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8篇 |
免费 | 442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1篇 |
废物处理 | 19篇 |
环保管理 | 69篇 |
综合类 | 601篇 |
基础理论 | 254篇 |
污染及防治 | 149篇 |
评价与监测 | 9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1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采用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介质起始pH以及重金属对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TS6)菌株生长与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株TS6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起始生长pH范围为2.0~6.0.在上述条件下,TS6旺盛生长,表现出氧化硫能力最强.通过检测TS6对几种重金属(Cr3+、Cu2+、Zn2+、Ni2+)的耐受性,结果发现TS6对上述重金属均有较强的耐受性,至少可耐受Cr3+、Cu2+、Zn2+、Ni2+的浓度分别达1500、400、1000和250mg·L-1.在相同的浓度下,不同重金属对TS6生长产酸作用的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Cr3+、Zn2+、Cu2+、Ni2+.随着TS6菌株驯化时间的延长,它们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可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完全满足对各种污水污泥进行生物淋滤处理的条件. 相似文献
852.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是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的重要储存库,污泥处理过程中ARG的转归趋势及其与菌群结构变化的关系仍需人们深入研究.本研究考察了A2O和A2O-MBR工艺的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的ARG与细菌群落结构在微波预处理-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原污泥的菌群结构及携带的ARG丰度分布区别较大;虽然微波预处理不会显著改变菌群结构,但预处理-厌氧处理后的消化污泥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无论有/无预处理,厌氧消化过程对污泥中ARG和MGE的分布有趋同性的作用;ermF、qnrS和blaNDM-1是厌氧消化过程中易于增殖传播的抗性基因;污泥特性中,生物量、氨氮和正磷对ARG和MGE分布的影响力最大;污泥性质对细菌群落结构、尤其是部分功能菌属变化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人们进一步了解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ARG的传播与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53.
金属材料在盐湖卤水中的耐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现场暴露试验获得了12种典型金属材料在盐湖卤水中暴露181d、415d和810d的腐蚀结果,讨论了它们在卤水中的耐蚀性。TH200、QT500-5、Q235和16Mn在盐湖卤水中的耐蚀性较好。QT500-5的耐蚀性好于TH200。304、316L和430不锈钢在盐湖卤水中发生较轻的点蚀和缝隙腐蚀,耐蚀性较好;其耐蚀顺序为316L>304>430。T2、QSi3-1在盐湖卤水中有好的耐蚀性。L6、6066和LC4(BL)在盐湖卤水中发生严重的点蚀和缝隙腐蚀,耐蚀性差。 相似文献
854.
报道了从长期重金属镉处理土壤中分离纯化, 获得一株可在含镉200mgL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抗镉细菌菌株, 编号为DKC1.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Biolog生理生化分析、G+Cmol%测定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 该菌株鉴定为Ral-stoniaeutropha.利用RDPⅡ数据库的PhylipInterface进行了系统发育地位分析, 构建了进化树, 并对KDC1菌株进行了抗重金属谱测定, 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镉有较高的抗性(350mg/L)而对其它重金属耐性较低, 通过质粒检测, 该菌株含有一较大质粒, 抗镉基因位于质粒上. 相似文献
855.
856.
河岸带土壤是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污染物赋存特性影响了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治理.以农田、周山和工业用地为代表性土壤,探究黄河兰州段河岸带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及其遗传原件(MGEs)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黄河兰州段河岸带土壤的优势菌门.河岸带土壤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相关性(P <0.05).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农田>周山>工业.定量PCR结果表明,磺胺类ARGs为黄河流域兰州段土壤中的优势基因,其中sul1丰度最高,为其它检测ARGs的20~36 000倍.工业类型土壤的ARGs中的总绝对丰度最高.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ARGs的赋存特性与土地类型也有显著性关联(P <0.05),并且intl1与tnpA-04分别对磺胺类ARGs和四环素类ARGs的传播具有驱动效果.冗余分析(RDA)表明,黄河兰州段河岸带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和总磷的含量是改变微生物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盐杆菌门和酸杆菌门是驱动ARGs结构变化的主要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857.
以制药废水实验了50 m3螺旋式厌氧反应器(SPAC反应器)的稳定性。采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单位根检验表明,螺旋式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启动和运行稳定性。负荷冲击实验显示,SPAC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耐浓度冲击能力和耐水力冲击能力,所能耐受的最大浓度冲击强度大于60 000 (mg·h)/L(进水浓度提升2倍),所能耐受的最大水力冲击强度为300(m3·h)/d(进水流量提升50%)。SPAC反应器还具备受扰恢复能力。在反应液pH低于5.74,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容积COD去除速率(VRR)分别为3 500 mg/L、22.30%和2.52 kg/(m3·d)的工况下,经过30 d恢复,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VRR的恢复程度达到80%~90%。 相似文献
858.
利用经实验验证过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约束钢柱进行了参数分析。以钢柱的屈曲温度和临界温度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了轴力荷载比、弯矩荷载比、轴向约束刚度比、转动约束刚度比、长细比和钢柱端部弯矩比等参数的影响,并且对不同参数之间的耦合性进行了分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轴向约束刚度的增大将会明显降低约束钢柱的屈曲温度,但是对其临界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端部弯矩比对钢柱的临界温度影响很小;当钢柱的轴力荷载比和弯矩荷载比较小、轴向约束刚度比和长细比较大时,考虑屈曲后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钢柱的抗火能力。 相似文献
859.
对含铬量为2 142 mg/kg的铬污染土壤首先使用蒸馏水进行6轮浸泡试验,然后再进行电动修试验。土壤经过浸泡、通电24 h和72 h处理后总铬的去除率分别为:47%、61%和70%,表明预浸泡可以显著降低电动修复的负荷从而降低整个土壤修复费用。电动修复过程中对土壤两端的温度进行了测量以间接反映土壤电阻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土壤电阻逐渐上升,从阴极端开始逐渐过渡到阳极端,60 h之后达到最高值并保持稳定。电动修复的电流效率随土壤中铬浓度的降低而下降。此外,浸泡和电动修复均导致整个土壤和各断面铬浓度分布不均匀性增大。 相似文献
860.
泡沫混凝土用在建筑节能保温工程中,其耐火性能对提高建筑物的抗火灾能力非常重要。在模拟火灾条件下,通过测定不同密度、不同煅烧时间、不同含水量的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比较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耐火极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火灾条件下,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密度为300kg/m3和800kg/m3的泡沫混凝土,在800℃下煅烧20min后,其抗压强度损失率分别为66.3%和25.5%;在同样的煅烧条件下,密度为2200kg/m3和2400kg/m3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分别为18.6%和15.8%;泡沫混凝土和混凝土的含水量越高,耐火极限就越长。泡沫混凝土为具有不燃特性A级保温材料,被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时,其抗压强度会因火场可燃材料的高温煅烧而有所降低,但其耐火极限能完全满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