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770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35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利用填埋层内生物代谢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目前国内卫生填埋场运行中存在的渗滤液问题 ,分析了不同填埋结构中生物代谢环境和主要污染物的代谢途径 ,探讨了不同填埋结构中利用渗滤液回灌来控制渗滤液污染的“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技术。  相似文献   
62.
\"老龄期\"填埋场渗滤液由于可生化性差而难于处理.采用常规蒸发、减压蒸发和载气蒸发处理不同pH值的\"老龄期\"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3种蒸发方式下,冷凝液COD下降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浓度转折点,转折点之后COD维持较低水平,为\"老龄期\"渗滤液的\"三分处理法\"提供理论依据.与常规蒸发相比,减压蒸发和载气蒸发的前期冷凝液COD较高,且浓度转折点偏后.  相似文献   
63.
焦炭和废铁屑微电解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废铁屑和焦炭微电解是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去除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腐殖酸等污染物质,改善其可生化性、降低负荷,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静态正交实验确定废铁屑和焦炭最佳投加体积比为1∶3;最佳反应pH值为4;动态实验中,反应时间为1 h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高达68%和91%;BOD/COD从0.3提高到0.5左右.  相似文献   
64.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nergy recovery from refuse derived fuels (RDF) and packaging derived fuels (PDF) is one option in 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Nine RDF and PDF co-combustion tests with peat and coal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were carried out in this work. Heavy metal emissions in flue gas and fly ash were measured.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es were used to fin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metal emissions in the flue ga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heavy metal emissions were low. Although RDF and PDF had more heavy metals than peat and coal, the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an increase of the RDF or PDF share in the fuel mixture up to 20% did not correlate directly with the metal emissions in the flue gas. Distribution of Cd, Cu, Zn and Sn between flue gas and fly ash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jection of limestone to bind sulphur and chlorine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eavy metal emissions in the flue gas. Heavy metals concentrated on the fly ash, but all fly ashes passed the EPA-TCLP tests.  相似文献   

65.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蒸发处理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难于处理的废水。本文首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是一类有发展前景的工艺 ,然后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蒸发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6.
为解决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脱氨难题,采用动力波吹脱技术对老龄化垃圾渗滤液进行氨氮吹脱分离,探究了吹脱时间、pH、气液比、温度和进水氨氮浓度对吹脱效能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前3h吹脱去除率增长最快,5h后吹脱去除率变化较小;高pH下游离氨占比增大,对吹脱更为有利,pH为10.5左右时的工艺最为经济;动力波吹脱适用温度...  相似文献   
67.
老龄垃圾渗滤液因其成分复杂且可生化性差,故传统技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降解,且利用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缺乏系统性评估报道.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臭氧/过二硫酸盐(S2O82-,PS)、臭氧/过一硫酸盐(HSO5-,PMS)和臭氧/过氧化氢(H2O2)氧化体系,探讨了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考察了初始pH、温度、...  相似文献   
68.
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Ru掺杂量对 Ti/Ru/SnO2+Sb2O5电极电化学性能及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含量10%,溶胶涂覆6层,煅烧温度600 ℃,煅烧时间1 h条件下,Ru掺杂量为10%的涂层电极的加速寿命最长,为50 min;该条件下制备的电极涂层表面金属氧化物 SnO2的特征峰强度较大,峰形窄;涂层表面光滑,无裂缝。同时用Ti/Ru/SnO2+Sb2O5电极处理垃圾渗滤液MBR出水,Ru掺杂为10%的电极对废水COD去除率最高,为93.33%,电解出水芳香化程度大幅降低,对腐殖质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去除效果良好。研究对Ti/Ru/SnO2+Sb2O5电极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利用外加电势强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短程硝化出水, 研究外加电势对系统脱氮及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外加电势为0.06 V时, TN的去除率由43.2%提升至71.3%, COD的去除率由12.1%提升至24.4%。渗沥液中分子质量大于20 kDa的有机物在外加电势的作用下被部分降解成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有机物。外加电势也会刺激微生物产生更多的EPS且能提高其中PN/PS的比值, 这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在电极表面的生长和富集, 增强微生物的活性。电极生物膜中细胞色素c(Cyt-c)、亚硝酸盐还原酶(Nir)、肼合成酶(HZS)和肼脱氢酶(HDH)4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功能酶的活性也在外加电势的作用下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70.
针对目前生物工艺难以解决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的问题,探究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两级自养)工艺处理高氨氮、低C/N比垃圾渗滤液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 当进水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平均浓度为2 560 mg·L−1,COD值为4 000~5 000 mg·L−1时,经过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后,总氮去除负荷可达1.19 kg·(m3·d)−1、总氮去除率可达93.1%(出水TN=176.3 mg·L−1)、COD去除率可达52.2%。但是,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中${rm{NO}}_x^{-} $-N浓度为154.5 mg·L−1,仍未达到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排放标准(TN≤40 mg·L−1)。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之后串联硫自养反硝化,整体工艺最终出水${rm{NH}}_4^{+} $-N、${rm{NO}}_2^{-} $-N、${rm{NO}}_3^{-} $-N平均浓度分别为1.9、0.6、9.7 mg·L−1,TN≤15 mg·L−1,进水总氮去除率为99.5%。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两级自养深度脱氮反应系统中实现了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