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404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矿地复垦执行保证金的法治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地复垦的市场调控失灵导致负外部性经济效果,政府命令与控制型因信息和寻租而同样失灵;保证金是弥补两个失灵时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但要与矿地复垦协议共同使用。保证金的功能是担保矿地复垦合同的履行。复垦合同属行政管理中相对人自愿诺成行为,具有行政与民事的双重属性。行政机关的优益权和矿地验收决定等引起的争议属行政纠纷,救济要平衡合同主体双方,矿山利益和公共利益都要保护。这一切都要依靠理论研究、体制改革、培育中介机构等系列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42.
采用1997和2007年2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对鞍山市城区周边铁矿典型景观类型的面积及其1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遥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矿山采矿场的面积相对稳定,边界无明显变化,民营矿山采矿场面积增加明显。采矿场面积变化与开采方式有关,国有矿山采用深凹露天开采,对地表破坏较轻,民营矿山采用山坡露天开采,对地表破坏较严重。排岩场的总面积有所增加,个别矿区增加明显。复垦绿地有大幅度增加,但仍低于排岩场扩张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3.
试验采用硅藻土和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从10mg/L下降到0.5mg/L以下,去除率70~95%;硅藻土澄清池对总磷的去除率高于95%;且对浊度、色度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4.
本文以应用遥感技术,对“5·12”地震都江堰区域地表覆盖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选取都江堰市基于2007年的LandsatTM影像和2010年HJ-1卫星CCD影像,通过面向对象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草地、河流、旱地、水田、建设用地等9类生态类型环境覆盖信息。结果表明:“5·12”汶川地震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较大,北...  相似文献   
145.
归纳<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黄山市拥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42种,通过对其种类、分布,药用部位、功能主治的介绍,以期为制定黄山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措施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随着稀土元素使用日益增加,导致其在土壤广泛分布并不断积累。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检索土壤环境稀土元素方向研究文献,综述土壤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机制的研究进展,识别土壤稀土元素主要来源,探讨土壤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分馏特征和赋存相态,以及稀土元素迁移富集和分馏的影响因素,分析稀土元素对土壤理化性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产生的生态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提出土壤稀土元素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方向。相关认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归趋,并为稀土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土壤稀土元素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轻稀土矿床,在长期开采过程中向周围环境中释放了大量的稀土元素.为了制定有效地修复方案,必须对稀土元素的浓度、空间分布、分布模式、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总稀土含量平均值为6064.95 mg·kg-1,高于对照点(207.44 mg·kg-1)、内蒙古(150.95 mg·kg-1)和中国(184.72 mg·kg-1)土壤背景值,说明周边土壤出现稀土富集现象.轻稀土元素占到稀土总量的83%~99%,Ce是最主要的轻稀土元素.总稀土的高值区域主要集中于矿源附近,分布极不均匀,受外界干扰较大.各个功能区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相似,归一化曲线向右倾斜,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Ce和δEu的计算显示土壤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La/Yb、La/Sm和Gd/Yb的比值表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是轻稀土元素富集,而且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具有更为显著的分馏作用.采用4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中稀土元素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地累积指数计算表明Ce、Nd、Pr和La的均值达到了重污染程度.校正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功能区稀土元素的平均mCd值范围为7.14~31.38,尾矿库属于高污染水平,居民区和工业区属于非常高污染水平,而采矿区和排土场则达到极高污染水平.污染负荷指数评价显示尾矿库属于中度污染水平,其余功能区则达到重度污染水平.白云鄂博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范围为120.99~6376.46,33%的样点呈现出极强生态风险,16%的样点呈现很强的生态风险,12%的样点呈现较强的生态风险,30%的样点呈现中等风险,只有9%的样点呈现较低的生态风险.因此,亟待采取有效地措施来控制白云鄂博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8.
为分析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探讨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规律及维持机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采集数据信息,并通过RAD软件程序包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中间膨胀”模式,海拔3500m处群落物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利用5个模型对海拔梯度上全部物种多度分布进行拟合发现,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符合生态位模型,尤其是geo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同时也说明生态位分化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起主要作用.常见种多度分布的最优拟合模型为geo模型,其与全部物种的最优拟合模型一致;而稀有种多度分布的最优拟合模型为rane模型,说明常见种是影响不同海拔梯度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其对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维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稀有种因其独特的功能性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落结构,二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维系着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9.
研究重稀土元素钇(Y(III))对短程反硝化工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1~50mg/L的Y(III)对亚硝酸盐的积累量无明显影响,60~100mg/L的Y(III)会影响硝酸盐的还原和亚硝酸盐的积累.1~10mg/L的Y(III)对细菌活性呈现促进作用,20~100mg/L的Y(III)对细菌活性呈现抑制作用.胞外吸附的Y(III)是抑制细菌活性的主要因子,线性拟合的相关性系数R2为0.957,半抑制浓度IC50(吸附)为1.079mg/L(以湿重计),对应水中Y(III)浓度为54.35mg/L.SEM显示,添加Y(III)会使细菌产生更多的胞外聚合物(EPS)将细菌包裹以抵抗Y(III)的毒性,EDS显示被包裹的细菌表面碳、氮元素含量大幅度降低,EPS影响了底物的传质.130d的长期实验表明,5mg/L的Y(III)会使反应器的反硝化性能逐渐消失,停止添加稀土后,反应器的亚硝酸盐积累功能也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0.
The layered laurylsulfonate intercalated green rust (lauryl-S GR) was synthesiz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synthesis parameters and aqueous conditions on the adsorption of CeIV.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305.58 mg/g by lauryl-S GR was predictably obtained. The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was appropriate in fitting the whole uptake process in a weak acid environment. Three isotherm models including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Tempkin were all reliable in depicting the isotherm adsorption process. The maximum monolayer adsorption capacity of lauryl-S GR towards CeIV was 315.46 mg/g. Ce species including CeO and Ce2O3 besides CeO2 were matched in the XPS distribution, directly indicating the reduction reaction brought by FeII in the GR occurred to hydrated CeIV ions during the adsorption. Nano-sized Ce particles attached to the lauryl-S GRs after the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Flocculated materials we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auryl-S GR at a pH of 7, which further reduced the active sites and disrupted the continuous uptake of CeIV to the lauryl-S GR. This study expands the application of GRs and supplies an ideal iron-based materi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ffiliated recovery pathway to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of 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