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51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38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193篇
环境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20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理论的管道第三方破坏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全面与贴近实际地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从管道沿线社会环境、居民、企业、地方政府、管道公司5个方面辨识导致第三方破坏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管段划分原则对管道分段,对各评估指标按百分制赋予分值。根据所评管段各评估指标提供的信息,应用熵权属性识别理论,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属性测度,基于有序分割类和属性识别准则,利用置信度准则综合评估管道发生第三方破坏的可能性。最后,计算出管道第三方破坏可能性的综合评分值。通过算例表明,沿线地方经济发达程度与建设活动,员工自身素质,居民、企业、地方政府同管道公司关系密切程度,管道遭受人为故意破坏时的响应速度的对第三方破坏发生的影响较大。属性识别结果表明,该区段管道发生第三方破坏的可能性偏高,管道公司应对影响因素予以重视和持续地关注。  相似文献   
982.
石飞  杨庆媛  王成  江娟丽  胡蓉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892-2912
近年来,中国将石漠化等生态退化区作为休耕的主要试点类型区之一,该区域人地矛盾突出,休耕试点中多以村委会为休耕管护主体。立足于探索在生态退化区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休耕管护主体的不同休耕管护模式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适用的运行条件,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国家第一批休耕试点的松桃县为案例区,选择5个片区(7个村)为样本,围绕不同休耕试点阶段遇到的主要问题,解析不同休耕管护模式下行动者网络的稳定性以及不同休耕管护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1)松桃县休耕试点形成了四种休耕管护模式,即模式Ⅰ(种植大户管护)、模式Ⅱ(农民专业合作社管护)、模式Ⅲ(公司/企业管护)和模式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管护);不同休耕管护模式下的行动者网络转译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并且遇到了9个方面的休耕问题,导致试行阶段的行动者网络不太稳定和调整阶段的行动者网络出现了分化,其中“休耕补助大幅减少和现行统一的休耕补助标准”是造成行动者网络分化的主要原因;应当制定有梯度、有弹性的休耕补助标准,加强休耕资金管理,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机械化投入。 (2)休耕行动者网络中,人类行动者的理性行为是休耕试点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休耕管护模式及其策略。模式Ⅰ适合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坝区,但需要酌情提高现有补助标准;模式Ⅱ适合任何区域,但需要合理分配休耕补助和酌情提高现有补助标准,在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以种植花生等利润相对较高的作物;模式Ⅲ适合石漠化程度较严重的区域,但需要资金雄厚和与休耕有产业上下游关联的公司/企业参与管护;模式Ⅳ适合土地流转费较低、村干部管理能力较强的偏远落后山区,但休耕区域必须符合休耕要求。(3)无论何种休耕管护模式,在生态严重退化区选取休耕区域,关键在于找准提升地力与农民增收的结合点,同时,严格筛选休耕片区和管控休耕时长,保障复耕后可持续利用休耕地以及做好休耕户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此外,应当完善乡镇政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支两委和风险防范体系等休耕相关行动者,进一步提高休耕行动者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3.
李志龙  陈慧灵  刘迪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3203-3214
旅游生态化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旅游生态化水平测度是旅游生态化研究的基础工作。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能值理论的旅游地生态化水平分析框架及测度模型。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域2018年相关截面数据,以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对旅游生态化水平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旅游生态化水平为中等偏下水平;县域单元等级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评价体系目标层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表明研究区域旅游生态化水平空间分布上显示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显示较强的正相关,异质性弱。分指标空间分布显示大多数县域单元旅游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同步。  相似文献   
984.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differ in many respects (e.g. funding mechanisms and risk-taking capabilities). Based on this scholarship, we expect to see differences in their disaster preparedness levels. Hence,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 Are there variations in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reparedness for natural disasters? We answer this question by employing the theories of publicness and social identity. We define publicness through the core approach arguing that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are uniquely different based on their legal status or ownership and social identity as an individual’s feeling of oneness or belongingness to a particular group or organization. Using data gathered in 2014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634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posit that employees of private organizations will report higher preparedness levels in comparison to employe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Our proposition is based on scholarship that foun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ness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Contrary to our proposition, but in line with the disaster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general, employe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reported a higher preparedness level than employees of private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985.
Losses of containment within the natural gas network, located in most populated areas, could cause environmental damage, injuries, or even death. Accordingly, it is pivotal to adopt proper approaches to assess and mitigate the risk arising from potential losses. Within this context, it is required to exploit solid reliability and consequence analysis techniques. To this end,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ology establish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a Fuzzy Bayesian Network and consequence simulation. The Bayesian Network is more flexible and realistic than classic approaches because it can consider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and prior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Leaky Noisy-OR Gates are exploited to allow an easier filling of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Tables. This task is performed through expert elicitation, adopting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Theory and Similarity Aggregation Method. Finally, the sever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via a software, named Safeti, which provides an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ramework, a pressure regulator of a Natural Gas Regulating and Metering Station is considered as case study.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assist asset managers in evaluating the risk arising from the operations, and, accordingly, it can guide them in making maintenance-related decisions to assure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986.
陈洁  钱会 《环境工程》2017,35(8):130-134
根据湖泊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随机模拟和三角模糊数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耦合模型,采用三角模糊数表征各营养因子监测值,运用随机模拟方法模拟三角模糊数,得到各变量的随机模拟序列,由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确定湖泊的营养等级概率水平。以宁夏沙湖为例,运用此耦合模型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水体富营养评价中水环境状态的不确定性以确定性方法融入评价模型,直观表征了水体在各营养状态隶属度的复杂性,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987.
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在法学、司法领域具有特定法律意义。但是,在行政管理中,环境损害鉴定被环境损害评估所等同、混淆,势必带来环境损害鉴定理论的混乱和环境损害鉴定实践的乱象。如何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及实践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界定依据入手,探讨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议题。研究表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为缺失状态,环境损害鉴定范围仍未依法确定。其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发育不成熟及环境损害鉴定司法实践匮乏。我国环境损害鉴定实践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理论界定存在巨大差距。尤其在环境损害鉴定的司法实践中,不可用环境损害评估代替环境损害鉴定。因此。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完善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前提;规范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能促进环境损害鉴定实践展开;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可以有效地区分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  相似文献   
988.
定量分析滑坡孕灾环境因素的敏感性有利于研究滑坡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变维分形理论,应用累计变换和次数和分维值两个分形指标,对研究区内滑坡与孕灾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为构建滑坡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分形学依据。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岩土类型和坡度等因素对滑坡发育的影响程度较高,是研究区内滑坡空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断裂构造和河流两个因素对滑坡发育的影响程度较低,对研究区内滑坡空间分布的控制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89.
为提高居民自身的安全素养,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基于WSR理论初步建立社区居民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访谈采用G1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通过调研问卷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之后使用方差最大化方法确定主客观组合权重,进而建立起居民安全素养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并获得各指标重要性排序;最后使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某一老旧小区进行案例应用,获得该老旧社区居民安全素养评分为0.71,居民安全素养等级为中等。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用于社区居民安全素养的评价,为社区进一步提升居民安全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人类发展到了工业时代以后,机械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改变世界的步伐,机械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环境影响非常巨大,这样便引起了人、环境、机械三者之间的重新定位思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环境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人与设备情感研究.以环境资源保存理论为指导理论建立了情感计算模型,建立的情感模型能够有效的对人、机械、环境三者的关系进行情感趋向的计算,能够有效的通过环境资源保存理论进行环境数据的衡量分析.为了保证环境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人与设备情感的研究方案的正确性,设计了实证调研,通过实证调研的数据分析能够有效的证明研究的环境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人与设备情感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