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依据广东省实际和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选取39个指标构成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快速聚类法,对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区划。在理论上,加深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的认识,并探索一种体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的方法;在实践上,为今后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相关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2.
文章应用GIS软件及DRASTIC模型,选取黑龙江省某地级市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地下水污染荷载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估及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分区.结果得出,地下水污染风险最高处位于研究区污染荷载较高的西北和西南部;中部和北部、南部的部分区域为中风险区域;其它为一般风险控制区域.研究成果为当地政府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分区管理的重大需求,基于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与地球化学值及有机物等污染物信息的数据挖掘、空间叠置与验证分析,阐述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空间格局;通过全国尺度土壤环境质量形成机制分析,构建了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核心的区划指标体系,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案,将我国划分为4个一级区,22个二级区,57个三级区,为我国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制定与区域风险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的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多是从区域整体角度进行分析,未体现区域内部空间差异,对制定差异化土地政策的指导性不强.土地利用战略分区研究可使分区结果与土地政策调控形成互动机制,提高其指导性,从而促进区域土地合理利用与有序开发,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对土地利用战略分区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原则、指标体系选择、研究方法与思路等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完善土地利用战略及分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5.
在对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中主体功能区划存在定位与理论基础不明、技术方法不统一、实证研究空间相对集中等问题,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通过主体功能区分类,建立统一的面积比例指标、开发强度指标和基础数据库来规范主体功能区划,完善我国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76.
基于区域化过程的边缘地区发展模式——以南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缘地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区域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其发展轨迹、机理对于促进经济相对滞后的边缘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豫鄂两省交界地区的南阳地区为例,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其处于“核心→边缘”中的区域化过程进行阐述,采用区位商和“三轴图”产业重心方〖JP2〗法对其边缘化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南阳地区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未来解决边缘化的主要发展模式:(1)“CI”区域形象设计,推行区域形象发展模式;(2)“特色农产品+农户+中介+(市场)明星企业”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特色资源+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发展模式;(3)以旅游和物流为主的交通驱动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特色模式带动地区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以期为南阳地区及同类区域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7.
长江滩地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滩地资源进行调查,可以直接准确地圈定滩地的范围及其土壤性质。本文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提出了长江滩地的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8.
我国气象灾害综合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区域气象灾害的研究,以往多侧重单一灾种或气象灾害系统中某一子系统的研究,缺乏对区域多灾种气象灾害综合分析。本文采取“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的十种气象灾害资料,首先通过春、夏、秋、冬各季主导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布,构成各季节气象灾害地域组合类型,再依据综合区划原则,制定出各季综合灾害区:春季划分成6个综合灾害区,夏季划分成5个综合灾害区,秋季划分成4个综合灾害区,冬季划分成3个综合灾害区。  相似文献   
79.
云南省农业自然灾害区划指标之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然灾害区划是防灾减灾和灾害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正确地选取区划指标是进行区划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作为《云南省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在探讨各单项灾害(干旱、洪涝、低温霜冻、风雹、水土流失)区划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指标-即“综合农业自然灾害指数”,并对指标进行了分级,为区划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
洞庭湖区污染控制区划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实行分区污染控制与管理是开展洞庭湖区污染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基于洞庭湖区主要污染物来源分析和污染控制区划原则,对洞庭湖区的污染控制区划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各分区污染负荷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分区控制措施. 结果表明,洞庭湖区主要污染物氮、磷和CODCr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 洞庭湖区可划分为中心城市污染控制区、平原农业综合整治区和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3个污染控制区. 中心城市污染控制区以城镇生活和工业点源污染为主,平原农业综合整治区以农田径流和养殖业污染为主,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以畜禽养殖和农田径流污染为主. 针对各区污染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以期为洞庭湖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