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76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504篇
基础理论   150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21.
2009年7—8月间选择浙江省宁波市4条污染程度不同的内河,采集沉积物和水质样品. 采用自制的多管、多电极沉积物耗氧研究装置测得沉积物耗氧(SOD)值高达13.8~9.4×104 mg/(m2·h),其中张桂河路林市场段(ST2站)SOD为87.0 mg/(kg·h);同时测定了各站水质、沉积物理化指标. 结果表明:水体水温和沉积物w(氨氮)与SOD有较高的相关性,而有机质、底层ρ(DO)和ρ(CODCr)与SOD的相关性较差.表观污染严重的站位其沉积物表现出强烈的“瞬时耗氧”现象,这很可能是造成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22.
沉水植物伊乐藻光合放氧对水体氮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内利用聚乙烯容器于光照培养箱内开展开放和封闭实验,研究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光合放氧对水体氮转化的影响及其对水体氮的净化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伊乐藻光合放氧使水体DO和pH值升高,促进了开放系统氨氮的挥发,同时水体较低的氨氮含量及较高的pH值抑制了氨氮向硝氮的转化。封闭系统通过阻止氨氮的挥发降低了总氮的去除作用,但并不影响氨氮向硝氮的转化。另外,高的DO和pH环境不利于反硝化细菌的存活,使反硝化作用比较微弱或不存在。  相似文献   
723.
李妍  张一清  于昌平  孙倩 《环境化学》2021,40(3):696-705
近年来,磺胺类抗生素因大量使用,在河流等地表水中广泛检出,其环境行为及生态危害,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本文以10种常见磺胺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宇宙实验,模拟其在河流表层水中的自然衰减规律,同时模拟直接光降解、间接光降解、水解、细菌降解和微生物降解等多种条件,以阐明不同环境因素对磺胺类抗生素自然衰减的作用机制.结...  相似文献   
724.
吴非  袁普盈  向海凌 《中国环境管理》2024,16(3):103-112,48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金融科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21年数据集,对金融科技和企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影响和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有效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特别地,金融科技对于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驱动力更为突出。机制识别检验发现,金融科技能够缓解财务困境、平滑企业风险与增强绿色创新活力,这些都有助于企业绿色转型实践的深度开展。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具有强烈的地理扩散溢出效应,并形成较为显著的“本地—外地”金融科技协同效果,对企业绿色转型产生了可叠加的积极影响。本项研究能够为理解金融科技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725.
孙荣国  范丽  杨阳 《地球与环境》2022,50(5):691-697
关于雨水淋溶作用下铅锌矿渣中汞的渗滤特性及其在稻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并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铅锌矿渣和未受污染的稻田土壤构建微宇宙环境系统,探究其相关特性/征。结果表明,渗滤液中汞的浓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渗滤液中汞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一级动力学方程和DoseResp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汞的渗滤过程;在矿渣影响下,不同深度稻田土壤中汞的浓度均显著增加,且随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升高的规律,0~8、8~15和15~20 cm土壤中汞的垂向迁移速率分别为8.8×10-4~2.2×10-3、2.3×10-4~4.1×10-4和3.0×10-7~8.1×10-5 mg/(kg·cm·d);在矿渣影响下,土壤中残渣态汞的比例下降,其余形态汞的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说明在铅锌矿渣影响下稻田土壤汞的生态风险升高。研究结果可为铅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26.
我国锑矿资源丰富,锑矿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导致锑进入表生环境并富集。锑作为人体非必需重金属,具有高化学毒性,是国际公认优先控制金属污染物。次生铁矿物在形成过程中和成矿后能以共沉淀、吸附等方式固定有害金属,但又易受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重新释放被固定的有害金属,对有害金属的环境行为和归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面向我国锑污染现状,立足于常见次生铁矿物的基本结构和表面过程,以次生铁矿物相转变为切入点,论述了次生铁矿物与锑的相互作用机理,总结了环境pH、溶解性有机物、Fe(II)、微生物及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次生铁矿物对锑环境行为的作用规律,以期从矿物学角度厘清环境因素-次生铁矿物-锑之间的微观作用机制,为表生环境锑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价和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27.
乳酸氧化酶转化乳酶产丙酮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样品中富集、筛选和纯化获得了3株能产生乳酸氧化酶的菌株,其中SM-10#菌株的产酶活力最高,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对SM-10#菌株还进行了破壁条件的优化、生长曲线的分析和酶液稳定性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酶液的底物转化效率,4h最高转化率达到80%,该研究结果为将这种有价值的酶源推向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28.
用于研究土壤孔隙三维结构的连续数字图像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一种用于分析土壤孔隙三维结构的连续数字图像的制备方法,内容包括土样的处理、不同格式图像之间的转换、孔隙结构分析指标等;对一类具体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cm的间距内,土壤孔隙结构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729.
The time course of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herbaceous vegetation around Formica aquilonia Yarr. ant nests formed from artificially relocated fragments of original families was studied over 6 year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nest formation,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herbaceous layer decreased, and its taxonomic, spatial, phytocenotic, and ecological structure changed. Trivialization of vegetation around anthills was observed. The proportion of zoochorous and anemophilous plants with narrow or strongly dissected leaves increased in the developing myrmecotopic assemblages.  相似文献   
730.
李大鹏  黄勇  李伟光 《环境科学》2007,28(12):2705-2709
以校园河流底泥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底泥曝气、水曝气)对底泥中潜在活性磷的形成及释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底泥曝气对上覆水中的磷向底泥迁移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水曝气.底泥经不同预处理后,磷的释放量明显降低.与未处理底泥相比,经底泥曝气和水曝气预处理底泥,溶解性磷酸盐释放量分别下降了193.6 mg·kg-1和44.7 mg·kg-1,总磷释放量分别下降了334.0 mg·kg-1和163.8 mg·kg-1;而对于潜在活性磷而言,前者降低了58.6 mg·kg-1,后者则增加了167.4 mg·kg-1.其原因可能是,上覆水中的磷向底泥迁移时,首先形成潜在活性磷,而通过不同的预处理,潜在活性磷向难释放态磷的转化得到了强化.底泥曝气的这种强化作用比水曝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