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747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20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Fenton法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双氧水利用率及处理效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对影响双氧水利用率及CODCr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最佳初始pH值为7,H2O2/Fe2+为4∶1,双氧水的经济投加量为0.05 mol/L,反应时间为3.5 h,混合催化剂可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CODCr去除率可达80.5%,双氧水利用率为153.9%,处理出水可达到垃圾渗滤液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2.
腾发覆盖垃圾填埋场覆盖层机理试验研究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康  刘川顺  王富庆  唐友生 《环境科学》2007,28(10):2307-2314
研究了腾发覆盖垃圾场覆盖层水平衡机理并探讨了植物、土质和厚度调节对控制覆盖层水均衡的作用.6组腾发覆盖试验结果表明,腾发作用在覆盖层水量平均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覆盖层土壤水分耗散与叶面积指数表现出非线性增长关系;植物生长条件下覆盖层土壤水分总耗散量可以达到无植物覆盖情况下的3.3~4.5倍,60 cm覆盖厚度、植物生长条件下能够提供97.2 mm的土壤水库容积,而无植物生长情况下有效库容仅为62.8 mm; 降雨入渗在覆盖层中表现出非均匀运动特性,流动区域随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递减的趋势,20、40和60 mm降雨条件下最大入渗深度与平均入渗深度的比值分别为3.65、1.77和1.40,表明土壤水库容量不仅取决于覆盖层土壤质地,厚度和初始含水率,并且与降雨量有关,非均匀入渗是植物生长条件下渗沥产生的主要原因.Hydrus-2D模拟覆盖层水均衡要素动态结果显示,相比粘土,选用砂壤性土壤能够更为有效利用腾发作用的调节和控制覆盖层水分,达到控制渗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钟红春  周少奇  胡永春 《环境科学》2007,28(11):2473-2477
通过温度和进水控制对UASB-ANAMMOX反应器内的ANAMMOX菌的反应活性进行充分抑制后,采用垃圾渗滤液配水来进行二次启动.结果表明,二次启动的时间相对较快,在第21 d的 NH4-N的去除率就可以达到96 .17%,NO--N的去除率达到86 .77%;由于反硝化的协同作用降低使得COD的去除率有下降的趋势,平均去除量只有60 mg/L; 反应启动过程中的平均三氮比即去除的NH4-N∶去除的NO--N∶生成的NO--N=1∶0 .75∶0 .26; 反应成功进行二次启动后的平均三氮比即去除的NH4-N∶去除的NO--N∶生成的NO--N=1∶0 .95∶0 .26,三氮比中的亚硝氮去除比率较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994.
催化臭氧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卫华  季民  张昕  杨洁 《环境化学》2007,26(1):58-61
研究了Fe(Ⅱ),Mn(Ⅱ),Cu(Ⅱ)作用下,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腐殖质.分析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对腐殖质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臭氧氧化比较,催化臭氧氧化对UV254和色度去除率无明显改善,但可明显提高以TOC和CODCr表征的有机物去除率;当投加催化剂过量时,以TOC和CODCr表征的有机物去除率虽降低,但仍有促进作用.但Fe2 的过量投加将明显抑制UV254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在碱性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法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为Cu(Ⅱ)>Mn(Ⅱ)>Fe(Ⅱ).采用Cu(Ⅱ)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实际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对CODCr,色度和UV254都显示出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化学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或MgSO4和Na2HPO4·12H2O使NH3-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法,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药剂选用,药剂配比以及分步沉淀工艺等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25min,采用分步沉淀工艺,当药剂配比为:n(N):n(Mg):n(P)=1.5:1:1.5时,垃圾渗滤液中NH3-N, 沉淀降低到28.54 mg·l-1,去除率达98.10%.  相似文献   
996.
Laogang landfill near Shanghai is the largest landfill in China, and receives about 10000 t of daily garbage per day, Samples of topsoil and plant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mercury pollution from the landfill. For topsoil sampl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total mercury (HgT), combinative mercury (Hgc) and gaseous mercury (HgG), and conten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but, no significantly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Hg content and filling time. Hg content changes in vertical profiles with time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Hgv of profiles 1992, 1996, and 2000 was similar, but their average HgG was quite different. Hg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Hgc in profile 1992 and 2000, and Hgv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Hg6 in profile 1996. HgG/Hgv ratio in profile sample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HgG,/HgT)1992〉(HgG/HgT)1996〉〉(HgG/HgT)2000. A simple outline of Hg release in landfill could be drawn: with increasing of filling time, degradation undergoes different biodegradation, accordingly, gaseous mercury goes through small, more, and small proportion to total mercury. Distribution of Hg in plants was inhomogeneous, following the order of leaf〉root〉stem. The highest value of leaf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atmospheric Hg from landfill. Ligneous plants (e.g. Phyllostachys glanca, Prunus salicina and Ligustrum lucidum) are capable of enriching more Hg than herbaceous plants.  相似文献   
997.
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考虑填埋场内气体压力变化较小、相应气体密度变化小的情况下建立了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该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如边界形状任意、介质性质空间变化。模型中考虑了填埋场中介质含水量变化对气体运移的影响。通过与简单条例上所得解析解的对比分析了本数值模型的精度的可靠性。从而可为填埋场释放气体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及其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渗滤液回灌分为表面灌溉、竖式井、水平井、喷灌和针注四种方法,本文概括了渗滤液回灌的依据、工艺流程和每种方法的操作方式及其优缺点,渗滤液间灌对填埋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垃圾填埋处理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研究,并根据渗滤液的特性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 A— O— C— C L 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出水ρ( C O D Cr) = 205 .6 mg L- 1 、ρ( B O D5) = 18 .2 mg L- 1 、ρ( N H3 - N) ≈0mg L- 1 、色度= 40( 倍) 、n( 大肠菌群数) = 200 个 L- 1 .达到 G B16889 - 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对垃圾渗滤液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渗滤液场内处理的有机物去除特征和植物毒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以3种不同处理水平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从有机物去除特征和植物毒性角度研究通过渗滤液循环回灌和终场覆盖层灌溉2个单元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循环回灌对老港渗滤液中的小分子量亲水性物质类(HyI)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91.2%;终场覆盖层灌溉对循环回灌出水中的高分子量腐殖质类(HS)有机物去除效果较佳,去除率为85.7%;两者串联组合的场内循环处理工艺对老港渗滤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 率高达96.9%,且对HS和HyI均具较高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6.6%和97.0%;循环回灌和覆盖层灌溉这2个处理单元还具有梯级降低渗滤液植物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