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2篇 |
免费 | 215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8篇 |
废物处理 | 22篇 |
环保管理 | 44篇 |
综合类 | 428篇 |
基础理论 | 149篇 |
污染及防治 | 73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30篇 |
灾害及防治 | 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安徽省枞阳县拔茅山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的石英大脉状铜矿受放射状火山构造控制。枞阳县拔茅山铜矿位于庐枞盆地南部,为细脉浸染型铜矿,降低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具有带状斑岩铜矿特征。依据庐枞地区的铜矿矿体形态垂向分带模式,指出寻找带状斑岩铜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2.
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rareearthelementsinWuhansectionoftheYangtzeRiverWangLijun;ZhangShen;ZhangChaosheng(InstituteofGeo... 相似文献
163.
ComplexbehaviouroftrivalentrareearthelementsbyhumicacidsGengAnchaoResearchInstitute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FushunPetrole... 相似文献
164.
165.
采用1997和2007年2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对鞍山市城区周边铁矿典型景观类型的面积及其1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遥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矿山采矿场的面积相对稳定,边界无明显变化,民营矿山采矿场面积增加明显。采矿场面积变化与开采方式有关,国有矿山采用深凹露天开采,对地表破坏较轻,民营矿山采用山坡露天开采,对地表破坏较严重。排岩场的总面积有所增加,个别矿区增加明显。复垦绿地有大幅度增加,但仍低于排岩场扩张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6.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测定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HNO3+HF酸体系用微波消解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以混合内标( In、Bi)校正基体干扰和信号漂移,用ICP-MS对其中的16种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6种稀土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12 ng/ml~0.069 ng/ml,加标回收率为84.0%~110%,相对标准偏差(n=6)RSD均小于3.5%。该方法可用于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7.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随着稀土元素使用日益增加,导致其在土壤广泛分布并不断积累。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检索土壤环境稀土元素方向研究文献,综述土壤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机制的研究进展,识别土壤稀土元素主要来源,探讨土壤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分馏特征和赋存相态,以及稀土元素迁移富集和分馏的影响因素,分析稀土元素对土壤理化性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产生的生态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提出土壤稀土元素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方向。相关认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归趋,并为稀土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8.
利用天然矿石毒重石对硫酸盐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在废水的pH=9,停留时间为80min左右时,该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且该离子交换吸附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9.
华南东部主要铀矿区居民室内外氡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南东部6个铀矿区居民室内外空气氡浓度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矿区废渣和坑道口释放出来的氡气对周围大气形成了氡污染,特别是在矿区周围0.5~1.5 km的范围内的污染严重。但是空气中的这种氡污染随离矿区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弱。矿区周围居民室内氡的浓度高,是广东省室内氡浓度平均值的10倍左右。在进行调查的190个居室中,有45个(23%)居室室内氡浓度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148 Bq/m3室内氡浓度的上限值。居室中氡浓度的升高,除了受矿区释放出来的氡污染外,更主要是因本地区属高本底辐射区,房基下的土壤、岩石和建筑材料中的铀、镭等放射性元素的含量高,其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氡释放出来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170.
湖北银矿的开采实践证明,该矿主要矿体呈陡倾脉状,随着开采层次的深入,在矿区1 160m中段和1 110m中段的一些采场回采过程中,发现所采矿脉在纵向剖面上频繁出现"膝折".开始,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给采矿厂工作带来盲目性,并增加了难度.笔者通过对"膝折"规律的研究,分析矿区构造变形史,并探讨其形成机理,对采矿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