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9篇
  免费   989篇
  国内免费   3249篇
安全科学   847篇
废物处理   251篇
环保管理   4248篇
综合类   8289篇
基础理论   148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49篇
评价与监测   1213篇
社会与环境   840篇
灾害及防治   20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593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1113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1024篇
  2006年   976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674篇
  2002年   587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49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81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50篇
  1973年   48篇
  1972年   41篇
  1971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以浮游生物为指示生物的苏州河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斜生栅藻,羊角月牙藻和大水蚤对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以及不同河段河水及底泥进行了生态影响实验,得到了以大水蚤EC50为指标的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生态安全阈值。同时结果还表明,与郊区黄渡段相比,苏州河市区河段河水对供试浮游生物呈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某些点位的生态影响甚至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黑泥层底泥抑制作用大于浮泥层底泥。因此,尽管苏州河经过二期整治后,水环境质量的景观指标有明显改善,但市区段河水和底泥对生物定居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苏州河生态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前国内大部分净水处理厂都是采用预加氯消毒工艺,但在预氯化的过程中易生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降低了出厂水的安全性。文章以上海石化水厂微污染水源水为对象,针对折点预加氯工艺的不足,研究了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作为辅助手段的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辅助氯消毒工艺比单独预氯化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并能有效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最后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93.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文章主要介绍纳滤膜、光催化材料、纳米还原性材料及纳米吸附性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对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桂林市某蔬菜种植基地重金属污染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林市某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水、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的测定,结合国家农灌水、土壤和食品卫生标准,分析了该区Cu、Pb、Zn、Cd污染状况。经测定分析,该区灌溉水质达到了国家三类水质标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超过背景值,但达到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的标准。结果表明,该区尚未受到重金属污染,符合无公害食品种植基地要求。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工艺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2 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中度污染水资源通过这一工艺处理,可以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并可以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工程试验证实,此工艺运行稳定,系统易启动,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应用费用效益比的方法分析了工业节水带来的综合效益,并根据大量实际数据研究了节水设施的投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规律,建立了节约单位水量的投资与万元产值取水量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7.
利用MBBR预处理、常规处理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I型和预臭氧氧化、常规处理及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II型,对郑州段黄河水进行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均为1mg/L的条件下,两种组合工艺对高锰酸盐指数、UV254和三卤甲烷生成势TFMP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提供安全的优质饮用水。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现有的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水环境质量与水资源量相结合的静态水量评价新方法,即根据各个监测断面水质和该断面所代表的水资源量,以某类别水质的各监测断面代表的水资源量之和占评价区域各类断面代表的水资源的总量百分比来表征评价区域整体水质状况。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99.
在对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二龙山水库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水库的总体水质,鉴定和检测了水库的藻类和藻毒素,探讨了水库水体变色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二龙山水库总体水质为V类和劣V类,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可能诱发水库水华的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和铜绿微囊藻等藻类的大量繁殖是水库水体变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外循环厌氧处理工艺中布水和三相分离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中的布水设备和三相分离设备存在很多缺点,通过旋流配水装置和传统配水装置、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装置和传统三相分离装置的比较试验,研究了旋流配水装置和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装置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膨胀率的条件下,旋流配水装置所需的回流量小,能耗相对较少;在水力上升流速为8 m/h时,采用旋流配水装置进水时,污泥分布曲线较平缓,污泥在高度上分布较均匀,而采用传统配水装置进水时,污泥主要分布在反应器底部,污泥浓度分布不均匀;在上升流速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小间距三相分离装置的反应器出水携带的颗粒污泥浓度较小;在相同的进水COD浓度时,小间距三相分离装置分离的沼气量较多.改进的布水和三相分离装置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布水和三相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