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8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1457篇
安全科学   2014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572篇
综合类   3210篇
基础理论   818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21篇
评价与监测   311篇
社会与环境   163篇
灾害及防治   79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91.
为“挖掘”输油泵机组风险根源,降低设备预知性维护难度,结合输油泵多准则风险评价,提出1种基于等级全息建模的输油泵机组风险根源辨识方法,运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将输油泵系统分解为泵体结构、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操作因素、技术因素、运行因素、设备安装7个子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故树分析(FTA)等传统风险辨识方法,等级全息建模(HHM)对轴承等关键部件以及压力等运行参数的监测更为深入,能够有效辨识输油泵机组高风险情景,提升输油泵的风险辨识效率。  相似文献   
292.
为降低危化品相关的化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化工多米诺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由初始事故引发1个或多个次生事故的连锁反应机理与风险评估方法。提出应用蒙特卡洛模拟对多米诺事故风险进行动态量化的方法,梳理化工多米诺事故风险的识别、分析、评定、处理全周期管理流程,并以1个天然气压气站为案例,验证基于蒙卡模拟的化工多米诺事故风险量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对化工多米诺事故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多米诺事故风险全周期管理流程的梳理能够有效指导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管理、事故预防等工作。  相似文献   
293.
为减少风险分级排序时产生的风险结,在引入施工安全事故频率的基础上,采用单元格细化和Borda序值法改进原有的风险矩阵法。改进后的方法使得风险等级数量增加,风险结数量减少。将该方法应用于脚手架工程的风险因素的分级与排序,风险等级分为6级,且实现了12个因素的明确排序。  相似文献   
294.
石化企业使用了大量的催化剂,催化剂开发、生产过程复杂,有许多原料和生产工艺,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预防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通过分析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职业病防范及应急处置措施,加强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创造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效防止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和职业病。  相似文献   
295.
利用全自动反应量热仪和绝热加速量热仪等相关实验仪器检测出TAIC(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合成反应的反应热、比热容及热稳定性等数据,依据绝热温升、工艺温度、技术最高温度、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及失控体系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这5个温度参数按照评估标准从分解热、严重度、可能性、矩阵、工艺危险度这5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估。通过对热参数及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降低工艺危险等级的工艺优化方法。根据最终评估结果对TAIC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96.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探索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家具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运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相关理论,详细论述了企业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的要点及方法,并提出了双重预防体系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实践结果证明,双重预防机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结合体,只有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机结合,才能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性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和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及时进行监督、考核和调整。  相似文献   
297.
为提高燃气管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及效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和灾害链演化机理对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构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网络和风险评估模型,并计算得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度。为更准确地表达无传播路径的灾害事件之间的关系,将灾害网络中所有最短路径长度的最大值作为其最短路径长度,计算表明这种算法更符合灾害传播实际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分析,能够为燃气管线灾害风险控制措施和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298.
为保护铁路线,以某化工厂距离高铁路线最近的丙烯球罐为例,提出丙烯球罐泄漏最小隔离区域划分方法以及2种保护高铁线路方案,利用重气扩散模型和定量风险评价(QRA)软件分别进行丙烯扩散模拟、爆炸模拟,并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和保护层分析(LOPA)。结果表明:球罐发生泄漏及火灾爆炸等事故,会给附近铁路线带来严重破坏;丙烯泄漏或球罐因周围其他设备设施或可燃物质着火而温度升高时,保护措施不足;隧道的安全可靠性要高于仅设1道防爆墙,隧道长度需覆盖最小隔离区域的可及范围,在扩散区域内也需设立普通挡墙,在极度危险情况下,需要实施高铁停开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99.
为对复工企业疫情防控中的风险致因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复工企业疫情防控的风险路径,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建立宏观工效学模型,通过查阅并分析国家、地方政府、企业文件以及相关文献,从人员、技术、组织管理、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5个子系统出发,识别出16个复工企业疫情失控致因因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构建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关系网络,对各因素节点中心度进行计算,分析各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影响程度;采用贝叶斯网络(BN)进行参数学习和推理学习,找出复工企业疫情失控的最大致因链。结果表明:复工企业疫情失控关系网络中,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不力→防疫物资筹备不足→日常监管不到位,政府监督管理不力→ 防疫宣传、培训缺失→员工防疫知识欠缺,政府监督管理不力→防疫宣传、培训缺失→日常监管不到位3条最长风险路径。研究结果可帮助复工企业针对最长风险路径中的因素进行管理,从而有效地为复工企业防疫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00.
Introduction: For many reasons, including a lack of adequate safety training and education, U.S. adolescents experience a higher rate of job-related injury compared to adult workers. Widely used social-psychological theories in public heal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such as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ay provide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to prepare adolescents for workplace hazards and risks. Method: 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whether a modifi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odel provides insight on 1,748 eighth grader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OSH)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self-efficacy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before and after receiving instruction on a free, national young worker safety and health curriculum. Reliability estimates for the measures were produced and direct and indirect associations between knowledge and other model constructs assessed. Results: Overall, the findings align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dequately fit the data; most path coefficien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knowledge has indirect effects on behavioral intentio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knowledge, attitude, self-efficacy,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measures each reflect a unique dimension (reliability estimates ≥0.86), while the subjective norm measure did not perform adequately.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presented provide support for using behavioral theory (specifically a modifi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investigate adolescents’ knowledge,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engage in safe and healthful activities at work, an understanding of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downstream burden of injury on this vulnerable population—the future workforce. Practical application: Health behavior theories, commonly used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have utility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OSH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those aimed at preventing injurie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adolescent workers in the U.S., who are injured at higher rates than are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