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9篇 |
免费 | 261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5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674篇 |
综合类 | 823篇 |
基础理论 | 553篇 |
污染及防治 | 119篇 |
评价与监测 | 82篇 |
社会与环境 | 183篇 |
灾害及防治 | 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49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基于湿地水位、坡度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3个湿地生境要素,依据湿地生境自然生态单元要素组合和不同湿地恢复策略,在综合考虑水禽生境适宜性和保护区发展现状及未来目标的基础上,对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生态恢复进行了多预案设计.同时,将目标保护物种纳入考虑范围,通过对湿地恢复预案的生态指数、脆弱度和生态风险值进行评估,构建了一套相对系统的湿地恢复规划与评价体系,并通过对湿地恢复预案实施前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为活动导致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揭示了各预案下湿地生态风险在保护区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以湿地恢复为主的预案1的高风险值区域分布范围最大,以生境改造为主的预案2的高风险值区域分布范围在3个调整方案中最小,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的方案3的高风险值区域在3个调整方案中处于中等水平.结合鸟类适宜生境及其风险分布情况,湿地恢复和生境改造并重的方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92.
近20年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持总体稳定。本文回顾了近20年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发展历程,分别从国土生态空间管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重点领域总结了主要进展和成效。面向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着力点,对新时期中国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93.
National park resource management planning requires ecological information describing the objectives to be achieved. This information must be quantitative and unambiguous. Since most acts creating United States national parks, beginning with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Act of 1872, specify that these parks should be maintained in a natural condi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objectives for each national park must be defined in terms of quantitative standards of naturalness. Such quantitative standards of naturalness do not yet exist for any national park in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US national parks, the same problem exists in national parks, reserves, and wilderness area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physical evidence needed to develop quantitative standards of naturalness is rapidly disappearing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management fires, wildfires, decomposition, successional changes, and other disturbances. Therefore, a nationwide rescue ecology program is recommended to recover as much remaining ecological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before it is lost. This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quantitative standards to restore naturalness to national parks. 相似文献
994.
极端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极端强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对2013 年7 月极端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5 种主要植物群落,即刺槐(Robinia psendoacacia)、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长芒草(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 aischaemun)群落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极端强降雨下,植被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②草本群落的土壤水分明显好于人工林,其中长芒草群落的土壤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和土壤有效贮水量均最高,分别为17.8%、961.2 mm和691.2 mm,郁闭度最大的31 龄林土壤水分最差;③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可补充至300 cm左右,草本群落土壤水分可补充至500 cm左右,人工林地深层土壤水分的恢复仍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生物净化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想,在太湖北部的梅梁湾牵龙口水厂水源地实施了净化水质的生态工程试验.该水域位于太湖梅梁湾的东北岸.调查发现,由于这个地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吹程长,风浪较大,导致沉积物易于悬浮,且蓝藻也易于在此堆积;同时该水域水较深、透明度较低.为了能够净化水质,在氮磷营养盐浓度依然很高、恢复沉水植物难以奏效的情况下,选择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植物恢复手段,结合消浪、挡藻和控藻等技术措施,使得示范区的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并达到了净化水源地水质的目的.同时,在试验区内布设大量用于附着生物富集的人工介质,如渔网.结果显示,试验区的水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示范区外的参照点相比,各项水质参数改善的程度达30%~60%.说明这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997.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态地质背景基础上叠加了人类活动而出现的。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面积现仍约以2500km^2/a的速度进一步扩大。石漠化的生态治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人为作用的干扰下,使这种逆向演替转变为顺向演替。石漠化治理思路设计的科学性、战略性、可行性决定了最后石漠化的治理结果。在喀斯特石漠化的治理中,要根据不同岩溶环境类型区及石漠化发育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山地的立地条件,针对其特点,选择多种途径,运用恰当的恢复技术,制定出具体的开发治理措施,实行规模治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石漠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98.
生态修复是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韧性理念中有关规划—吸收—恢复—适应的演化规律对于海岸带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沙化较为典型的海南木兰湾海岸带区域为例,开展海岸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基于沙化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耦合分析划分不同类型空间,并分区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沙化脆弱性高的区域主要是旱地和沙地,面积达21.8%,生态系统服务高的区域主要是林地、水域、湿地,面积达67.5%。(2)重建修复区主要位于鱼塘、旱地一带,占总面积的16.4%;人工辅助修复区主要位于旱地以及迎风面一带,面积达5.5%;适度开发区多为基本完全沙化区域,面积为15.8%。相关评估结果和生态修复规划方案能够揭示生态系统各关键因子之间的胁迫—响应机理,为海岸带沙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及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9.
论文引入生态足迹用于分析城市居民消费,通过选取代表不同经济水平和具有不同消费特点的泰州、商丘、铜川、锡林郭勒4个地级市(盟),从生态系统占用角度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地区中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系统占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泰州、商丘、铜川90%左右的生态占用来自人们对吃穿的消费,而锡林郭勒这部分的占用则不到70%,其相当一部分占用是来自为了克服较差的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取暖用煤量;位于草原地区的锡林郭勒多消费牛羊肉,对草地的人均占用多达0.333hm2,是其他地区的数倍,位于长江流域的泰州水产消费较其他地区多,对水域的人均占用达到了0.116hm2,另外三地仅及其16%~45%。结合4城市的生态空间分析发现,仅商丘、泰州、铜川的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所占用的生态空间就已经超出了整个城市地区的生态承载水平,即使是地广人稀的锡林郭勒,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也已接近全盟生态承载的1/2。显然,城市是一类典型的生态赤字区,如何有效调节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甲烷是仅次于CO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因此环境中甲烷来源的研究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大气中甲烷的浓度(体积分数)约为1.7×10-6,其中约有75%来源于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甲烷菌是一类厌氧古生菌,其分类主要依据为16S rRNA以及其他生化指标.产甲烷菌主要以乙酸、H2和CO2及甲基类化合物为底物并以甲烷为终产物.产甲烷菌生命活动过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从产甲烷菌的发现、形态、分类、代谢机制、生态学研究方面介绍产甲烷菌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