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47篇 |
免费 | 1334篇 |
国内免费 | 389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19篇 |
废物处理 | 363篇 |
环保管理 | 2941篇 |
综合类 | 11166篇 |
基础理论 | 1675篇 |
环境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1770篇 |
评价与监测 | 856篇 |
社会与环境 | 1130篇 |
灾害及防治 | 8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377篇 |
2022年 | 624篇 |
2021年 | 741篇 |
2020年 | 771篇 |
2019年 | 595篇 |
2018年 | 506篇 |
2017年 | 690篇 |
2016年 | 832篇 |
2015年 | 821篇 |
2014年 | 915篇 |
2013年 | 1089篇 |
2012年 | 1310篇 |
2011年 | 1416篇 |
2010年 | 972篇 |
2009年 | 1070篇 |
2008年 | 818篇 |
2007年 | 1249篇 |
2006年 | 1238篇 |
2005年 | 1076篇 |
2004年 | 934篇 |
2003年 | 876篇 |
2002年 | 750篇 |
2001年 | 635篇 |
2000年 | 571篇 |
1999年 | 552篇 |
1998年 | 362篇 |
1997年 | 305篇 |
1996年 | 207篇 |
1995年 | 191篇 |
1994年 | 169篇 |
1993年 | 157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6篇 |
1974年 | 7篇 |
1973年 | 8篇 |
197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红外和热分析联用在化工产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例论述了红外光谱分析与热分析联用在化工产品的产品开发和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简述了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展需求,构建了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规划框架;提出应构建上海市环境综合信息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发展地基遥感探空、空基和天基遥感反演技术,建立长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33.
34.
河南省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以旱涝灾害频繁而著称。根据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可将全省分为五个区。减轻旱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水利建设,进一步开发地下水;扩大引黄灌溉、抗旱、补源面积;走旱作农业的道路,广泛提高农田抗灾水平。 相似文献
35.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前后,在污染严重的冬季(2013年和2018年12月同期),采集郑州市监测站的PM2.5样品,分析PM2.5化学组成,通过对比分析PM2.5中的EC、OC、水溶性离子和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来评估PM2.5浓度及化学组成的变化,同时选取不同阶段重污染过程,探究PM2.5浓度及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①郑州市冬季ρ(PM2.5)平均值由2013年的(215.38 ±107.28) μg·m-3 下降至2018年的(77.45 ±49.81) μg·m-3,下降率高达64%. ②PM2.5中EC、K+、SO42-和Cl-,分别下降了85%、80%、78%和72%;OC、NH4+和NO3-下降幅度较小,分别为50%、41%和32%. ③与2013年冬季相比,2018年冬季OC/EC的值升高了2.6倍,二次有机碳在OC中占比升高至57%;同时,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的值分别升高了1.5倍和1.0倍,表明郑州市二次污染较为严重,二次转化程度升高. ④NO3-/SO42-(质量比)由2013年的0.8 ±0.2升高至2018年2.5 ±1.0,表明郑州市移动源贡献上升并且超过固定源成为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⑤不同阶段重污染过程对比结果显示,与2013年相比,2018年重污染过程中PM2.5浓度下降显著,峰值浓度下降了61%,主要化学组成由OC、NO3-、SO42-和NH4+变为OC、NO3-和NH4+. 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一次排放源管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二次生成对PM2.5贡献呈现升高趋势,因此未来需要关注二次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不同深度浮游细菌群落组成、 氮磷循环功能及其驱动因素尚未清晰. 选取丹江口水库5个生态点位,采用宏基因组学研究表层、 中层和底层垂直分布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分析预测氮磷循环功能及其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主要由变形菌门、 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等优势种群组成,不同深度来源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水温(T)、 氧化还原电位(ORP)、 溶解氧(DO)和Chla是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 氮循环功能基因分析表明,主要涉及生物固氮过程、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等7个主要途径的gltB、 glnA、 gltD、 gdhA和NRT等39个氮循环功能基因. 磷循环功能基因分析表明,主要涉及有机磷矿化、 无机磷溶解、 调节等6个主要途径的pstS、 ppx-gppA、 glpQ和ppk1等5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 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深度是影响氮磷循环功能基因组成和丰度的主要因素,表层和底层氮磷循环功能基因丰度高于中层样品. 奇异球菌属、 嗜氢菌属、 Limnohabitans和棍状杆菌属等是氮磷循环的关键物种. DO、 pH、 T、 总溶解性固体(TDS)、 电导率(EC)和Chla与氮磷循环功能基因显著相关,以上环境因子随丹江口水库深度增加浓度降低或升高,导致浮游细菌氮磷循环功能基因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通过揭示丹江口水库不同深度浮游细菌群落组成、 氮磷循环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丹江口浮游细菌生态功能和多样性保护发挥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38.
1994年江淮伏旱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谁地区18个站点1951~1995年6~8月降水量资料,用Z指数建立了历年夏季旱涝序列,着重对1994年江淮伏旱及其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述,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