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20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特点,采用生态氧化池/垂直流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生态工程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重点分析了运行效果和去除机理。数据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系统出水COD,BOD5,NH3-N和TP平均分别为14.4,3.4,0.84,0.19mg/L,平均去除率均在65%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相似文献   
22.
23.
分析了ABS树脂生产装置丁二烯缓冲罐中丁二烯自聚物的生成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避免丁二烯自聚物的生成,保证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4.
以敞口、小鹤管、人工装汽油为例,通过试验分析认为:通常采用的干粉灭火法从理论和生产实际来看都存在问题,细水雾法是适合火车装油过程初期火灾扑救的较好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采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中国石化某厂综合储罐区进行安全评价,得出了其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危险等级、暴露半径、暴露面积以及暴露体积等。结果表明,该企业综合储罐区采取的安全措施较为适用,能降低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损害.  相似文献   
26.
利用"水解酸化+强化好氧+深度处理"的工艺技术方案开展印染废水小试研究。在工艺前端采用混流式和升流式两级水解酸化池,后续在曝气池投加活性焦载体,提高污泥浓度,强化好氧池处理能力,最后对生化出水加药混凝,并用生物活性焦滤池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适宜处理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达到处理提标要求。  相似文献   
27.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燃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储油罐中硫铁化物的生成方式, 分析和研究了H2S气体在无氧条件下,与不同相对湿度的Fe2O3、Fe3O4和Fe(OH)3反应所生成的硫铁化物的自燃性.不同相对湿度的试样经6 h硫化后,其自燃性明显不同.以Fe2O3试样为例,相对湿度为0的硫化产物氧化升温最高为256 ℃,平均升温速率为10.8 ℃/min; 相对湿度为5%、10%和15%的硫化产物,氧化升温最高温度分别为474 ℃、408 ℃和388 ℃,平均升温速率分别为20.5 ℃/min、18.3 ℃/min和13.5 ℃/min.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相对湿度、不同物质的硫化产物,其自燃性有显著差异,样品的相对湿度对硫化产物的自燃性有重要影响.对各种干燥样品的硫化产物进行电镜分析发现,由不同物质硫化所生成的硫化产物结构不同,致使其自燃性有较大差异.硫铁化物氧化反应放热是引发油罐着火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深入分析了加油站平衡式油气回收系统、真空泵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的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油气回收效率和关键技术问题,揭示了密封性是平衡式失败和美国模式低效的根本原因,解决了困扰业界的罐压不高、罐压保持、后处理装置是否必要等困惑和争议,提出高效率、低密封性要求的"低罐压真空泵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9.
有关斜管沉淀池的上升流速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理论上了分析斜管沉淀池上升流速对沉淀池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原水特性与斜管沉淀池上升流速取值的关系。讨论分析斜管沉淀池设计时,应根据原水特性不同选择不同的斜管沉淀池上升流速。  相似文献   
30.
以沉砂池出水为原水,在沉淀试验研究颗粒截留速度u0基础上,通过动态试验考察水力负荷对辐流式初沉池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悬浮固体(FSS)分离和总悬浮固体(TSS)高效去除的颗粒截留速度u0分别为0.025 m/min和0.05 m/min。由于泥层截留作用,水力负荷qA在46.3 m3/(m2.d)时,辐流式初沉池污染去除最高效,TSS、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81%,23%,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