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通过微波诱导热解法制备小麦秸秆吸附剂,并以微波功率、热解时间和氯化锌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碘吸附值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小麦秸秆吸附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解时间和微波功率对碘吸附值的交互作用明显。响应面优化工艺分析,发现当热解时间4.03 min、微波功率569.0 W,氯化锌质量分数为31.24%时,碘吸附值最大,为643.33 mg/g。另外,小麦秸秆吸附等温线与I型相似,吸附剂的微孔容积为0.238 4cm3/g,吸附剂的BJH孔径分布表现窄小,最高峰出现在2.1nm左右。处理Cr(VI)废水的吸附试验,发现Cr(VI)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0%以上。研究表明,微波诱导热解法及响应面优化工艺制备的小麦秸秆吸附剂技术可行且具有良好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为评价不同气化方案对印刷线路板熔融盐气化的影响,针对印刷线路板的熔融盐气化反应过程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气化反应体系首先发生CO、H2和焦炭的氧化反应.生成较大量的CO2和H2O2,此后反应体系内CO2和HO2与焦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逐渐减少,在参加反应的焦炭被消耗完全后,反应体系随着水气变换可逆反应的平衡而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83.
生物质慢速热解工艺的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速热解作为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的前处理工艺在国内为首创。慢速热解方法不仅可以脱除生物质内的氧元素提高能量密度,而且可以改变生物质的物性有效解决生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的输送问题。文章分析了不同生物质种类热解后固体产物、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的特性,并且粗略衡算了热解过程的吸热量。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500℃时,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的热值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为得到高固体产率和能量产率的半焦作为气化原料,热解温度不宜>500℃;从能量衡算角度分析而得,热解过程的吸热量很少。  相似文献   
84.
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对洁净能源氢的开发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生物质气化制氢是一项富有前景的制氢技术,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然后介绍了一种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炉水蒸汽催化气化制氢的工艺流程,氢气体积的含量可达到50%以上。最后总结了这种工艺在各种制氢方法中,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效率高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熔融焚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开发的气化熔融焚烧技术实现了垃圾处理能源化目标和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该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垃圾处理和能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文章结合传统焚烧+灰渣熔融技术、阐述了两步法气化熔融和直接气化熔融两种气化熔融焚烧技术工艺流程的特点。气化熔融焚烧技术能遏制二英的产生和排放,降低焚烧过程产生酸性气体(SOx,HCl,HF,NOx等)、挥发性有机物尤其是芳香烃类、多氯化联苯类和二英、呋喃类、以及重金属和危害性灰渣的排放。叶恶叶恶  相似文献   
86.
木耳菌糠生物炭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处理印染废水,以废弃木耳菌糠(AG)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在350、550、750℃的温度下制备木耳菌糠生物炭(AGBC),处理含有孔雀石绿(MG)、番红花红T (ST)的有色废水.考察了不同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对AGBC吸附MG、ST的影响,讨论了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特性.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吸附前后的菌糠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吸附剂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数量逐渐减少,而比表面积和芳香化程度逐渐增加.MG的平衡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而ST的平衡吸附量呈现相反趋势.AGBC对MG、ST的吸附分别在8h和4h基本达到平衡.AGBC对MG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对ST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与AG350和AG550相比,AG750对MG和ST的吸附量更高,经Langmuir模型拟合,其对MG和ST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249.79mg/g、3353.49mg/g.吸附机理表明,AGBC对MG的吸附主要为静电引力和π-π共轭作用,对ST的吸附主要为氢键作用、π-π共轭作用以及静电引力.说明AGBC对阳离子染料具有一定的吸附潜力,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87.
In this paper, two alternative thermo-chemical processes for waste treatment were analysed: high temperature gasification and gasification associated to plasma process. The two processes were analysed from the thermodynamic point of view, trying to reconstruct two simplified models, using appropriate simulation tools and some support data from existing/planned plants, able to predict the energy recovery performances by process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ame waste stream input was considered as input to the two models and the gener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that can be obtained from conventional combustion with energy recovery process by means of steam turbine cycle. Results are reported in terms of energy recove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s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specific energy production per unit of mass of entering waste, primary energy source savings, specific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88.
Waste plastics recycling by an entrained-flow gasifi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studied an entrained-flow gasification process which efficiently converts waste plastics to energy at a high energy recovery rate. Waste plastics, after being shredded to <8 mm or <14 mm, were fed into an entrained-flow gasifier with air and oxygen. In the gasifier, organic substances were pyrolyzed, partially combusted, and then converted into synthetic gas (CO, H2) at a high temperature (over 1600 K). The clarified ga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that the lower heat value (LHV) of the product gas was over 4.2 MJ/Nm3 and the cold gas efficiency was approximately 60%. Other inert substances in the wastes such as ashes and metals were melted into slag and condensed on bag filters. The bag filters and a water scrubber removed impurities such as dusts, heavy metals, and hydrogen halides from the product gases. Solid hydrocarbons, which include char and soot, were removed at a hot cyclone and on the bag filters. Received: July 19, 2000 / Accepted: October 3, 2000  相似文献   
89.
本文采用TG-FTIR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火场中硬木地板材料和棉花秆变氧浓度燃烧过程,深入分析了氧浓度对纤维物质燃烧表观热失重影响;通过大量的动力学参数计算得出了可燃物的表观活化能与实际氧浓度成线性关系;分析了氧浓度对木材燃烧气体产物的影响,并探索了氧浓度影响热解和燃烧的机理。  相似文献   
90.
生物质热解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生物质的特点及其热解的定义和热解机理,综述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温度、升温速率、物料特性(如种类、分子结构、粒径和颗粒形状等)、滞留时间、压力等操作条件对生物质热解及其产物分布组成和特性的影响,指出了生物质热解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