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628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21.
城市污水污泥的重金属离子Pb、Zn超过国家固体废弃物排放最高允许值,属于危险废物。污水污泥的最佳出路是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研究了以上海市污水污泥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固化剂和矿物掺合料使之固结,经养护满足路用强度性能,测试其固结体重金属离子浸出质量浓度亦满足国家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即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得到有效的束缚和稳定固化,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为污泥产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22.
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减容和除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闭的容器中考察不同条件下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的减容和除臭效果.结果表明,固体XM菌剂不但可防止新鲜生活垃圾变臭,而且对已产生的生活垃圾臭味具有明显的消除效果.固体XM菌剂可使新鲜的生活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仅产生少量臭味,到15 d时基本消失并产生酯香气味,减容量可达46%.用质量分数为3%的固体XM菌剂处理已发臭的生活垃圾,15 d时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分别减少54.8%和49.0%.此外,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及50%~60%的垃圾含水量,除臭效果最佳.从垃圾降解过程中渗滤液的产生量、澄清度、酸碱度和气味的变化分析得出,固体XM菌剂已成为垃圾发酵过程中的主导菌群,这可能是生活垃圾除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23.
催化氧化法预处理苯胺类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预处理染化厂含苯胺类物质的废水。对影响废水中苯胺类物质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当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含量为800mg/L时,在pH为3.5、H2O2和Fe^2 用量分别为28mmol/L和2.8mmol/L的条件下,苯胺类物质的去除率可达98.0%,COD去除率达到76%,废水的BOD5/BODcr值由0提高到0.32,显著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924.
在Cu^2 ,Cd^2 和Zn^2 的作用下,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湛江叉鞭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 Hu),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 Tseng,Chen et Zhang sp.nov.)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Tsingtaoensis Tseng et T.J.Chang) ,小球藻(Chlorella sp.) 等单细胞藻酯酶安生明显的变化,受高浓度的Cu^2 胁迫时三角褐指藻的Est-3座位的a基因,受中等浓度Cd^2 胁迫时的湛江叉鞭藻的Est-3座位的b基因,受低等浓度Cd^2 胁迫时的绿色巴夫藻的Est-1座位的a,b,两个,高浓度Zn^2 胁迫时绿色巴夫藻Est-1座位的b基因,受高浓度Cd^2 胁迫时青岛大扁藻的Est-2座位的c基因,受Cu^2 胁迫时小球藻的Est-1座位的b基因,受中低浓度的Cd^2 ,Zn^2 和低浓度的Cu^2 胁迫时小球藻的Est-2座位的b基因等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绝大部分位点的基因表达受3种离子的抑制。图5表5参9  相似文献   
925.
Diffusion mechanism of chloride ions in sodium montmorillonit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or safety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LW,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diffusion mechanism of radionuclides in compacted bentonite. In this study,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chloride ions in compacted montmorillonite was studied 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apparent diffusion and the basal spacing of the compacted montmorillonite. A unique change in the activation energy as a function of the dry density of the montmorillonite was fou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decreased from 17.4 to 13.5 kJ mol-1 as the dry density increased from 0.7 to 1.0 Mg m-3 and increased to 25.1 kJ mol-1 at dry densities above 1.0 Mg m-3. The basal spacing of 1.88 nm,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water layer hydrate state, was not observ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until the dry density increased to 1.0 Mg m-3, where the minimum activation energy was obtained. On the other hand, a basal spacing of 1.56 nm,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water layer hydrate state, was observed at the dry densities of 1.4 Mg m-3 and above, where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were more than 22 kJ mol-1.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additional diffusion processes that can raise or reduce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are affected by water in the region adjacent to the montmorillonite surfaces. If the "Grahame model" can be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surface diffusion will be considered the possible predominant diffusion process, even for anions like chloride ions.  相似文献   
926.
桑皮纤维是一种资源可再生纤维素纤维,但在脱胶制取桑皮纤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环境,限制了桑皮纤维的开发利用。采用调节pH值、絮凝、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等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法处理桑皮脱胶废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物理化学法处理桑皮脱胶废水,COD总去除率达到97%以上,色度降到5倍。此方法处理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27.
研究了 5种国产活性炭吸附水中沙林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果壳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优于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WP 2 0 2的吸附等温线方程为 qe=11 45C0 39e ,其粉状炭在 10min时能达到吸附容量的 98%。活性炭颗粒小则吸附速度快 ,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活性炭与水中的氯反应后 ,吸附性能下降 3 0 % ,在含盐量 2 0 0 0mg/L的苦咸水中吸附量降低 5 %。处理化学战剂 -沙林染毒水宜多种水处理技术相结合 ,并采用活性炭吸附作为最后一级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928.
2015年1月下旬北京市大气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地面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2015年1月下旬北京市两次PM2.5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第1次过程中PM2.5浓度经过3个抬升阶段达到峰值,过程前期区域传输的作用明显,随后区域传输和本地污染积累、化学反应共同加重了污染的程度;3个浓度抬升阶段中均出现过PM2.5浓度“跃升式”增长,且污染水平越重,浓度跃升的幅度越大。第2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静风、高湿度下的PM2.5持续性增长过程,主要是本地污染物积累和发生化学反应二次生成导致的。大气氧化性分析和SOR、NOR分析均验证了对两次污染过程特征和成因的推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第1次污染过程中区域传输对不同站点PM2.5的贡献率在15.2%~68.7%之间;第2次过程区域传输的贡献率在12.8%~46.3%之间。  相似文献   
929.
于2014年7月在石家庄市区对大气环境PM_(10)进行样品采集,并对PM_(10)浓度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_(10)质量浓度为(145.2±58.7)μg/m3,重污染天气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和地理位置共同造成的。水溶性离子是PM_(10)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其中SO2-4、NO-3和NH+4之和占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80.7%,Ca2+和Mg2+相关系数高达0.88,表明两者来源一致,Na+和Cl-浓度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K+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PM_(10)中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分别为0.37和0.28,表明大气中存在SO2和NO2二次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30.
为寻求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或核素废水的后处理途径,本论文以吸附Sr2+后酵母细胞为对象,通过对絮凝前后上部液相浊度分析,探讨了絮凝剂种类、液相初始p H、酵母细胞初始浓度以及絮凝剂量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PAC(聚合氯化铝)对吸附Sr2+后酵母细胞的絮凝机理.结果显示:3种铝盐絮凝剂对酵母细胞絮凝效果对比结果显示为:PACKAl(SO4)2Al2(SO4)3.对PAC而言,其在实验条件下对酵母细胞的絮凝是一个快速作用过程,在1 min内出现明显矾花现象,而60 min时絮凝效率可达到99%以上.Zeta电位分析显示p H为3~10范围内,酵母细胞与PAC之间的电位差值Δζ均在50 m V以上,其中最大可达68.4 m V,这将带来PAC对酵母细胞的快速絮凝,SEM和液相电导率变化分析也证实了这点.PAC可作为一种良好的絮凝剂用于对吸附Sr2+或其他重金属离子后的酵母细胞进行絮凝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