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373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生物活性炭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比了不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去除COD效果的影响.每升活性污泥中活性炭投加量为0、100、300 g的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100个周期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12.9%、19.6%、27.7%,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并且COD去除率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曝气8 h反应器中二氧化碳(CO2)产生量依次为109、193、306 mg,表明生物分解量也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COD去除率与投加量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吸附与生物再生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再生是BAC能够生物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2.
火灾高温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国外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抗火试验相关研究,总结了CFRP的高温热工性能参数。用ANSYS软件对火灾高温下不同情况(无防火保护层和有防火保护层)和不同工况(防火涂料涂抹形式)下CFRP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防火涂料厚40 mm时,梁耐火极限可达2.5小时以上,且底面和两侧面全面涂抹防火涂料的防火效果最好。本文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和耐火极限,且对CFRP加固后的结构防火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竹子坝料场是官地水电站混凝土浇筑骨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结合竹子坝料场的地形地质情况,以及料场开挖后形成的东、南、西三段人工边坡,运用刚体极限平衡的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其影响因数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添加炭基材料对蔬菜废物好氧堆肥进程和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蔬菜废弃物辣椒秸秆和树叶为堆肥原料(CK),采用密闭式好氧堆肥工艺,研究了添加5%木本泥炭(T1)、5%活性炭(T2)和10%木本泥炭(T3)等炭基材料对堆肥p H、EC、CO2累积量、物料损失率、T值、C/N和发芽率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T2处理的p H在60 d后维持在8~9之间;EC值随着堆肥进行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终CK、T1、T2和T3处理的EC值(m S/cm)分别降低了1.02、0.76、0.33和0.48;T2和T3处理的CO2累积量一直高于其他处理;所有处理的物料损失率均在20%以上;4个处理堆肥产品的T值分别为0.56、0.65、0.68和0.69;堆肥产品的发芽率指数分别为63.2%、69.3%、93.5%和86.1%。T值和发芽率指数显示T2和T3处理达到了腐熟阶段。结果表明,在蔬菜堆肥处理中添加炭基材料可改善堆肥产品的理化性质,加速堆肥物料的分解,有效地缩短堆肥周期和提高堆肥产品的腐熟度。  相似文献   
35.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文章主要介绍纳滤膜、光催化材料、纳米还原性材料及纳米吸附性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对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排水管网设计中管材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水管网使用的各类排水管材种类繁多,性能差异较大.根据排水管材的材质、性能分析,对常用几种排水管材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以实际工程为例,概述了不同施工条件和不同地质条件下排水管材的设计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7.
铝业赤泥免烧砖中试生产及产业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铝厂赤泥、自备电厂粉煤灰、矿山石渣为主要原料在国内第一条赤泥砖生产线上进行了中试生产,采用了自然养护和蒸压养护两种生产工艺。自然养护的赤泥免烧砖达到了非烧结普通粘土砖标准(JCT4221991)(1996)中15级要求,蒸压养护的赤泥免烧砖达到了蒸压灰砂国家标准(GB119451999)中优等品MU15级的要求。通过成本核算,自然养护的赤泥免烧砖的生产成本能够控制在0.11元块以下,蒸压养护的赤泥免烧砖的生产成本能够控制在0.14元块以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8.
利用废渣盐石膏制作轻型墙体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铭杰  朱丽 《环境工程》2006,24(5):53-55
研究利用海盐化工产生的废渣盐石膏经过一定工艺处理,生产轻型墙体材料盐石膏空心条板,该产品与天然石膏空心条板相比,原料采用及生产工艺都有较大改进,生产成本却大幅度下降。经测试,该产品完全可替代天然石膏空心条板,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39.
防渗材料在日本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四法  杨杨 《环境工程》2006,24(6):68-70
介绍了日本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构造和防渗材料的分类,以及近年日本各种防渗材料的使用情况。同时作者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构造。  相似文献   
40.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trace metals to surficial sediments (SSs), a selective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 improv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selective extraction procedure has been proved to selectively remove and separate Fe, Mn oxides and organic materials (OMs) in the non-residual fraction from the SSs collected in Songhua River, China. After screening different kinds of conventional extractants of Fe and Mn oxides and OMs used for sepa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and sediments, NH2OH .HCl (0.1 mol/L) + HNO3 (0.1 mol/L), (NH4)2C2O4 (0.2 mol/L) + H2C2O4 (pH 3.0), and 30% of H2O2 were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selectively extract Mn oxides, Fe/Mn oxides and OMs. After the extraction treatments, the target components were removed with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between 86.09%--3.36% for the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treatment, 80.63%- 101.09% for the oxalate solution extraction, and 94.76%-102.83% for the hydrogen peroxide diges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selective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effective for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Fe, Mn oxides and OMs in the SSs, and important for further mechanism study of trace metal adsorption onto S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