花对粉尘云点燃敏感性测试两部分。结果表明:单一药物药粉的静电漏电电流随着管材管径的增大,管长的增长,静电漏电电流逐渐变大;随着倾斜角的增大,静电漏电电流先增大后降低;镀锌铁管的漏电电流大于PVC管,电荷逸散速度更快。单一兽药粉的粉尘云放电火花最小点燃能量随质量浓度的变化,呈现二次曲线的变化趋势。混合兽药粉与单一兽药粉的漏电电流和粉尘云放电火花最小点燃能量的测试结果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27.
通过试验模拟不同幅度、不同频率的脉冲式进水流量波动,研究脉冲式流量波动对已稳定运行的厌氧氨氧化UASB反应器性能的冲击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波动幅度小于60mL/min(上升流速1.33cm/min)范围内,厌氧氨氧化UASB反应器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承受力,甚至对于高频率的波动冲击,出水也可达到一级A标准,NH4+-N和NO2--N去除率都基本维持在80%以上,总氮去除率维持在70%以上.而当脉冲的波动幅度为100mL/min(上升流速2.22cm/min)时,则UASB反应器的出水水质波动性大,随着波动频率的增大,反应器的适应时间增长,一直到波动频率为1.5h时,反应器出水NH4+-N和NO2--N浓度难以稳定在5mg/L以下.随着波动幅度由40mL/min增大到60,100mL/min,反应器内污泥中厌氧氨氧化菌的丰度值和厌氧氨氧化菌占全细菌的百分含量均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在波动幅度为60mL/min时均为最大,可能是由于此时污泥和基质的混合与接触更为高效,氮去除效率高,更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28.
吴铁  赵春丽  刘大钧  顾睿 《环境工程》2015,33(4):146-149
针对钢铁行业废水特点,分析了目前钢铁行业各工序及全厂主要废水污染控制措施,重点分析了二级反渗透工艺的主要流程及进出水水质,以及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大型钢铁集团的现场调研,以太钢采用的反渗透和蒸发结晶工艺为例分析了钢铁行业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该技术可以很好解决钢铁行业浓盐水的外排问题。  相似文献   
229.
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氧化甲苯的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BA-15为催化剂,对比连续降解法和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净化低浓度甲苯的活性,结果表明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下甲苯去除率、碳平衡和CO2选择性更高.运用GC-MS分析了2种降解方式催化剂表面中间产物随时间的变化,苯甲醛进一步氧化分解进而打开苯环,是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的控制步骤.对比SBA-15、Mn/SBA-15、Ag/SBA-15、AgMn/SBA-15 4种催化剂在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下降解甲苯的活性.结果显示Ag和Mn的引入加速了对2-庚烯醇的氧化催化,AgMn/SBA-15表现出最好的碳平衡、CO2选择性.  相似文献   
230.
研究了线筒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水中敌草隆的降解效果,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敌草隆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其对敌草隆的降解机理. 结果表明:输入功率、空气流量均对敌草隆的降解产生较大影响. 输入功率为50 W、空气流量为140 L/h时,放电反应6 min敌草隆的去除率达到95.7%. 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水溶液中测出的ρ(O3)、ρ(H2O2)均明显升高,6 min后其产量分别为11.9和1.2 mg/L;放电6 min后pH从最初的6.3降至3.4,ρ(TOC)也从最初的14.2 mg/L降至11.9 mg/L. 采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敌草隆降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发现,反应过程中ρ(Cl-)和ρ(NO3-)呈线性增长. 采用发光细菌抑制率反映溶液毒性,放电6 min后,敌草隆溶液对发光细菌的抑制率高达90.5%,溶液毒性增大. 通过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敌草隆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敌草隆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的形成存在烷基氧化、脱氯羟化、脱氯羟化-烷基氧化3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