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52篇
综合类   470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281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及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 ,设计了由 11个指标所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模型 ,对湖北省 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与比较 ,得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对此 ,文章从如何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城市网络体系 ,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如何促进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共同发展等 3方面 ,提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2.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是实现全面环境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评价所涉及的地域复杂性和因素多样性,许多评价方法和体系都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包括了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具有信息不确知性和不完全性的因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该模型将评价样本及各级质量标准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理想样本)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生态环境质量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以巢湖流域为个案,在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基础上,运用所建模型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即巢湖流域总体以及分区合肥市、六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4级,分区巢湖市为5级。研究表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科学的、有效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矿山清洁生产示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山清洁生产具有双重性。矿山生命周期决定了矿山清洁生产体系的特殊性。矿山清洁生产体系是由培训体系、生命周期清洁生产体系和监合与审核体系构成的一个系统,生命周期清洁生产体系包括从资源勘探-规划设计-开发-闭矿-后续土地利用与监测的各个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矿山清洁生产难度大且明显滞后,开展矿山清洁生产示范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4.
以常州市为例,探讨了基于生态市建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区-生态新建区”的生态建设分区模式和市域生态防护网架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框架和促进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15.
为了用可靠性理论进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风险评价.从理论上研究了几个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明确区域环境质量风险评价的研究对象.确定区域环境质量可靠性的内涵,提出区域环境系统的“应力-强度-失效”假说.分析环境系统净化环节闻的串、并联关系。因此.从可靠性的视角,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新的探讨.构建环境科学与可靠性理论联系的桥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泉港区石化工业基地大气环境质量风险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从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出发。研究区域环境系统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环节及其串并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故障树,并以区域环境质量的可靠性作为评价指标对区域环境风险问题进行具体评价。这是一种以概率为基础的、新的区域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对于研究污染型工业系统的环境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魏山峰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2):65-66,70
如何说清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是一个摆在环境监测战线上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认真分析了当今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监测工作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展区域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作,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7.
江苏沿江开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长江三角洲以其独特的滨江临海的区位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江苏省沿江地区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800多km的长江岸线和8个经济发达、人才资源优势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传统的制造业基础和相对低廉的加工成本、商务成本,使江苏沿江开发既有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又有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重点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沿江开发的战略问题,主要包括:①江苏沿江地区开发的环境和条件比较分析;②沿江产业带重组与实施跨江开发;③再造新战略据点;④打破行政区界限沿江联动实施区域一体化,等等。最后指出:加快江苏沿江开发,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做到空间合理、时间有序,同时考虑沿江的环境容量有限,应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南北联动的开发战略,拓展沿江的开发空间,提升沿江的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8.
In the Lister regi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way, attempts are currently being made to facilitate for a green shift. The paper discusses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wards such a challenge. The first is procedural, where success or failure hinges on the methods applied in the effort to convince locals to incorporate climate considerations. The alternative is to reflect upon how a green ideology blends into pre-existing ide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region. It is claimed that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ailure so far to place the environment at the cor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hat too much emphasis has been put on the first approach, on procedure and dialogue, whereas few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cursive terrain in the region. What prevents a green shift has less to do with methods and is more connected to the dominance of a logic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fact that locals are confident that nature is already dealt with in a sensible manne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e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and what prevents them to change, before we start telling them how to think and do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19.
区域生态安全:概念及评价理论基础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区域生态安全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自然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区域内生态环境条件以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对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并且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能够不断得到改善的状态。指出生态安全评价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评价理论基础涉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时空论和系统工程论等;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两者具有内涵和目标的一致性;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目的就是平衡人类的自然资源利用与生存环境质量需求的矛盾,保证生态系统在持续安全的状态下提供服务;应用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生态安全评价。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强调研究对象的时空性和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多学科整合能更好地指导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20.
陈平  罗静  李菲菲  崔广柏 《生态环境》2007,16(4):1299-1303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放射源理论出发,首次将生态影响距离、生态源及生态影响效应的概念引入分析评价中,提出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区域生态系统生态影响的定量计算公式。甘垛镇新庄片和横泾镇沿荡片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原理简明、结果直观,为区域生态系统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