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1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2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44篇 |
综合类 | 494篇 |
基础理论 | 26篇 |
污染及防治 | 167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41.
味精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味精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实例。工程实践表明 ,味精废水在回收菌体蛋白预处理后 ,采用两相UBF SBR处理工艺是行之有效的。该处理技术先进 ,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42.
743.
744.
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的发生及脱氮除磷效果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以缺氧/好氧运行模式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在常温条件下通过降低溶解氧诱发活性污泥微膨胀,使污泥的容积指数(SVI)维持在150~220mL/g之间.研究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现象的发生和诱因微生物的生长,并对污泥微膨胀状态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诱发污泥微膨胀的丝状菌主要有M.parcicella、0803型和H.hydrossis,其中M.parcicella为优势丝状菌,在丝状菌中所占比例最大.研究还发现,在低氧运行期间SBR出水正磷酸盐明显降低,COD略有升高但影响不大,但氨氮去除率明显下降,由95%以上下降到65%.通过采用厌氧/好氧/缺氧的运行模式:瞬间进水→厌氧搅拌(0.75h)→曝气(5h)→缺氧搅拌(2.25h)→静沉、排水(1h),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出水总氮5mg/L,同时,PO43--P去除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系统高的脱氮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745.
SBR法处理味精废水脱氮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机物及氨氮含量较高,一直影响味精行业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文章采用SBR法对某企业味精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连续多周期的DO、pH、COD、NH3-N、NO3--N和TN跟踪研究,分析得到了该反应工艺的主要脱氮机理,确定该工艺在曝气反应阶段存在明显的同步好氧硝化反硝化。连续20个周期的进出水NH3-N与COD监测结果表明,该反应工艺能稳定运行并保证NH3-N和COD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8.9%和90%以上,出水NH3-N和COD分别稳定在5mg/L和100mg/L以下,远远低于国家味精行业废水排放标准。该研究表明此工艺具有很强的废水处理稳定性,可以在整个味精行业推广,并提出了在提高进水负荷、取消静置反硝化及缩短曝气反应时间上进一步优化SBR水处理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6.
生产装置的"假液位"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为此,运用软测量思想建立数学模型,监测直接测量结果,防止假液位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通过比较机理建模法与基于数据驱动建模法的优劣,提出采用PSO-SVM法建立数学模型,并以SBR泄料槽液位的监测为例进行分析。以集管进料压力P_1、泄料槽入口温度T_A丁二烯分离系统压力p_O这3个量作为辅助变量来预测泄料槽液位L。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良好,具有较强的预测性能,能够较好地对SBR泄料槽液位进行监测,有效避免SBR泄料槽假液位的产生。 相似文献
747.
采用污泥转移SBR工艺处理以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合成废水。污泥转移能够强化厌氧生物选择器中聚磷菌的筛选,从而显著提升传统SBR工艺的除磷性能。对比传统SBR,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考察了污泥转移SBR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及除磷特性。结果表明,污泥转移SBR中磷的去除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稳定在93%左右;而传统SBR中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0%。DGGE试验表明,污泥转移SBR首尾样品的相似性系数为36.8%,传统SBR的则为54.7%;污泥转移SBR的香农指数下降率为5.6%,而传统SBR的香农指数下降率为4%。微生物种群在驯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微生物种群的优势菌在反应器启动阶段被筛选和富集。对比传统SBR,污泥转移SBR中微生物种群的这一驯化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FISH试验表明,污泥转移SBR的聚磷菌占全菌比例在反应器稳定后可达到46%,聚糖菌则稳定在22%;传统SBR稳定后的聚磷菌比例为35%,聚糖菌比例为30%。传统SBR和污泥转移SBR的聚磷菌比例都先沿程增加最后稳定,且聚磷菌是优势菌。污泥转移SBR的聚糖菌沿程减少,聚磷菌抑制了聚糖菌的生长。因此,污泥转移SBR工艺具有筛选大量聚磷菌且抑制聚糖菌的除磷优势。 相似文献
748.
749.
Fenton试剂+SBR法处理纤维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SBR法对COD很高的纤维素废水进行处理。首先用絮凝法预处理纤维素废水,然后加入Fenton试剂进行处理,得出在pH为3、Fe2+用量为1.5×10-2 mol/L即2.28 g/L、H2O2的投加量为0.858 g/L、H2O2和Fe2+的投加量比为6、反应时间为4 h时效果最佳,COD降到1 002.8 mg/L,去除效率为88.3%。然后进行SBR生物处理,厌氧处理8 h,好样处理10 h,此时COD处理效果最好为92.8 mg/L,去除效率为90.7%,BOD5为46.8 mg/L,去除效率为88.3%。 相似文献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