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90篇
综合类   745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正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性因素,已有高铁旅游影响研究普遍存在供需分离的系统化视角缺位问题。立足多目的地-多客源地交互的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利用GIS集成方法和旅游系统引力模型研究了有无高铁网络两种情境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格局,分析了高铁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的具体方向、程度和意义。结果发现:(1)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增强,扩大了旅游竞争力、出游力等级差异,带来逆向均衡一体化效应;(2)高铁强化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非高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进一步被削弱,而核心高铁城市上海的中心性仍在增强;(3)高铁开通后,边缘地区新增开高铁城市的旅游格局变化最大,但固有劣势使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整体的非均衡发展态势;(4)高铁时空压缩在削弱空间距离因素影响的同时,促进了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本位回归,规避旅游供给的同质化竞争、强调差异化发展是发挥高铁旅游一体化联动效应的根本路径模式。最后,指出高铁开通可以为边缘地区城市提供相对公平的交通发展平台,是防止边缘地区城市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2.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simple methods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instantaneous background air pollution level in a study area around an emitting point source. The methods allow estimation of concentrations non-inclusiv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local emitting source. Hourly records of several monitoring stations located around the point source and results of the diagnostic Lagrangian particle dispersion model LADISMO are used in the calculations. A hypothetical case study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43.
A Regional Assessment of Windbreak Habitat Suitabilit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was initiated in 1989 by the United Stat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 collect, analyze,and report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ly unbiased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e of the nation'senvironment on a regional basis. During a pilotprogram in Nebraska we measured a habitat suitabilityindex for a probability sample of 40 windbreaks andexpanded the results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valueof windbreaks as wildlife habitat in Nebraska. Theindex estimates the suitability of a windbreak ashabitat for wildlife including breeding birds, smallmammals, and deer. Index values range from zero toone, where a value of one indicates maximal habitatvalue. We estimated that 50% (±13% at 90%confidence) of windbreaks in Nebraska have a habitatsuitability index of 0.25 or less and that nowindbreaks have a suitability index greater than 0.6.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the area ofindividual windbreaks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improve their value as wildlife habitat. Monitoringwindbreak condition over time would alert wildlifemanagers to changes in the resource that might affectwildlife populations. Because our data were highlyvariable, the power to detect change in habitatcondition between two measurement periods was low. Amuch larger sample would be required to detect smallchanges in habitat condition. Variability may bereduced, and power increased, by carefully andconsistently constructing the sampling frame, keepingdata collection as simple as possible, appropriatelystratifying sample selection, and using a small numberof well-trained data collection teams. However, wesuggest adapting the index for use with aerialphotography in future efforts to evaluate windbreaksas wildlife habitat in extensive areas.  相似文献   
944.
以1998─2005年辽宁省14个城市工业污染源数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工业污染源在省、市、区域3个层面上数量变化的特征;指出造成差异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讨论了工业污染源数量变化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区域差异变小,但仍然集中在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城市,营口工业污染源数量增加较快;污染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区域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哈尔滨-大连产业带也成了“污染密集带”;经济发展是污染源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影响经济从而间接影响污染源数量和质量,而环保政策则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方向和环境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945.
北京市大气沉降样品中PCDD/Fs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气质联用测定北京市大气沉降样品中的二噁英(PCDD/Fs).结果显示,5个样品的总浓度为332-3950 pg·g-1和6.9-85 pgTEQ·g-1.降雪样品浓度高于其它样品,且不同采样点样品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2,3,4,7,8-PeCDF是主要的TEQ组分.大部分样品同族体浓度以PeCDFs最高,其次是OCDD.∑PCDDs<∑PCDFs,二者之比为0.25-0.56.PCDD/Fs沉降通量为121 pg TEQ·m-2·month-1.北京背景土壤PCDD/Fs组成与大气沉降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人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947.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与社会现象,适度的差异对宏观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差异过大不仅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危害,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全国,也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湖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迅速提升,但省域内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计量统计为基础,分析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GIS技术,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湖南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差异的成因,并提出了协调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8.
煤制天然气发电对中国碳排放和区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M2.5治理与低碳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然而并非所有的PM2.5治理措施都达到低碳的效果,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本文梳理了煤制天然气产业政策与现状,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煤炭和煤制天然气发电过程中的CO2、SO2、NOx排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每发1 k Wh电可以减少SO2排放9.73 g,减少NOx排放0.45 g;但同时将多消耗142 g标准煤,增加CO2排放406.2 g。煤制天然气项目对天然气使用地的大气污染防治具有正面作用,但却给煤制天然气生产地带来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从而,煤制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是一种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转嫁,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煤炭使用量和CO2排放量。定量评估显示,如果将各地建成、在建或拟建的所有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部投入生产,每年约消耗8.1亿t原煤,用这部分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发电所增加的CO2排放将占2010年全国CO2排放量的3%-6%。因此一味地使用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来达到雾霾治理这一目的,忽视其将长期存在的严重的资源环境效率损失和公平损失问题,我国环境保护与低碳发展将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最为优先的措施。煤制天然气应该用来替代分散的煤炭使用,以此来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目标。在发电行业,应该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比使用煤制天然气更好的环境效益。从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看,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决策。  相似文献   
949.
制糖工业生态化重构--以贵糖集团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我国制糖工业存在的结构性污染、区域性污染等问题 ,按照生态工业理念 ,对广西贵港市制糖工业进行了生态化重构。介绍了贵港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示范园区的建设框架 ,并进行了物流、能流、水流和技术群分析  相似文献   
950.
Abstract

Ecological city (eco-city) and its planning approach are emerging concepts in urban study,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However, opinions remain divided over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term “ecological city”, what key issues ecocity planning can solve, and its specific content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10 basic propositions that define the eco-city and clarify its key parameters, thereby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discussing the assumptions and principles underly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We then summarize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an eco-city, and define the main requirements for ecocity planning. We conclude that an eco-city is a city in which the urban population, scale of land use and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are limited to the region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which does not cause increasing or irreversible damage to the regional ecosystem’s structure, functions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