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8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1.
To fin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humans cooperate within groups of unrelated individuals has been of major interest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The experimental paradigm for studying potential cooperation in social dilemmas is the public goods game. Here humans regularly fail to sustain a public resource cooperatively. However, the need to maintain good reputation for other social interactions, such as indirect reciprocit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sustain cooperation in public goods situations. As a side effect of building a good reputation through cooperative actions, an individual provides direct benefits to members of his/her own social group. These benefits could be an incentive to reward a good reputation of group members. Here we show experimentally that building a good reputation through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a public goods situation is rewarded in future social interactions, not only within ones own social group but also, at a similar level, in other social groups: humans regard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others as an honest signal irrespective of past direct personal benefits. Reputation gained within as well as outside ones own social group can be a driving force for selfish individuals to cooperate in public goods situations, and thereby sustain any public resource.Communicated by T. Czeschlik  相似文献   
212.
姜勇 《环境科技》2007,20(5):57-59
为规范对全省小康社会环境指标评价的管理,正确理解应用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办法,简要介绍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考核技术体系,阐明指标定义及确定原则、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以及考核过程中的管理和评价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13.
214.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条件.本文从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正确处理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辨证关系两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如何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15.
当前。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的事实无疑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嘉兴市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为切入点。以1998-2004年嘉兴市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通过深入分析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力求总结我国基层科技工作的发展轨迹及其模式。为地方科技工作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216.
五保老人是当前农村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对他们的救济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五保,其供养工作是保障困难人群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湖南部分农村的调研发现:五保老人物质供应不足、其他社会权利受到漠视.具有“孤、老、病、贫、弱”等脆弱性特质。必须把对五保老人的社会保护提升到人权保障的层次,由政府承担第一责任人义务.通过构建完善的五保老人供养制度体系确保他们晚年的和谐生活。并在保障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扩充和保护其他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217.
利用聚类分析、时差相关分析、K -L信息量等方法 ,以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的波动曲线为基准循环曲线 ,对各种经济指标进行分类和筛选 ,从而选定先行、一致、滞后三类指标组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编制景气指数 ,以对社会资金的运动安全预警。在此基础上 ,笔者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实际情况 ,利用所编制的景气指数进行实证仿真分析 ,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8.
水库大坝的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水库大坝进行风险评价时,涉及生命风险、经济风险及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目前国际上关于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仍为空白.本文对社会与环境影响要素进行量化,再综合成社会与环境影响指数,并结合我国国情,借用F-N线法初步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沙河集等6座水库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风险标准及其确定方法基本合理可行,可用于水库大坝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219.
介绍了热电联产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规划原则,分析了热电联产规划为社会、经济及环境带来的效益,论证了热电联产是城市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SO2总量排放的分析,导出热电联产与分散供热能源利用方式所产生SO2排放总量的比较方法和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220.
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杨秀生  刘涌梅 《灾害学》2006,21(1):98-102
信息杜会里人们意识形态具有网络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两面性,这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际遇。本文分析了信息杜会基本特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积极和制约因素,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机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