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69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798篇
基础理论   166篇
污染及防治   204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551.
ABSTRACT: To quantify and model the natural ground water recharge process, six sites located in the midwest and eastern United States where previous water balance observations had been made were compared to computerized techniques to estimate: (1) base flow and (2) ground water recharge. Results from an existing automated digital filter technique for separating baseflow from daily streamflow records were compared to baseflow estimates made in the six water balance studies. Previous validation of automated baseflow separation techniques consisted only of comparisons with manual techniques. In this study, the automated digital filter technique was found to compare well with measured field estimates yielding a monthly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0.86. The recharge algorithm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an automated derivation of the Rorabaugh hydrograph recession curve displacement method that utilizes daily streamflow. Comparison of annual recharge from field water balance measurements to those computed with the automated recession curve displacement method had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of 0.76 and predictive efficiencies of 71 percent. Monthly estimates showed more variation and are not advocated for use with this method. These techniques appear to be fast, reproducible methods for estimating baseflow and annual recharge and should be useful in regional modeling efforts and as a quick check on mass balance techniques for shallow water table aquifers.  相似文献   
552.
研究了苯胺法生产促进剂M废水的治理 ,通过采用树脂吸附 NaClO曝气氧化二级处理工艺 ,分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和硫化物 ,废水出水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根据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 ,氧化阶段的实验结果还证实Na ClO曝气氧化较NaClO搅拌氧化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553.
ZH-02树脂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吸附树脂ZH 0 0、ZH 0 1、ZH 0 2、ZH 0 3、颗粒活性炭 (GAC)和AmberliteXAD 4对腐殖酸的静态吸附试验的筛选结果 ,发现大孔树脂ZH 0 2对腐殖酸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利用颗粒活性炭作为参照 ,探讨了ZH 0 2的动态吸附去除效果和脱附再生条件 ,发现常温下醇碱溶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54.
环境模型库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耦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基于GIS开发的环境信息系统多数存在环境专题分析能力不强与环境专题模型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同运行的问题 ,建立了一个基于面向对象的环境模型库 ,并耦合在GIS的平台之上 ,有效地对环境模型进行管理与选型 ,利用GIS的空间优势直观地分析解决环境问题 ,从而为环境信息系统增加新的强大功能。最后以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为例子介绍了其框架结构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55.
以盐泥为原料,采用氯化铵浸取回收盐泥中的Mg2+,以浸取液和回收的氨反应制取氢氧化镁产品。考察了盐泥浆液固含量、浸取时间、物料比(氯化铵与盐泥中氢氧化镁的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Mg2+浸取率的影响,并以比表面积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氢氧化镁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盐泥浆液固含量为248 g/L、浸取时间为100 min、物料比为2.3的条件下,Mg2+浸取率为75.0%;在n(MgCl2):n(NH4Cl)=0.5、氨水浓度3 mol/L、氨水滴加速率 0.8 mL/min、反应温度 90 ℃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为17.87 m2/g,粒径约为3 μm。该工艺简单可行,为盐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6.
综述了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化学分级表征法即树脂吸附分级法(RA)的研究与进展,同时基于该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典型水质体系,从树脂的选择、净化、分级的定义、水样过柱流速、水样树脂体积比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了完整的实验参数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57.
聚天冬氨酸的阻垢分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来酸酐和铵盐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对聚天冬氨酸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表征,并对其阻碳酸钙垢及分散氧化铁的性能做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品的产率均在98.11%以上,并基本具备目标产物聚天冬氨酸的各种官能团;热分解温度为386.3℃;当加入量为4mg/L时,其阻垢率已接近100%;当加入量为30mg/L时,分散氧化铁性能最好,溶液透光率为48.7%。  相似文献   
558.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一个分析性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框架和基本理论依据。认为,自然资源环境利用的不可逆性是生态补偿的自然要求和生态学基础;环境资源产权权利界定是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和制度经济学基础;公共物品属性是生态补偿政策途径选择的公共经济学基础;外部性的内部化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和环境经济学基础;自然资源环境资本论是生态补偿的价值基础和确定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9.
利用ASP.NET和ADO.NET技术开发的新疆空气质量日报网站数据传输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站空气质量日报的动态管理,同时依托该网站将沙尘暴天气应急监测数据传输系统作为其组成部分,使对新疆境内的区域大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新疆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本文对本系统的开发原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60.
黄佳丽  王鑫  宋磊  胡源 《火灾科学》2022,31(3):163-174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高性能生物基环氧树脂以减少对石油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和4, 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的依赖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腰果酚、苯酚、甲醛溶液和氯代磷酸二苯酯等原料合成了三种官能团数目可调控的腰果酚基羟基型固化剂(P1C1F-0.6DCP、P2C1F-0.6DCP和P3C1F-0.6DCP)并对其阻燃环氧树脂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DGEBA/P1C1F-0.6DCP、DGEBA/P2C1F-0.6DCP和DGEBA/P3C1F-0.6DCP均能通过V-0级别并且LOI值均在29%左右。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DGEBA/P1C1F-0.6DCP、DGEBA/P2C1F-0.6DCP和DGEBA/P3C1F-0.6DC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分别比DGEBA/DDM降低了68.4%、64.7%和70.7%。通过炭渣的形貌和结构分析,含磷腰果酚基羟基型固化剂的阻燃机理在于能够在燃烧过程中促进形成质量更高的炭渣,发挥更好的隔热、隔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