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4篇 |
免费 | 561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4篇 |
废物处理 | 24篇 |
环保管理 | 195篇 |
综合类 | 1142篇 |
基础理论 | 337篇 |
污染及防治 | 187篇 |
评价与监测 | 81篇 |
社会与环境 | 144篇 |
灾害及防治 | 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04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黄河三角洲湿地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河兰角洲湿地是全球暖温带最典型的河口三角洲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依据每种生态功能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分别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或资源经济学的方法对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量化估算.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湿地10项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中,蓄水调洪和降解污染物的功能价值最大;黄河三角洲湿地单位面积价值大约是全国湿地平均单位面积价值的10倍,其中自然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远高于人工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本研究结果使人们直观地看到了湿地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为湿地生态资源的合理定价、有效补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消费方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低碳消费偏好和低碳产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对低碳产品的消费偏好进行了分析,低碳产品消费偏好的两个最重要特征是二元价值结构的产品和超越基本价值的消费偏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低碳产品效用函数.然后根据低碳产品效用函数给出了低碳产品的一般需求模式,结合低碳产品置信度变量的引进,构建了一个具体的低碳产品需求函数,并对低碳产品需求函数进行分析,揭示了低碳产品需求的一些基本性质.为了验证低碳消费理论分析的结论,做了低碳产品消费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收入越高,对低碳产品支付的价格就越高;低碳产品的环境价值置信度越高,意愿支付价格就越商;低碳产品碳排放量降低越多,低碳产品需求价格就越高.最后,结合以上分析,从低碳宣传和公益广告、设立低碳产品标准、鼓励低碳产品技术研发角度提出了促进低碳消费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12,10(4):352-358
ABSTRACTAgriculture-to-urban water transfer is current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meet the increasing water demand resulting from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Measuring benefits of agriculture-to-urban water transfer is critical to assess water transfer proposals, and it can als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redistributing the benefits of agriculture-to-urban water transfer. This paper has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in which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is applied to quantify the value of water use i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sectors,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water use in municipal consump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from Zhuji City in China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e pap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griculture-to-urban water transfer increases the water value created by improving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in different sectors. The benefits of agriculture-to-urban water transfer mainly originate from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ic value in industrial water use is higher than in the other sectors’ water use. Meanwhile, the urban residents have a stronger desire to improve the water eco-environment which leads to higher water value in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7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体系能力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81-85
本文以山东省水资源利用实际为背景 ,探讨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函数及其指标内涵 ,定性定量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体系应具备的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75.
本文基于湿地植物在河流湖泊中的物理、生化反应机制,应用MIKE21中EcoLab的编辑功能,建立湿地植物的水质模块,将植物的阻流、产氧、耗氧及微生物和植物吸收营养盐过程参与计算中,耦合湿地水动力实现水质模拟.在对妫水河表流湿地调研及监测基础上,建立妫水河下游与三里河的模型,考虑湿地植物类型、分布及水量变化下的植物有效面积等作用,定量研究工程尺度上河流湿地水动力及水质净化效果.计算中采用实测数据率定湿地植物对水质作用的关键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模拟,无循环系统对支流三里河及上游调水时,岸带湿地建设后相比建设前,下游出口处氨氮、磷酸盐和总氮的浓度下降了14.29%、 33.33%和20.00%;循环系统运行后,三里河和妫水河上游流量分别增加0.4 m3·s-1,使得部分河段水位抬升,断面平均流速略有增加,三里河和妫水河的有效湿地覆盖率分别增加了144.44%和13.16%,出水口处水质与工程前相比,氨氮、磷酸盐和总氮分别下降了35.71%、 50.00%和46.67%,循环体系的建设加强了湿地净化功能.模型有机地将湿地植物分布融合进模型... 相似文献
76.
为进一步认识La(Ⅲ)提高类黄酮含量及减轻UV-B辐射伤害植物机制,以大豆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 UV-B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在胁迫期和恢复期均先升后降,质膜透性、MDA含量先升(1~5d)后降(6~11d),类黄酮对O·-2和·OH的清除率与其含量变化趋势近同.各处理组类黄酮含量La(Ⅲ) UV-B>UV-B>La(Ⅲ)>CK, La(Ⅲ) T1>La(Ⅲ) T2;质膜透性、MDA含量UV-B>La(Ⅲ) UV-B>CK>La(Ⅲ), La(Ⅲ) T2>La(Ⅲ) T1;类黄酮对O-2和·OH清除率La(Ⅲ) UV-B>UV-B>La(Ⅲ)>CK, La(Ⅲ) T1, La(Ⅲ) T2,表明La(Ⅲ)对类黄酮的调控作用,提高了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运行效率,降低了MDA浓度,维持了质膜正常透性,且对低剂量(T1)的防护效果优于高剂量(T2),进而在防御系统层面实现了La(Ⅲ)对UV-B辐射伤害大豆幼苗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77.
78.
快速砂滤池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中,其净水效能一直被认为是物理化学作用,而对滤池表面附着微生物的净水作用仍不明晰.为了解析滤池中微生物的群落构成和功能特征,研究对国内8个城市的11座饮用水快滤池的进出水和滤料进行采样分析.进出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滤池处理,溶解性有机碳(DOC)有少量去除,氨氮(NH_4~+-N)显著降低,硝酸盐氮(NO_3~--N)显著增加,总氮(TN)未发生明显变化.利用宏基因组技术获得了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和功能信息,滤池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占前10%)共14种,包括两类氨氧化细菌Nitrospira和Nitrosomonas.对优势菌属的功能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优势微生物菌群具有更高的碳水化合物、氮、硫和异生物质代谢功能丰度. Aeromonas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基因相对丰度最高,Bradyrhizobium的氮、硫及异生物质代谢基因的相对丰度最高,说明这两种菌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的重要菌属.通过评价各个优势菌属对异生物质的代谢潜能,发现Bradyrhizobium、Sphingomonas、Methyloglobulus、Sphingopyxis和Klebsiella是饮用水快速砂滤池中降解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关键菌. 相似文献
79.
Hamid Ghorbani 《Environmetrics》2019,30(8)
This article comments on the work of Schoenberg FP et al., “On the distribution of wildfire sizes. Environmetrics. 2003;14:e605. https://doi.org/10.1002/env.605 .” These comments are mainly about both numerical and visual goodness‐of‐fit criteria, used for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andidate distributions for wildfire sizes. First,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 of the half‐normal distributi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goodness‐of‐fit criterions are corrected. Then, the given values of the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for all fitted models are modified. Furthermore, some comments on the inappropriateness of naming the proposed statistic under the “Cramér–von Mises (C‐vM) statistic” are given. After presenting the C‐vM statistic, its valu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 values, which show the goodness‐of‐fit–proposed distributions for describing the data, are calculated. At the end, the asymptotic confidence bounds for the “fitted comparison line” in quantile–quantile plots of two best‐fitted distributions are given. Comparing these asymptotic bounds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Schoenberg et al., named “Confidence bounds based 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bear great similarity in the position of the end points, while creating them cost relatively much cheaper computations. 相似文献
80.
基于GIS和组合赋权法的农村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及管制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以了解农村生态质量状况、明确农村生态功能适宜程度及空间分布,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向的确定和空间布局的划分提供科学的生态适宜依据,从而更好地协调农村发展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岩南村为例,开展了农村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应用研究。以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数据源,从地形条件、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人类干扰5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构建了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栅格为评价单元,在GIS支持下,对岩南村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生态功能适宜等级,制定了分区管制措施,提出了土地利用建议,旨在为岩南村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