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52篇
综合类   470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281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中国城市化发展决定因素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迁移密切相关,中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根源是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之发育程度及所起作用不同。本文运用平行数据《panal》模型,对影响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化发展的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①各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非常显著。②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推动作用;而在沿海地区,则由第三产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③对外开放政策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了显著作用,在沿海省份表现尤为突出。由此可以推断。中、西部开放力度的加大将推动当地城市化的发展。④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在沿海和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对城市化起补充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则起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92.
鏍规嵁鍖哄煙鏈簳鐢熸€佽冻杩瑰拰鏃呮父鐢熸€佽冻杩圭殑璁$畻妯″瀷,瀵瑰簮灞辩殑鐢熸€佽冻杩硅繘琛屼簡鍒嗘瀽璁$畻,缁撴灉琛ㄦ槑(1)搴愬北鐢熸€佽冻杩归渶姹備负0.354 603 hm2,鍏朵腑鍖哄煙鏈簳鐢熸€佽冻杩逛负0.343 510 hm2,鏃呮父鐢熸€佽冻杩逛负0.011 093 hm2.(2)搴愬北鍙埄鐢ㄧ殑浜哄潎鐢熸€佹壙杞藉姏涓?.219 805 hm2,浜哄潎鐢熸€佽丹瀛楄揪O.123 543 hm2,鍏朵腑鏃呮父鐢熸€佽冻杩瑰崰鎬昏丹瀛楃殑3.13%.(3)鍦ㄩ渶姹傝冻杩圭粨鏋勪腑鍗?8.31%鐨勫寲鐭宠兘婧愬湴,澶уぇ瓒呰繃浜嗗簮灞辩殑鎵胯浇鍔涢潰绉?鑷翠娇搴愬北鐨勭敓鎬佺幆澧冧繚鎶ょ殑鍘嬪姏涓嶆柇鍔犻噸.(4)搴愬北鍗曚綅鏃呮父鐢熸€佽冻杩逛骇鍊间负33缇庡厓/hm2,鍏朵腑鍗曚綅鏃呮父娓歌銆佹梾娓镐綇瀹垮拰鏃呮父璐墿鐨勪骇鍊艰緝楂?鏃呮父浜ら€氬拰鏃呮父椁愰ギ鐨勫崟浣嶄骇鍊肩浉瀵硅緝浣?鏃呮父浜у€艰繕鏈夎緝澶х殑鍙戝睍绌洪棿.(5)鏀垮簻閮ㄩ棬鍜岀ぞ浼氬悇鐣屽繀椤绘帹杩涙洿涓虹郴缁熷寲鐨勬棤闅滅鏃呮父涓?杞彉楂樿兘鑰楃殑缁忔祹鍙戝睍閬撹矾,浠庤€岄檷浣庡崟浣嶇粡娴庢晥鐩婄殑鐢熸€佽冻杩?瀹炵幇搴愬北鐨勫彲鎸佺画鍙戝睍.  相似文献   
93.
There is an obvious departure from the regional equilibrium of development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in Guangdong, which resulted in "the effects of contra-geography-grads development". It is mainly because the upriver mountainous areas have been deeply stuck in industrialization delay and marginalization plights, so that nearly 40 million local people have conceived a dream to get rid of "the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by speeding 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such industrialization efforts on a large scale in mountainous areas are encountering the bottleneck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at strictly limits industrial emissions along the upper reaches of any water system. As a solution,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called "the Local Area Quotas for Industrial Emissions along the Pearl River" is put forward supposed to giv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to the righ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yielded by some areas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ding of IDQs.  相似文献   
94.
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地区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优化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加速化、重工业化的总体趋势。探讨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推进的态势分析。深入剖析了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渤海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岸线利用缺乏合理性、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不平衡、海域污染范围持续扩大等,并进一步提出缓解矛盾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渤海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5.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更高、更新、更综合的高度和角度,对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单元要素分析、结构层次分析。提出了三单元要素、三结构层次、三种发展类型的设想。这种分析尽管还是初步的、定性的、不很深刻的,但是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江苏和江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江苏和江西两省的实证分析,提出并验证了教育发晨所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教育总体发展程度不同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不同教育层次发晨的侧重差异所引起的结构效应。最后。对今后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若干问题探讨——以云南德宏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新生的一种分区,也是该轮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核心内容。在剖析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基本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在确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3—2010)的规定,结合德宏州实际,制定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共计将德宏州划分为8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即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城镇村发展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林业发展区;同时,探索和确定了德宏州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步骤,并应用GIS技术编制了德宏州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图。德宏州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结果符合德宏州实际,对指导全州未来土地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Air qu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 Issues, challenges, and options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trol progress and current status of air quality,identified the major air pollu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future,proposed the long-term air pollution control targets,and ...  相似文献   
9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沿线国家粮食生产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40年来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粮食的重要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球比例50%~60%左右,1977-2016年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单产是其粮食总产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995-2016年人均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国别差异显著,人粮关系逐步改善,区域粮食保障程度整体增强。(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中国、印度、俄罗斯是其主要粮食生产国,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粮食产量普遍较高,阿拉伯半岛国家的粮食产量相对较低。(3)稻谷、小麦和玉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对粮食总产变化的贡献最大,1977-2016年玉米占比不断增加,三大作物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00.
2016年12月16~21日,京津冀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重污染过程.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及实况天气图分析了此次极端区域重污染事件的天气成因,并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对京津冀主要城市PM2.5污染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结果表明:污染前中期500hPa高空为偏西气流伴空中回暖,后期转槽前偏南气流增温增湿明显;对应地面气压逐渐降低,辐合不断增强;垂直方向上,逆温层不断抬升加厚,中低层暖平流明显,风垂直切变小;大气长时间处于极度静稳状态也是造成此次重污染过程的天气因素.污染期间,京津冀各主要城市PM2.5污染本地贡献占40%~60%;北京市PM2.5本地贡献为48%,其中16~17日北京市主要受沿太行山东侧的西南向输送通道(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影响,其后风速减小,北京本地及周边城市贡献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