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4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前处理条件对准确测定样品中多矿质元素含量至关重要,本研究设置4种酸消解体系(HNO_3、HNO_3-H_2O_2、HNO_3-HF、HNO_3-HF-H_2O_2)及5组消解温度(100~120℃、100~120~140℃、100~130~150℃、100~130~160℃、100~120~140~160~180℃),探究不同消解条件对绿茶标准物质GBW10052中28种多元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酸消解体系及消解温度下的各元素浓度均有差异,相比Ca、K、Fe、Mg、Na等主量元素,As、Cr、Cs、Cd、Li、Ni、Se、Rb、Tb、Th、Tl、U、V、Y等微量及痕量元素浓度变化更显著。HNO_3中各元素浓度最低,14个元素的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大于25%;混合酸消解效果较好,相比于HNO_3,混合酸中大部分元素浓度更接近参考值。HNO_3-H_2O_2中,除Mo、U、Se、V、Si、Pb外,其余元素浓度增大,RE减小; HNO_3-HF中U、V、Si、Li、Zn、Sr、Cr等浓度继续增大,RE持续减小,As、Pb、Cd等浓度减小,RE增大; HNO_3-HF-H_2O_2中As、Pb、Cd等持续更减小,RE增大,其余元素浓度更接近参考值,与HNO_3-HF相比,HNO_3-HF-H_2O_2中各元素RE减小,但变化不显著。升温能促进溶液中部分多元素消解,以HNO_3-HF-H_2O_2为例,消解温度为100~140℃的体系对获取主量元素更有利;高温消解对微量及痕量元素影响较大,尤其是As、Pb、Cd、Cr等易挥发元素,当温度超过140℃时,As、Pb、Cd、Cr亏损严重,RE均高于25%。因此,应该根据目标元素选择相应的消解条件,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2.
不同温度和时间炭化茶树枝生物炭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揭示不同温度和时间炭化的生物炭理化性质差异,以茶树枝为原材料,研究炭化温度(300、450和600℃)和时间(1和3h)对茶树枝生物炭特性及元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枝生物炭呈多孔、高比表面积结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茶树枝的组织结构.茶树枝生物炭产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灰分含量、pH值、有机碳、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含量和C/N比升高,而全氮含量则呈降低趋势.生物炭pH值与灰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灰分含量是茶树枝生物炭碱性的主要贡献因素.炭化条件对茶树枝生物炭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炭化温度的影响作用大于炭化时间.此外,探讨了茶树枝生物炭在茶园的应用前景,为茶树枝生物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3.
间作杉木对茶园土壤及茶树叶片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单作茶园和杉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杉木对茶园土壤及茶树叶片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作杉木可降低茶园土壤Pb、Ni、Mn、Zn元素含量,尤其对Mn有较强吸收能力,其次为Ni、Pb、Zn;(2)间作茶园茶树叶片Pb、Mn、Cu、Zn含量均显著低于单作茶园,说明间作杉木对减少茶叶中4种重金属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4.
太湖流域种植业肥料施用强度普遍较高,且以化学肥料为主要形态.因肥料投入不适宜,种植业氮、磷流失问题显著.2015年以来,各地区积极对种植业肥料施用策略进行调整,但当前工作主要基于粮食作物系统且仍停留在化肥施用总量削减和有机肥施用面积提升层面上,缺少菜地、果园、茶园作物系统的相关数据以及对农业环境问题的响应.对此,以苏州市吴中区为太湖流域典型农区代表,研究2019~2021年稻田、菜地、果园和茶园这4类作物系统肥料策略调整对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源养分投入强度的调控是决定氮、磷流失的关键;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比例有助于降低氮、磷流失风险,但有机肥施用需考虑时机并尽可能搭配农用机械.肥料效率是兼顾农业生产过程环境友好、生产主体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后期肥料施用策略调整的导向.稻田系统的肥料施用策略调整应重视养分中不同元素配比,菜地系统应以种植结构调整为抓手,茶园、果园系统可从复合系统视角制定同时满足茶、果生长的施肥策略,助力构建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作物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