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260篇
综合类   545篇
基础理论   138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1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对于工业用水而言,价格杠杆的有效性以及用水价格上涨能否提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对推进工业节水以及工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216个数据,利用联立方程处理内生性问题,其三阶段回归结果估计所得工业用水价格弹性为-3.423,即价格每上涨1%,工业用水需求量将减少3.42%,这一结果高于农业、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弹性。另外,进一步从工业用水特征出发,研究讨论价格杠杆能否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探讨水价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价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工业水价能促进工业循环用水,进而实现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962.
林婷  吴烨  何晓旖  张少君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8,39(8):3946-3953
氢燃料电池车(FCV)具有运行阶段高能效和零排放的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商业化发展.氢能生产具有多种技术路径,不同路径的能源和环境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运用GREET模型对不同氢燃料路径下的FCV燃料周期(WTW)的化石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进行了全面评价.选取了多种制氢路径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中国本地化的FCV燃料生命周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FCV相对传统汽油车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并和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可再生电力和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制氢供应FCV能取得显著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可削减约90%的化石能耗和CO_2排放.在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能源制氢路径中,以焦炉煤气制得氢气为原料的FCV,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其化石能耗低于混合动力车,CO_2排放低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结合对资源储备和技术成熟度的考虑,我国在发展氢能及FCV过程中,近期可考虑利用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物制氢,并且规划中远期的绿色制氢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963.
食物消费是居民消费的最基本内容。论文基于分层抽样,通过近1个月实地入户3 d跟踪调研称重获得粮食主产区山东省207户农村家庭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定量分析现阶段我国典型区域农村家庭的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及不同家庭规模下居民食物消费的特征。结果表明:1)蔬菜在山东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中占据最高比重(41.0%),粮食消费中以面粉及制品为主(59.0%),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71.9%)。2)三个案例地中,济南地区较德州和潍坊地区在酒水、食用油和调味品等非粮食食物上的消费量较高,而对粮食的消费量较低;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在蔬菜、面粉等粮食、调味品和食用油上的消费比经济水平低的家庭要少,而在肉类、水果、水产类和奶类上较多;人口规模较小的家庭比规模较大的家庭的人均食物消费量大。3)通过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摄入量数据比较发现,山东农村地区居民油和盐的消费量略高,对奶及奶制品、水产品、蛋类和水果的消费明显不足。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改善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高营养水平是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最基本而迫切的工作。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基础数据的准确获取提供了参考,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4.
In line with the global target of reducing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2 emissions, modernized agriculture, trade openness, aggregate and disaggregate energy consumption in 14 African countries from 1990–2013 using a panel quantile estimation procedur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value addition to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declines CO2 emissions in countries with high pollution levels. The study revealed a positive nexus between CO2 emission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across quantiles. Trade openness was found to lower CO2 emissions in countries with lower and higher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le fossil fuel energy consumption was found to exacerbate CO2 emissions,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confirmed its mitigating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institution of climate‐smart agricultural options will sustainably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while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by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iversific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ies with clean and modern energy sources like renewables avoid the over‐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Trade policies can stimulate flows of 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for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tion and economies of scale. Hence, the consideration of policies that boost agricultural sector productivity and create an efficient marke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frica will help in improving livelihoods.  相似文献   
965.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强度逐年增大,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日益成为碳排放的新增长点.本文采用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其年增长率分别为9.69%、3.29%;2八大经济区域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的差异是构成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达到了57.90%;3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01—2012年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的"冷点"区变化较为稳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经济区,而"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黄河中游经济区;4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城市居民年龄结构均对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具有加剧作用,而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具有减缓作用,且北方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南方;5现有样本数据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存在转折点.  相似文献   
966.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分析其用水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分析用水总量变化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了2003—2013年京津冀地区产业用水量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产业用水量10年间下降了8.84%,是京津冀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脱钩的主要影响因素;规模效应10年间累计增加了267.95×108 m3,是导致产业用水量增长的唯一驱动因素;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倾向于减少产业用水量,分别累计减少124.17×108和164.11×108 m3;技术效应是北京产业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0年间累计减少了79.14%的产业用水量;而天津的结构效应要强于技术效应,10年间分别累计减少81.17%和73.71%的产业用水量;河北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10年间分别累计减少51.37%和68.33%的产业用水量,相比京津仍有较大潜力. 研究显示,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水技术是缓解京津冀水资源短缺压力的有效途径,未来河北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应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6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resident satisfaction with provided involvement activities during highway planning processe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given to the planned Southern Ring Road highway project in Groningen, the Netherland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38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project area reveal important themes contributing to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with passive information activities is motivated by the extent to which information addresses concerns, but (dis)trust in government and other information sources also plays a role. For residents preferring to ob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erceived access to such information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reduces concerns are also important to satisfaction. Finally, for residents who would rather participate actively, satisfaction is motivated by their perceived access to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sense of being heard. Study results show how residents’ evaluations of the themes underpinning involvement satisfaction are based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actual project team activities and contextual factors.  相似文献   
968.
为衡量能源消耗控制指标对我国区域能源安全管理的影响,以区域能源安全为研究对象,探索在能源消耗弹性控制下区域能源安全状态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影响区域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对指标的标准化赋值,构建了由反映能源安全驱动力、能源安全压力、能源安全状态、能源安全响应和能源安全响应的17个指标组成的DPSIR指标体系;基于选取样本指标的交互特征,在充分考虑能源消耗弹性控制的前提下,构造了融合模糊积分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FI-DEA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10个典型区域2012—2014年能源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在能源消耗弹性控制下,采用FI-DEA模型进行区域能源安全动态评价结果是符合实效的,2013—2014年,河北等地的能源安全管理有效性凸显,其能源安全动态评价值为0.96,比上年同期显著改善;而重庆等地的能源安全管理有效性较弱,其能源安全动态评价值为0.683 2,出现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969.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己经成为海南省环境保护突出的问题,为了充分掌握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特征,对海南省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和中部的村庄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污染特征及污水收集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70.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异质性的EOF和GWR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OF)揭示中国各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碳排放量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但其增长速度有减缓趋势;EOF第一模态结果显示,碳排放量以四川省为中心向南北方向扩散,低值区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第二模态结果显示,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表现出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较快,而中部省份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较慢的态势.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人口变化量、人均GDP变化量、城镇化率变化量、二产比重变化量、贸易开放程度变化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变化量,其中,总人口变化量的影响程度最为剧烈,每当总人口变化1%时,碳排放量相应地会变化0.53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