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329篇
综合类   620篇
基础理论   14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81.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暴发后,中国多地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导致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但在减排实施的情况下,京津冀PM2.5等污染物浓度较过去5 a同期却明显增长,出现了两次PM2.5重度污染事件.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发现,相对于过去5 a, COVID-19管控期间京津冀地区的气象场表现为偏高的相对湿度、偏低的边界层高度和边界层内异常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方向上的扩散.此外,利用WRF-Chem模式开展敏感性试验发现,在京津冀中部地区气象场的变化导致2020年管控期间ρ(PM2.5)升高了20~55μg·m-3,升高比例高达60%~170%.进一步利用过程诊断分析法得出,增强的气溶胶化学过程和不利的湍流扩散条件是2020年COVID-19管控期间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当今减排的大背景下,边界层高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可能成为预报预测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事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82.
杜楠  陈磊  廖宏  朱佳  李柯 《环境科学》2023,44(7):3705-3714
自2013年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大气颗粒物浓度显著降低,但臭氧(O3)污染日益严峻,同时对流层O3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辐射强迫能够影响天气和空气质量.利用双向耦合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再现2017年6月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O3污染事件,通过敏感性试验分析对流层臭氧辐射强迫(TORF)对当地气象场的影响,以及改变的气象变量对O3空气质量的反馈作用.结果表明,WRF-Chem模式在气象要素的模拟上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并且能够很好地捕捉到O3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TORF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地区的近地面气温平均升高0.23 K (最大增温可达0.8 K)、近地面相对湿度降低1.84%、边界层高度增加27.73 m.TORF对风速的影响较弱(-0.02 m ·s-1),但产生的西南风异常容易将上游污染地区的O3和其前体物输送至华北地区.在臭氧辐射反馈的影响下,研究区域内φ(O3)平均增加1.7%(1.23×10-9),而在污染严重的北京和天津地区,φ(O3)增加量最高可达5×10-9.进一步利用过程诊断分析法可以发现,增强的气相化学反应是TORF恶化近地面O3污染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783.
FunctionofBasicFireResearchToshisukeHiranoDepartmentofChemicalSystemEnginering,TheUniversityofTokyoABSTRACTSometimes,unreason...  相似文献   
784.
通过概括国内外泄漏扩散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危险性气体泄漏扩散研究方法,分别从数学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详细阐述其适用对象、适用条件、优缺点及发展特征,并对3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前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5.
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目标设定:研究综述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翔飞  王济民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257-2269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粮食自给水平目标设定是粮食安全状况评价和政策制定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本文通过对已有关于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目标设定的文献进行研读,在总结粮食自给率相关概念和回顾国家粮食自给方针演变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粮食自给率目标设定水平、依据、意义,以及自给率变动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显示:现有研究对于我国粮食安全自给水平设定目标尚无明确且统一的判断。研究提出,现阶段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性为红线,设定粮食总量自给水平目标替代自给率目标,通过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更好地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86.
首先介绍了聚脲弹性体的合成原料和合成机理,然后根据合成原料的不同,对聚脲弹性体进行了分类,简述了不同种类聚脲弹性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聚脲弹性在温度、紫外光、腐蚀介质等单因素条件作用下的退变行为和在氯盐浸渍、干湿循环、荷载作用和冻融循环等多因素耦合作用条件下的退化行为。综述了提升聚脲弹性体防腐性能、力学性能和附着力的改性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当前聚脲弹性体退化行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87.
近年来,受极端地震和极端天气的影响,泥石流灾害日益加剧,山区城镇泥石流风险问题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泥石流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作为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之一,已在山区城镇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发挥重要的减灾作用。分析总结泥石流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和理论的目的在于掌握其发展现状与问题,进一步为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有效应急对策。同时指出改进当前存在问题可为后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从技术与设备、预警理论与模型和监测预警体系3个方面对泥石流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加强深度学习在泥石流早期识别中运用,注重构建地面因素与天上因素耦合的泥石流预警模型,完善泥石流灾害应急系统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788.
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和研究模式(WRF)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省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水凝物粒子对气溶胶的清除过程、液滴蒸发引起的气溶胶再生过程以及动力输送作用对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与近地层气溶胶数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综合对比各水凝物种类的碰撞清除率和核化清除率,发现云滴核化过程...  相似文献   
789.
采用原位光还原和简易化学吸附法制备出新型的三元Ag负载聚苯胺/碘氧化铋(PANI/BiOI)系列光催化剂,在模拟烟气条件下考察了光催化剂的脱汞性能,研究了Ag负载量、反应温度和烟气成分等对脱汞活性的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XRD、TEM、XPS、DRS等技术对光催化剂的物理化学属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PANI后,光催化剂的Hg0去除性能大幅提升.负载4wt%的Ag后,Ag(4%)PANI/Bi OI具有约98%的脱汞性能.无机阴离子NO3-、Cl-和SO42-对光催化剂脱汞性能的抑制作用较小,但CO32-对光催化剂的活性抑制作用较大,脱汞效率明显下降至82%.与PANI/BiOI相比,Ag(4%)PANI/Bi OI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增大,表明Ag纳米颗粒高度分散在PANI/Bi OI的表面.Ag-PANI/BiOI显示出较强的光吸收能力.Ag纳米颗粒的添加能显著增强PANI/Bi OI表面e--h+对的有效分离.光催化剂高效脱汞的原因在于PANI、Bi OI之间良好的带隙匹配和Ag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  相似文献   
790.
为了明确锑对农作物影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1991~2021年该领域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突显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网络和关键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总结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991~2021年,本研究领域发文量整体呈快速增长模式,中国、美国、巴西、印度、意大利、西班牙等发文量较多,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国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全球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中国研究机构,占总发文量的10.5%.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显词分析,锑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从主要考虑农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发展到考虑土壤、作物、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响应机理以及锑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价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